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二十四气七十二候
(2010-08-02 22:05:26)
标签:
转载 |
分类: 文辛友情 |
二十四气七十二候
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是源于黄河流域,完整记载见于公元前2
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五天一候,一年365天(平年)为73候,为与24节气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为72候。
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相应,叫“候应”。72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七十二候的起源很早,对农事活动曾起过一定作用。虽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那么准确,其中还有不科学成份,但对于了解古代华北地区的气候及其变迁,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当时确定物候的始见单位较小而气候的实际及地区差别很大,所以很难广泛应用。现在黄河流域物候现象已发生变化,其他地区的物候更是千差万别,必须不断发展物候学,制定新的自然历,否则一味地机械照搬古书是行不通的。
(正月)
立春: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
雨水:初候,獭祭鱼。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
(二月)
惊蛰: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
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
清明:初候,桐始华;
谷雨:初候,萍始生,
(四月)
立夏: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
小满: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
(五月)
芒种: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说文名拒斧。
夏至: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
(六月)
小暑:初候,温风至;
大暑:初候,腐草为萤;离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
(七月)
立秋:初候,凉风至,
处暑:初候,鹰乃祭鸟;鹰,杀鸟。不敢先尝,示报本也。
(八月)
白露:初候,鸿雁来;自北而南也。一曰:大曰鸿,小曰雁。
秋分:初候,雷始收声;雷于二月阳中发生,八月阴中收声。
(九月)
寒露:初候,鸿雁来宾。宾,客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盖将尽之谓。
霜降:初候,豺乃祭兽;孟秋鹰祭鸟,飞者形小而杀气方萌,季秋豺祭兽,走者形大而杀气乃盛也。
(十月)
立冬:初候,水始冻;
小雪:初候,虹藏不见,季春阳胜阴,故虹见;孟冬阴胜阳,故藏而不见。
(十一月)
大雪:初候,鹖鴠不鸣,鹖鴠,音曷旦,夜鸣求旦之鸟,亦名寒号虫,乃阴类而求阳者,兹得一阳之生,故不鸣矣。
冬至:初候,蚯蚓结;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
(十二月)
小寒:初候,雁北乡;一岁之气,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乡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侯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盖先行者其大,随后者其小也。此说出晋·干宝,宋人述之以为的论。
大寒:初候,鸡乳,鸡,水畜也,得阳气而卵育,故云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