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2010-12-24 20:27:37)
标签:

文化路

新人

天长地久

杂谈

图片

分类: 昌城衍变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刘福新

 

 

想发昌乐县城文化路近拍,从百度搜索自己所发旧文,这一搜不打紧,弄得我眼花缭乱不说,还哭笑不得。如今网络不知道怎么了?见到什么与之有关的就归到自己名下;无关的呢,也划拉到自己网站里了。譬如敝文《生活随笔昌乐文化路散记》弄到【移动帮助信息网】里去了。敝文《剪朝霞遇两对新人婚宴待客摄影感赋》弄到【董事网创】里去了。敝文《我的图片日记(17——18日)》弄到【婚纱摄影网】里去了。可笑的是,敝文《居处附近的小老板们》弄到【青州家政网】里了。敝文《文化路中段我所熟悉的朋友们》被弄到“福州电脑技术员”的【电脑综合网】上去了。更可笑的是,敝文《昌乐县城南街道河南村的珠宝商们》被弄到【河南省摄影网】里去了。

如今,全世界网站数不胜数,谁先注册就是谁的,我自己的文章却被这些网站覆盖,查不到真正的出处了。敝文就是敝文,敝者,不高也不贵,不雅也不致,你发我也不反对,即使我反对也不管事,但总得像模像样才是,可这些网站为了早一步注册,将我一开始发的博文抢了去,错别字不说,还在其复制粘贴过程中搞得乱七八糟,令我这原作者读了哭笑不得。

也罢也罢,随他们去吧,我懒得与这些人生闲气。

既然今天博文题目是《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杂感”已罢,只管发图片吧。

今摘录敝文《文化路中段我所熟悉的朋友们》两段如下:

 

“所谓文化路中段,即是南到孤山街、北到利民街的地段,这是一个中心地段。这里分布着昌乐五中(二中的前身,如今是宝都中学)、教育局、建委(如今称建设局)、计委(以计委为主的八大部门,包括科协、地震局等——大家戏谑为八国联军,现在,此建筑已经拆除)、体委(现在是福州商城)。而最早的文化路地名设置,我想主要还是昌乐五中、教育局在这里的缘故吧?

其三,这条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文化路,是一条南北路。符合山东省城市东西为街、南北为路的称呼。不过,这里在不久以后,却成为昌乐县城最早的批发市场,这是路名设置者未能预料的。而商业中心的兴起,与我们这里一位副校长高某有关,他的家属最早在这里开门市部,可说是筚路蓝缕,相当艰难。”

 

以上两段,想来诸位读者对“文化路”的含义已经比较清楚了,而如今的“文化路”所有的含义已经丧失殆尽,因为几乎没有一点儿“文化”氛围了,以后改一个什么名字好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既然“文化氛围”没了,只得将“商业氛围”图片发于此。凭心而论,这里的商业氛围还不错。至于此文发布哪些个体经营户的图片,诸位朋友自己看来,正文不赘。

 

                                         2010年12月2420:14完成草稿

 

附:昌乐文化路图片如下

 

 

 

                         第一辑  大发展酒店一对新人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大发展酒店地处文化路北段农贸市场,若是近午,常见婚礼与婚宴。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祝贺这对新人缔结连理,成百年之好!新郎:唐磊;新娘:陶玉丽。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我匆匆外出买烟时,看了一下挂钟,是10:20,没料到挂钟电池量用尽,已是11:30了。从这个图片可以看到,已经是11:57了。

  我经常忘带手机,又遇阴天,还下“散巴拉子”(雪粒),也就不知道时间,照相机里虽有时间,我没有思想准备,也就不看。到了利民街文化路十字路口,逢此喜事,焉肯不拍?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声明一下:我出门拍照片,从不讲任何条件,譬如这一次,一没拿人家喜糖,二没抽人家喜烟。拍完即走。以前也是如此。

 

 

                  第二辑   十字路口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原来我就是从这里领取退休金,如今这里成了干鲜果超市了。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做小买卖不容易呀!这样的冷天。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这是文化路与利民街十字路口东北侧。“发展珠宝”原来是“方圆电脑”,我的电脑就是在这里买的。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同上,这一幅是10月8日所拍,这个建筑物叫“建设大厦”。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这是文化路与利民街十字路口西北侧。“海利商城”原来不是这个名字,可能叫供销大厦。

这个楼房和西边的“小商品城”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建筑,由原来的汽车站大院改建的。说到汽车站,我这里添加几句话:汽车站从这里迁到恒安街中医院东侧以后,去年又迁往昌盛街东首了。二十年三迁。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这是文化路与利民街十字路口西南侧,邮政局。原邮政局在孤山路,2001年或2002年迁至这里。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这是文化路与利民街十字路口东南侧。有个“力生源大药房”是新建的。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力生源大药房”南边有一家“宝都宾馆”。原来这里是轻工业局所在地。

 

 

                        第三辑   天长地久休闲餐厅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常从这里走,近日才发现。这幅图片是11月3日拍的。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12月23日进去拍了里面的布置。这是二楼小房间。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同上。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二楼一个较大的房间。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纱窗。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顾客。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吧台服务员。

 

 

                            第四辑  晨光文具店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这一组图片拍得早,是10月8日下午拍摄的,一直没机会发,今发于此。原来的晨光文具店在我居处大门口南边对面,由于原来建筑物拆除,搬迁到此。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晨光文具店老板徐浩。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

 

 

                                    第五辑  敝居对面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明天就是圣诞节了,这里有一棵圣诞树。虽然我不过基督教的节日,但也不妨关心一下。在此声明:我就不去博友那儿祝贺圣诞节了,即使过去拜访,也不再提了,就借用这棵圣诞树给诸位祝福吧。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这个有圣诞树的门店叫“虹”。原来这里的理发师都是男性。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同上。

 

 

 

                        第六辑  还是敝居对面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狗不理快餐店”。我不知道这家饭店的老板懂不懂三个字的真正含义?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光达眼镜”,老板姓王。

 这里是文化路我居处对面商品城的最南端了。它的南边就是原来的进修学校,先划归我们昌乐二中,后成了聋哑学校,现在属于一个开发商,迄今不知何名。我只知道我们昌乐二中一座很大很长的家属楼在里面,不属于拆除范围,因为刚建了不几年。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舞之恋会所”原来搬到这里来了?我昨天拍片时听一个中年妇女说的。她喊我一声刘老师,我不认识,怕冷淡了人,询问了一句。她说:“我是那天在传媒集团演播大厅看到你的,你在里面照相。我不是参加舞蹈的,是朋友让我去看,后来朋友又让我看你的博客,一打上你的名字就找到了。“舞之恋会所”其实就在那儿。” 幸亏她指给我看,我才看到了这个牌子。

 

                     

      (摄影)昌乐文化路冬拍杂感
    突然在一家地下娱乐场里发现了这么一个很牛的“警示牌”。我不免大吃一惊!随地大小便,虽说不道德,但国家法律里没定罪名,居然要“罚款100元”;更有甚者,还要“加暴打一顿”!你能随便打人?况且还是暴打?幸亏我是个中国人,倘若让老外看到了,真是大获其宝,他们如果说“这就是中国人的‘人权’问题!” 我们的中国最高领导人恐怕也无言以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