(原创图文)青州仿古建筑群——宋城

标签:
青州宋城仿古建筑群安定门刘一锅唐装梁珊珊花毽李贤臣杂谈 |
分类: 旅迹苔痕 |
正是上午拍摄的好时候,不妨凝目搜索我需要的镜头,红柱白墙黑瓦,仿佛“穿越”了时空,但窃据着半空的那一绺一绺的粗电线让我扫兴,要想拍幅完整的轮廓很不容易,现代穿梭的车辆也打破了我“宋朝梦”,但这些东西是消除不了的。欣慰的是,城中既有小桥流水,又有亭台楼榭,虽然游客不多,摄影的也不多,但我还是兴致勃勃。
但凡浏览我博客的朋友或许都了解我的摄影特色,景物里必有人物,人物里也必有景物。进入宋城之后,我的采访当然离不开人物。第一个入眼的是“刘一锅”,原因是有个“刘”字。看名片,才知道我们昌乐也有分店。疑惑的是,既是仿古,为何题字却是现代习惯?对联也贴反了。看来,这个“刘一锅”的设计者尚缺乏文化底蕴。
老远就瞥到有锣鼓镲子,近前询问,知为某艺术团体,或许翘然以待的人物还未到场。往西行,路南有一“中华唐装”,店中的梁珊珊和李婕两位女士接待了我。近河方向,有一群穿着不同寻常的男女,我重点采访了他们。从一位精神矍铄的中老年人手里接到了一张名片,这位先生大号李贤臣,为青州市花毽协会会长、国家非遗青州花毽第三代传人、青州市老年大学花毽教练。李贤臣先生的弟子们很认真地按照我的想法做了几个动作。
最后,我想说的是,宋城只不过是一个仿古建筑群,要恢复清明上河图的景象,仅仅是一种美好愿望,历史是绝对不能复制的。人总要尊重现实,过于花哨地媒体宣传无疑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再说,青州现存那么多人文古迹,还不如多费点心思保护好它们,也是对子孙后代的善行了。所以,我下一篇紧接着写《北大桥和北关大街》。
补充资料:宋城这片地儿是以前的高原村和小寺。高原村其实所处的地势很低,近河而居,我在青州上学时,常从这里走,那些低矮的房屋就在路下边,不知何故起了这么个高原的村名?也许是反其意而行之吧?还有与高原村和北关大街紧邻的“小寺”,小寺是以前青州土产公司所在地。当然了,1965年我在青州上学时也很熟悉,只是忘记这两个地名了。
【图片编辑说明】相册里有46幅,博文配图只选29幅。其余图片可浏览我的相册。
【编后】新浪博客编辑系统越来越不让人满意了,一是文字号码大小不一,反复编辑才得以规范;二是颜色不能调整;三是图片竟然粘在一起,还得逐个地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