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前营子村纪事(一)

标签:
前营子大街扁豆花村民陈兴智石榴树徐龙吉梧桐树午宴买楼诗杂谈 |
分类: 昌乐村影 |
先介绍一下前营子:
前营子,曾用名营子。行政原属尧沟镇,今属宝城街道。明洪武二年,田姓从阳信县迁此立村,以传说韩信击齐于潍水,破龙且时曾屯兵于此,取名营子。后扩展为前后两村,此村居南,名前营子。
据悉,前营子村今有三大姓,徐、陈、田。另有几个小姓:姚、萧、王、刘、方。
9月29日近午,一进前营子村,尚未寻到一处合适镜头,猛听喊“表哥”声,原来是葛有德的姨表弟老远看到了他,我幽默了一句:“看起来,咱两个一个太阳一个月亮,互相映衬,格外显眼呀!”
尽管同行老同事遇到了亲戚,但我那拍照的兴致一旦激发,也就顾不上礼节了。葛的表弟叫徐龙吉,一个十分忠厚的汉子,那种挚情从全身上冒出来,让我感受着他的诚恳。我自顾自地不停地拍照,他俩一直在大街上等。一群在大街上的村民也表示着他们的热情,看到我拍摄扁豆花,给我提建议说:“北边那一家有石榴树呢,拍不拍呀?”循着他们的目光看去,果然有一不俗的宅院,我移步进院,一阵惊喜,略道由来,举机就拍。不料从屋里走出一个高大文雅的男人,看着甚为面熟。又不料,那人喊了一声刘老师,果然是熟人了。啊,这原来是他的家呀!
此人为谁?就是陈兴智老师。前些日子,我到南郝中心中学赴喜宴,曾同席而坐,举杯互敬。不一会儿,同行的葛有德老弟与其表弟徐龙吉也进了院子,免不了互道近安。接下来是合影。偌大的石榴树,累累的石榴,反映着这个院落的与众不同,也象征着主人的高雅不俗。之后,我们一同到徐龙吉家午餐。
满满一桌珍馐佳肴,满满斟上一杯美酒,主人好客,客人实在。除了“把酒话桑麻”外,也讲到了当今的困惑,譬如买楼房问题。陈老师在酒桌上拿出了他刚写的一首诗,读后感叹不已,现将陈兴智老师的诗列于下:
已是广厦千万间,价高位卑梦难圆。
天下寒士难欢颜,望楼兴叹又一年!
想吾侪乃工薪族,即使吃穿不愁,却很难攒足购房款,向亲朋好友借贷当是必然。“望楼兴叹又一年”道出了我辈的酸辛。
葛有德表弟徐龙吉是一位淳朴厚道人,让我深切地感受着他的发自内心的热情。饭后,我提议给他们夫妇拍照。只是后窗里的光线,却成“逆光拍摄”了,照片屡经处理,依然不尽人意。
此次前营子之行,收获甚丰。一来遇到了葛老弟的亲戚,二来还无意中拜访了陈兴智老师,三来亲眼目睹了葛有德表弟徐龙吉有残疾的女儿。徐龙吉的女儿可不寻常,虽身残却志坚,俊美的面容透着聪慧机灵,刺绣端的是一把好手。关于此事,拟将专题报道,此篇不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