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乐村庄)西上疃有棵银杏树
刘福新
西上疃,曾用名十里长疃、西长疃,行政隶属五图街道,位于街道辖境东北部。在昌乐县,这是个很古老的村庄,可以上溯到东晋,当时起名十里长疃。明末,一场山洪将村庄冲为东西两段,本村居西,称西长疃。后不知何因,改称东上疃。我想,村名中间改了一字,由原来的“长”改为“上”,肯定有一番讲说吧?
据闻,西上疃村有煤矿、有石料厂,有车队,应是小有名气,但我此次采访却是为了一棵银杏树。10月20日上午,接妹夫邓汉军电话,说昌乐有两棵比较大的银杏树,一棵在鄌郚,一棵在五图街道的西上疃,趁着现在尚未落尽,去拍下来。我觉得这个提议不错,立即给昌乐一中的孙笑山老师打电话。孙老兄很爽快,驾车来了。抵达五图街道机关驻地曹家庙后,又接了林业局退休干部王文书同行,此次的信息也是他传给妹夫的,所以第一向导就是王文书先生了。我说,到刘祥利那里去一趟吧。于是,车开进了昌乐县综合实践创新实验学校,刘祥利在那儿任校长。孙笑山老兄轻车熟路,因为他就在这所学校(原来的校名可能叫昌乐县第二职业中专)任过教导主任。
没想到孙笑山老师的老伴走闺女家去了,他临行时火炉上放着大水壶,当然不放心,说是回家一趟,再过来陪我。换了刘祥利的车,不大会儿抵达西上疃。
因为主要是看银杏树,所以直奔村民刘金成家,户主刘金成不在家,其儿媳刘晓英接待了我们。
西屋是平屋,屋顶上晾晒着不少银杏。我第一个登上了屋顶。
昌乐县综合实践创新实验学校校长刘祥利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我与他曾多次在摄影界场所相聚,他当然带着相机,看他那股热爱摄影的劲头,绝对不差于我。说句实话,每逢外出,除了拍摄采访对象之外,我还十分重视陪同我采访的亲戚朋友、记者编辑、同学故旧,跟我上过学的就更不用说了,何况我还担任过刘祥利的高中毕业班班主任。
西上疃村北有片树林,秋风里,芦花摇曳,更添了一份秋意。
银杏树的少主刘晓英和另一个妇女(刘晓英喊三姑)告诉我,西上疃村是个杂姓庄园,姓氏有刘、姜、陈、罗、马、郝、于、王、高。原来还有徐姓,已消失。
那日,没拜访,也没见到一个村干部,纯属“私访”。
此篇在昌乐传媒网地址:
http://www.clcmw.com/clcmw/shdhh/2011/10/28/003000.shtml




给银杏树户主刘金成的儿媳妇刘晓英拍照。
刘晓英说了一句:“俺可不是主人,主人是俺公爹。所以俺不能照!”一家人笑道:你就是这棵树的主人了。


驾车陪同我到西上疃的学生刘祥利
刘祥利在昌乐五中应届文科班,1983年高中毕业,我是他的班主任。
刘祥利现任昌乐县综合实践创新实验学校校长。
幸亏这棵银杏树,我给刘祥利拍了好几幅照片。真是连树带人都有了。
很遗憾,孙笑山老兄暂时回了昌乐一中,那两个陪同我来的,一个是王文书,一个是邓汉军,都没有走进我的视线中。
我站在屋顶拍摄大街

马路南侧有一棵国槐

村北树林小径里朝我走来的老人。
芦花很美!
长焦拍干活的村民
向导原林业局退休干部王文书遇到了老同学。
【编后附言】
这棵银杏树其实并不大,我见过的比这大多了,譬如我的母校益都师范,操场里每一棵都很粗。至于说结的果实,县政府院里就有六棵,其中三棵结果很多,我的博文配图里就有。
西上疃刘金成家这棵银杏树的果实基本落光了,枝杈里勉强还能看到几个。此次采访委实有点儿那个,但出于礼节,我一直没有说出来。(这两段附言只在新浪博客)
此篇在昌乐传媒网地址:
http://www.clcmw.com/clcmw/shdhh/2011/10/28/003000.shtml
【相关博文链接】
(图--文)银杏叶子黄了 (2010-12-06 11:58: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nmuj.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