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故事) 雾中访大解召

标签:
五图大解召元朝立明末分出小解召学生赵公祥大姐丈王清德杂谈 |
分类: 昌乐村影 |
胡家庄稍停后,原路返至曹家庙(五图街道办驻地),径南行,隔窗目睹久违了的黄菸,急忙喊停车,拍照。有一条施工未毕的路段,乃通往大小解召也。
过村,至水库,水库北侧有一酒店。古语云,山南为阳,水北为阳,真理也。若不亲自实践,难以体察也。可惜我已掉向,错觉酒店位于水库之南。又适大阴大雾,库区水面氤氲,即使不掉向,亦难体察真迹。
一溜园林,家人次第而入。因不打药,虫蝶欢跃于枝叶嫩果,蓦见故乡林中“桐桐链”,凝立良久,拍摄之。追忆吾之童年,常捕“桐桐链”数只,再将高粱秸秆抽细丝,将细丝穿过“桐桐链”肩胛,插于一转动高粱穰上,霎那间,“桐桐链”吱吱有声,带动飞轮,颇为有趣。儿孙辈恐未有此乐。
想及来此要事,与家人商,皆怕妨碍我采访,吾独离酒店,从水库边西南小径进村,冀有所贻。
比至,村西南角,独有一少妇,围炉点火,诣前谒问,答曰村中有老槐焉。
浓雾中愰见一树,枝叶繁茂,疑为国槐,迫近却是洋槐,但树形弯曲若虬龙状,风水之居也。
从洋槐侧入街,街巷大略规整,房舍七八成新,大概近年所盖。远望街中,有村民四五,未及走近,蓦闻喊“老师”之声,急趋前,原来是学生赵公祥,大解召村医也。其班主任为韩守信,高一时我授历史课。此生1987年入校,1990年高中毕业,经历过昌乐五中与昌乐二中交接期。盖1989年昌乐教育改制,原五中改称二中,初中部迁出自成一校。
窃喜大解召又遇生徒,访记自然流畅,村中姓氏大体知悉。
一曰赵姓,约二百家,第一大姓。
二曰王姓,约百户,大连襟王清德之族也。大姐夫早年从军,后任职劳教所文秘,旋而擢升,业绩不凡,极有声色,在徐州生活大半生,已退休赋闲,初居徐州市青云湖畔老干楼区,后迁新居。曾与内人探访徐州一周,游遍景观,一生之畅事也!
其它姓氏为曹、孙。还有县内罕有之姓氏——桂,桂姓者,户虽少,却人丁兴旺,兄弟有五。另有刘姓,养老女婿也。
给赵公祥夫妇拍照,公祥之妻腼腆,自谦曰“给您学生照吧,我长得丑”,吾鼓励之,方拍毕。公祥甚有文思,言己之院墙即大解召圩子墙旧址也,槐树亦长于圩子外。采访古迹,朝夕遐想,忽近之,怎无宠爱之心?只是圩子墙无影无踪,甚觉可惜,目注墙下,但拍洋槐耳。生徒公祥,村中文化之人,言及村史,有许多话,只是时间紧迫,难于详听详记。
大解召,“解”字俗读“西--唉”之合音,即昌乐土语“蟹子”之“蟹”音,普通话无此。吾之老字典未寻到,忘记何音切了。曾用名解召,行政原属五图镇,今属五图街道,位于街道南部,与乔官镇接界。元朝已有村,传说是以立村者名字命名。明朝末年,本村部分住家分出另立新村,曰小解召,本村遂称大解召。
http://www.clcmw.com/clcmw/shdhh/2011/07/28/171832.shtml
http://www.clcmw.com/clcmw/shdhh/2011/07/28/1718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