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张宝善老师纪实

标签:
幸福老人昌乐一中张宝善老有所为胡琴根雕孙女清华四朵金花杂谈 |
分类: 文辛友情 |

采访张宝善老师纪实
刘福新
昌乐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金延增有个构思,想在“七·一”之前,搞一个“幸福老人”摄影展览,将教育界的幸福老人托付给了我。于是便有了6月11日上午到一中张宝善老师府上的采访。
昌乐一中退休教师张宝善,今年75岁。原籍是五图街道兴楼村,退休前担任一中数学教师 ,退休后赋闲在家,想让孙女多学点儿东西,开始了自学,自己学会了再教孙女。他先学电子琴,后学钢琴,再后来学会了拉胡琴。面对这样一位既好学又灵巧的老前辈,我由衷地赞叹。
他的根雕艺术也是退休后学的, 可见张宝善老师兴趣广泛,他对根雕艺术专业书籍认真钻研,到田野、山岗寻找合适根材,再根据根材大小、形状和材质,进行巧妙构思和艺术加工,那些不起眼的树根摇身一变成了一件件精美艺术品。
当我们问起他对幸福的看法时,他告诉我们:退休了,要安排好自己的老年生活,尽量多做点儿贡献,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自己身体还好,生活充实,孩子听话,单位照顾,有事就帮,这就是幸福。
听着张宝善老师这些朴实的话语,我更加深了对他的了解。知足常乐这个词汇顿时在我眼前一闪。一个对物质生活要求淡泊的人,精神生活是最重要的。而精神生活的质量来源于一个人创造和发挥,张宝善老师将这种精神发挥到极致了。
当我们问到他的家人,张老师介绍说,他的女儿在省委党校;中国(昌乐)宝石城管委会副主任张文华是他的长子。因为《昌乐蓝宝石》编辑工作的关系,我与张文华主任已经很熟了。
让张宝善老师格外自豪的是,他的孙女张晓萌已从清华大学毕业,是2005年昌乐一中考入清华大学的“四朵金花”之一。看得出,他对隔辈人的关爱呵护,孙女成材过程里也凝聚着他的心血。
2011年7月10日17:30完稿
此文已被昌乐传媒网转载,网址如下:
http://www.clcmw.com/clcmw/shdhh/2011/07/12/103821.shtml
这是我根据张宝善老师的剪报翻拍的,前排右一是张老师的孙女张晓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