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图文)风水宝地——黑山子(上)

标签:
黑山子好风水东有砚台地西有五山头两个博士后三十个研究生杂谈 |
分类: 昌乐村影 |
6月4日上午七点四十五分,在槐林中学任教的学生刘健卫将我拉到了黑山子村。支书刘光村告诉我,黑山子南北长,74户人家,200来口子人,姓氏有于、刘、郝、冯、张,共五姓。冯、张为单户。黑山子村养殖很普遍,主要养殖是鸡鸭,还有两户养猪。近年最主要举措是围着西边的黑山建了一个“黑山生态园”。
接下来,由文书于观祥陪同我参观黑山生态园。文书于观祥今年60岁,是一个标准的农民,他告诉我说,黑山子这个村名就是根据西边的黑山起的。我们从村南的生态园铁丝网边开始登山,其实,登山的过程对我来说格外重要,因为我这人十分看重过程,那长满花生的小坪、树木繁茂的猪河河滩、暂时枯水的水库、金黄色的麦田、山坡上的养猪场、山沟里的水泉,甚至沿路的野草野花野菜野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登上黑山半山腰时,我回首一望,雾气蒸腾的东边有三个紧紧相连的山头,我不由得一愣,自言自语:“好一个风水宝地呀!”我对于观祥说:“这个地方很像昌乐一中东边的‘笔架山’,出人才的地方呀!”于观祥高兴地告诉我:“我们村里人叫东边三个山头中间的豁口为‘小鞍口’,老辈里称其‘砚台地’,但不如刘老师说得好听。”于观祥又告诉我:“我们村子虽小,却出了两个博士后,一个是于观平,31岁,在美国;另一个叫刘光明,在沈阳。研究生大概30多个。”我又一惊,平均每两户出一个研究生呀!这个黑山子村的确不可小觑。
登山途中,我还发现,几个小山丘从北而南一直连接到黑山主峰,我刚说出一点意思,于观祥就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一共五个山疙瘩呢。如今是夏天,都被树林遮住了,要是冬天就很明显。”我不由地说出一句:“东边是‘笔架’,西边是‘五子登科’,好风水呀!”
于观祥还告诉我,“黑山有三个‘石畚箕’,我们就快看到了。”看来,60岁的文书于观祥对自己所住的地方很自豪。当我看到了主峰南侧的石畚箕之后,就问老于:“你家的孩子干什么呢?”于观祥说:“我大儿子在兰州上的大学,如今在上海石化总公司工作,他叫于复宝。”
鉴于图片多,也鉴于博文不可太长(长了没人看),我的上集就说这些吧。
【图片说明】我的相册里对每一幅图片都有详细注脚,所以我的博文配图不再罗嗦。倘若哪位读者对这些图片感兴趣,请浏览我昨夜传到相册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