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2011-09-01 14:37:51)
标签:

乔官镇

乔官街

乔官坟

乔官人

吊乔官

乔南村

隋姑山

电视转播塔

杂谈

分类: 昌乐村影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刘福新

 

 昌乐旧县志《杂稽传》载:“乔官街西半里许有乔官坟。历传明代有乔姓官人夫妇携仆赴任过此地,官人病卒。妇愁无聊,夜且寐,寤而生髭。揽镜自扪则美髯翁也。谋诸仆,伪以死为官人妇者,营兆道旁而葬焉。官人妇携仆之任去,不知所终。”

 女扮男装携仆人赴任,此传奇故事,诚然荒诞,但为封建礼教下妇女解气耳。后有文人墨客写了一首《吊乔官》诗,诗曰:“古冢岿然古道旁,荒烟蔓草倍苍凉,一杯乾土留遗迹,两字乔官姓氏香”。由此而知乔官村名源于此。

乔官为乔官镇政府机关驻地,不仅是以历史传说命名的村名,也是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因乔官村大人密,后分为乔南、乔东、乔西三村。

乔官曾用名南郡州。至于山东省昌乐县乔官村曾用名南郡州的历史来源不详,但从字义分析,此地在历史上当属显地,昌乐县历有“南鄌北都”之说,皆有出处,而乔官独称“南郡州”,一定有其内涵。此史实待考。至于乔官二字开始于明朝初年,盖由冯姓迁入后,以传说“乔姓官人赴任,经此病卒葬此”,遂易村名。如此说来,冯姓盖为昌乐地名有所贡献者也!

本文之重点是写乔南,一到乔官,首奔乔南,何也?一来,支部书记郝信刚,是我任教单位昌乐二中八七年毕业学生,且是我任班主任的高三毕业班班长,另有葭莩之亲焉。二来,乔南为原昌乐三中驻地,常念昔日经历。三来,乔南毗邻隋姑山,隋姑山又多历史典故。故此。

但此次采访乔南,我的学生郝信刚去了市委党校学习,刚刚第一天报到,不能返归相见,我很理解此时郝信刚的心情。为了安慰他,我打手机时说:“你尽管办理政务,我对这里比较熟,自己拍摄几幅照片就行。”

今日发稿时,想起几件事,即刻咨询。经了解,乔南村姓氏大致有:郝姓居多,历有“十门九郝”之称。余外有刘、李、逯、赵、邢、王等姓氏。小姓者有张、冯、宋、周等。需要补充的是冯姓也是大姓,但乔南村的冯姓是从乔西村迁来;周姓为养老女婿,迁此不久。

还有一事尚需说明,有新浪网友“芯亚”者,今居台湾台北市,原籍为昌乐县乔官镇人士,突然有一天到了老朽博客,由此开始了我们彼此之间的对话,今将对话贴于下:

 

    芯亚2011-07-25 10:10:11

谢谢刘老的杰作,让我这远嫁台北的昌乐人,一解思乡之苦,每次看到您有新的博文我都看了好感动,家乡的变化太大了,还因为您为我找到了一位同学,刘老,对于您的这份爱昌乐的心,致上无限的敬意,谢谢!

 

芯亚2011-07-25 10:04:16

我是远嫁台北的昌乐人,感谢刘老的杰作,让我每每看到,都会一解我的乡思苦,读您的博客已成我的工作,看着老家的变化,很是怀念,还因为您为我找到了一位同学,寥寥几句,难表感激之情,谢谢您刘老/

 

 

刘福新 回复 芯亚:2011-07-25 13:38:48

请告诉我您的原籍是昌乐县哪个乡镇那个村子的,我会优先去采访。

 

刘福新 回复 芯亚:2011-07-25 13:37:36

只要我能够对于所有的昌乐人有所贡献,我就满足了。希望您能常来,我的“村庄故事”也会接连地发布。

 

芯亚2011-07-25 23:01:59

我是乔官镇的,回家一定登门拜访您,看到昌乐日新月异的变化,感觉真好,您拍昌乐的街景好多,我都好熟悉哦。

刘福新 回复 芯亚:2011-07-26 10:12:17

若从台湾归省探亲必经昌乐,还会经过我的故乡小埠前,小埠前与乔官镇是紧邻,大埠前就属于乔官。当然了,我现在居住昌乐,与教育局家属院走一个大门。找到教育局家属院一问就找到我的“老二中家属楼”居处了。可能这地方快拆了,还不知道到哪儿租房子暂住呢?您要是光临寒舍,当然欢迎!

 

 

 我没有进一步询问这位来自台北的网友芯亚是那个村子的,唯恐问得太详细了会涉及网友的隐私,由此作罢。但我采访她的娘家乔官镇,不论是哪个村庄,也算尽了我的绵薄之力。待到灵感迸发,或许无意之中采访了她的老家,那也算匆忙之中有天意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乔南村毗邻的隋姑山,乃隋炀帝之妹隐居成仙之处。传说,隋炀帝杨广弑父杀兄登上皇位之后,不仅淫其后母,妻其嫂,更选尽天下美女而喧淫。虽然隋炀帝已据众多美女仍不满足,对其妹独垂涎三尺,心存乱伦之心,最后,其妹不堪其扰,归隐山林,隐姓埋名,削发为尼,结庐隐居于昌乐境内一座小山之阴,死后此山即被称为隋姑山。

隋姑山山顶有直插云霄的电视转播塔,原先,全县900多个村庄的电视节目都是通过这里传进来又发送出去的。对于今天的转播不很清楚,为此与昌乐传媒集团总编室邵光伟主任通话,得知数字播放转换已经大部完成,只有昌乐南部几个乡镇还在用它,工作人员在隋姑山电视转播塔安装了放大器设备。可以说以前这里联通着千家万户,迄今仍起着一定作用。倘若完成了数字转换,隋姑山山顶的电视转播塔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但不论将来的发展如何,隋姑山电视转播塔的辉煌历史已经深深烙印在昌乐县人民的心中了。

                      2011年9月1日14:10完稿

 

此文在昌乐传媒网的地址:

 http://www.clcmw.com/clcmw/shdhh/2011/09/01/164300.shtml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1、8月27日,阴天,还有雾。好不容易小儿子歇班在家,就不管晴天或阴天了。打电话让小儿子驾车到乔官镇驻地采访,他还有急事,一到乔官,就让他回昌乐了。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2、乔南村就在隋姑山山下,听说山体的北坡属于乔南村地段。这是在乔南村大街拍摄的。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3、乔南村不靠大马路的一条南北街道,还是很气派的。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4、这一幅图片处理成晴天了。其实8月27日并不是晴天。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5、同上。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6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7、这里有一家卖花盆的。这里是后门,前门在大马路旁边。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8、一条东西胡同。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9、拍下一户人家。我看中的是大门外的两个大瓮,还有一只小犬。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10、扁豆花。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11、乔南村还有一个吕剧团。大门坐东朝西。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12、坐北朝南的支部、村委大院。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13、村委南侧有一篱笆围裹的小径。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14、歇凉的村庄老人。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15、灰膏场地。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16、渔具店。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17、坐东朝西的乔官镇小学大门。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18、小学校院里有幼儿园。幼儿园大门坐南朝北。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19、校园里有一棵大松树。



乔官镇乔南村采访杂记(一)       21、从这条街道是到不了南邻的老三中的。我必须到小学校园南边去拍摄“老三中”了。原昌乐三中驻地就是乔官镇乔南村,校址未动,但名称多变,现在是昌乐县乔官镇教育管理办公室和乔官镇中学。我与这个老三中接触虽然不多,但每一次接触都给我很深的印象,我的下一篇,主要写原昌乐三中的故事了。

 


此文在昌乐传媒网的地址:

 http://www.clcmw.com/clcmw/shdhh/2011/09/01/16430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