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三十年聚首之歌(三)
——联谊会前后
刘福新
昌乐十三中七八级一班,出人才不少。这一年是昌乐十三中名称开始的第一年,此前叫做南郝社中,我是1976年到这个学校任教的,也就是说,我在故乡的高中经历了两个阶段,1981年暑假以后改为昌乐县农业技术学校,我离开了。
这个班级我印象很深,因为我不仅教着体育课,还有历史和地理,学校在七八级(共两个班)搞了一个小文科班,人数很少,大概十来个人,在男生宿舍上课,我好似还担任着这个小班的负责人。
这个班之所以能组织一次联谊活动,这与七八级一班的副班主任葛有德很有关系,葛有德一直在这个学校工作,后来干了教导主任,再后来干了工会主席,可以说是这个学校的活字典。
联谊活动还多亏几个有组织能力的学生,譬如秦洪升等。我与两位老师和学生被邀请到华翎羽绒总厂午餐,我也趁此拍摄了几幅照片,现发于此处。
另外,将第二篇后面的照片搬到这里,因为那几幅不属于联谊会正式活动的内容。
这一辑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请柬》,是刘德松、张寅生于联谊会前两天送来我家的,他们安排的很严密,可能知道“三天为请”的古代礼仪吧?第二部分是《华翎羽绒总厂》,这是聚会前一天的事情,筹委会主要成员秦洪升、刘金海、刘德松亲自来请,参与的老师有当时的副校长赵立广、当时的副班主任物理教师葛有德,还有本人。第三辑为《纪念册翻拍》,刚翻拍时是在深夜,翻拍的效果不好,其余的是今天上午翻拍的。
(有几个错别字,已修改)
附带说明的是,七八级一般的班主任、语文教师家是尹承先,数学教师是臧世祥,已经辞世。
附【纪念册话语】
三十年后,我们已人到中年……
三十年来每个人都用生命书写着一串串关于奋斗、理想、友谊的故事。虽然奋斗的路径不同,状况各异,但同学情谊却依如窖藏陈酿愈加醇香……
今天我们又聚在了一起……
倾心长谈,真情重温,可否让青春时光倒流30年!
——摘自昌乐十三中七八级一班毕业30周年再聚首纪念册
(一)请柬


(二)华翎羽绒总厂





另有一幅很长的合影没处理好,太长了。但那一个相框最重要。
华翎羽绒总厂董事长兼总经理秦洪升在他的办公室。
(三)纪念册翻拍


从这幅图片以下,翻拍于“昌乐十三中七八级一班毕业30中年再聚首纪念册”。
看过好几遍,特作如下更正:前二排,孟凡珣不是会计,是炊事员。是潘家芝,不是潘家之,虽然是个男性。前三排:化学老师叫刘化中,是李光德,不是李广德。

还是原照清晰呀!(8月31日下午到教委摄影中心拷入照相机卡片,深夜又上传到博客)

这一幅是刚拍的(8月30日),原先发的那一幅不清晰。换了。

点击上面图片,可以看到原片,原片里的学生姓名、籍贯、电话号码非常清晰。


学生向我们四位教师赠送的“幸福宝鼎”。联谊会作为一个项目,预先安排了四位班干部,庄严地献宝。

华翎羽绒总厂老总秦洪升送给每一个参加联谊会师生的礼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