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图--文)寿光市羊口镇南街有个虾酱个体户
——寿光市羊口镇印象之一
刘福新
昨日是“五·一节”正日,原来打算是到城南街道冯家庄去,电话得知拜访的朋友出门了。打了一个老同事老网友手机,说是在七里沟任象棋比赛裁判,也想凑凑热闹,反正这五一节不能闲着。刚与老友通罢话,我的手机响起来,原来是孙子梦溪的声音,“俺爸爸妈妈要去寿光看菜博会,想拉着您和奶奶一块儿去,车快到了。”
我说:“那就去吧。”
因启程较晚,从公路进入寿光市洛城镇菜博会的路线全部封锁,一连寻了好几条路还是进不去,看来菜博会车辆太多,的确容纳不下了,否则哪里有拒客之理,拒客不就是拒钱吗?
难在没有放车的地方,大路上警察不让,附近单位大门紧闭,可能就是为了拒绝停放车辆。一激灵,来了灵感,我说:“到羊口去,看渤海去!”
儿子儿媳孙子赞成,老伴也说:“羊口在海边,很出名呀,去那儿挖蟹子去!”
羊口是寿光市最北边,估计至少一百五六十里。越往北行,村庄越稀少,房屋越低矮,可能风大的缘故;越往北行,视野越开阔,盐碱地一眼望不到边,路边到处可见长方形的盐池,池边有晒盐农民存身的形状奇特的房屋。再往北驶,耕田越来越少,长不高的洋槐树稀稀拉拉、可怜巴巴地立在田间小道边,真难为这些苦难中生长的植物了!我从车窗还看到一群一群的农民在绿化道路,拉土的高大车辆来回奔波,那是绿化的需要。盐碱地树木很难成活,也难为这些含辛茹苦的乡民了!
车一直朝正北行驶,终于抵达一个简陋的大门前,里边有泊船的地方,可一打听,离着渤海尚有二十多里,原来羊口不在海岸边呀?这是我们原来都没有想到的。只有真正踏到羊口镇的地面了,才知道羊口只不过是离渤海湾最近的地方而已。
既然到了羊口镇,不看看怎么行?车子南返,可返回时因道路不熟,又行驶得偏南了。拐弯西行,不大会儿,我们一行到了羊口镇最南边一条街。突然看到街北一面墙上有一行字,是一家销售咸菜和虾酱的提示语。
进胡同第五家果然有一个院落,院里满布着有盖垫的大瓮。这一来不打紧,倒是陡地引起了我对寿光人的好感,因为原来我的感觉不是这样的,当然,那是因了与寿光搭界的亲戚的缘故,也是因了寿光同学的缘故,更是因了我们当地传说的缘故。从辩证法看问题,哪儿也有刻薄的人,哪儿也有厚道的人,尽管历史造就了某个地方让人感觉不舒服的风俗习惯。这一来不打紧,也激起了我的文学灵感,所以这篇博文的题目就拟作《寿光市羊口镇南街有个虾酱个体户》。
祝羊口镇南街这家卖虾酱的人家善有善报、一生平安!
2011年5月2日22:34匆此
第一组图片这里还不是渤海边
在车里拍的羊口第一幅图片
车至路尽头,路东有个航道管理所
坐北朝南有个简陋大门。
大门里边有一篇很窄的水域,放满了各种船只,尤以打渔船为多
虽然听说这里看不到渤海,离海还有而十多里路,难以通行,兴致大大地降低了,但是大家依然有兴趣看船。


第二组图片这里有个好心的虾酱个体户
车子进入羊口镇南街,墙壁和水泥杆子上有提示语。
这条胡同是比较典型的华北地区建筑模式。
进了院落,满布着盛放虾酱的大砂瓮。
这家女主人热情地掀开大砂瓮,一一介绍着。
大儿子好吃虾酱,说要买五斤,我老伴不让。比我大儿媳妇还年轻几岁的女主人毅然决定只收五斤咸菜钱,赠送一斤虾酱,我们当然要付款,女主人怎么也不要了,而且还硬送我们一斤虾油,让我们尝尝。老伴和大儿媳说:“你这样做买卖不折本吗?”
装了小半袋新虾酱以后,女主人又对我大儿子说,“我再给你挖上点陈虾酱,你都尝一尝吧。陈的咸了点儿,但比新的香。”
虾酱钱,女主人怎么也不收。
好感动呀!当然不是图人家便宜,是改变了我对寿光人的印象。我提议:“你与我大儿媳妇年龄差不多,给你们合个影吧。”

盛虾油的大砂瓮。
依依告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