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从八里庄到西任疃
刘福新
7月2日下午的郊游内容不少,到过好几处地方,前一篇主要讲了于家庄,这一篇我要讲沿途其他村庄了。不过,我还是主要说一说在到达于家庄前后的八里庄和西任疃吧。当然了,还有邢家河的一段轶事。
八里庄。行政原属朱刘镇,今属开发区。明朝永乐年间,张姓迁此立村。因距城八里,取名八里庄。
在拍摄了于家庄之后,远拍了马家河子村。马家河子是国民政府时期昌乐一中的“路北分校”所在地,以后还要去的,因为这个村庄有许多故事。
从于家庄朝南走,进入了西任疃村。西任疃,曾用名任疃。行政隶属开发区。宋朝时由任氏立村,取名任疃。明朝末年,赵氏从昌乐县城搬来任疃东侧立村,取名东任疃。原任疃村改称西任疃。
很高兴在西任疃一个十字路口拍到一处旧房屋。“文革”时期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红色标语隐约可见,这也算是历史的陈迹了。而且我还发现,这面墙上贴满了小广告,是“开放”的产物。两种不同的经济理念在这面墙壁上碰撞了。
有一件事不得不说,我们昌乐人好讲土话,所以就连我这昌乐人也被土话忽悠了。譬如这个西任疃,老百姓叫“西云潭”,我也一直认为是“云潭”,直到亲眼目睹了那个石碑,方知是西任疃。
返归途中,经邢家河村南,村里有个从我们昌乐五中(二中前身)退休的老教师赵道生,善针灸术。1997年,我就是在赵道生先生家里治好的颈椎病。这个村里还有个熟人,那就是我们昌乐二中原副书记赵延丰。所以这里我很熟,原来有一条通往村里的南北村道,现在堵死了。只拍下了村西南一条通往村里的路。
说起邢家河村南这个地方,还有一件轶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这里沿路开了许多饭店,秩序很乱,店名五花八门,就在我拍摄的这条路东面,有一家饭店独出心裁,起了个店名“尝乐饭店”,不言而喻,公开告诉路人这里有一个“鸡店”,如此糟蹋自己故乡的名字,真够损的!这也算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黄色插曲吧?

1、从宝石城第八大道进入,拍摄了两位女士的照片。

2、原来我常来的酒店叫做“江南水乡生态园”,这个竖牌子以前怎么没看到?

3、“山东日科”)我以前曾采访的企业。

4、山东矿机集团东院。
5、山东矿机集团西院。

6、同上。

7、八里庄。行政原属朱刘镇,今属开发区。明朝永乐年间,张姓迁此立村。因距城八里,取名八里庄。

8、这里是八里庄村委吗?我只看到了“八里庄民兵连”的牌子。

9、这是在拍摄了于家庄之后,远拍的马家河子村。(马家河子是国民政府时期,昌乐一中的“路北分校”所在地,以后还要去的,因为这个村庄有许多故事。

10、同上。

11、从于家庄朝南走,进入了西任疃村。西任疃,曾用名任疃。行政隶属开发区。宋朝时由任氏立村,取名任疃。明朝末年,赵氏从昌乐县城搬来任疃东侧立村,取名东任疃。原任疃村改称西任疃。
这幅图片是西任疃村后一条南北路。

12、西任疃这个村还不小呢。这是村里一条东西大街。
13、很高兴能拍到这么一处房屋。“文革”时期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红色标语隐约可见,这也算是历史的陈迹了。而且我还发现,这面墙上贴满了小广告,是“开放”的产物。两种不同的经济理念在这面墙壁上碰撞了。
14、这是西任疃村一条南北大街。
15、这个石碑上还有“宝城街道办”的字样,看来这里现在属于昌乐开发区无疑了。
有一件事不得不说,我们昌乐人好讲土话,所以就连我这昌乐人也被土话忽悠了。譬如这个西任疃,老百姓叫“西云潭”,我也一直认为是“云潭”,直到亲眼目睹了那个石碑,方知是西任疃。

16、这个村靠着309国道(俗称“王潍路”),1路、11路公交车从这里经过。

17、从西任疃往西行,有一又大又深的沟,原来是一条大河,当地人就叫它邢家河。

18、这是邢家河村,村里有个从我们昌乐五中(二中前身)退休的老教师赵道生,善针灸术。1997年,我就是在赵道生先生家里治好的颈椎病。这个村里还有个熟人,那就是我们昌乐二中原副书记赵延丰。所以这里我很熟,原来有一条通往村里的南北村道,现在堵死了。只是村西南还有一条路通往村里。
说起这个地方,还有一件轶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这里沿路开了许多饭店,秩序很乱,店名五花八门,就在这条路东边不远,有一家饭店独出心裁,起了个店名“尝乐饭店”,不言而喻,公开告诉路人这里有一个“鸡店”,如此糟蹋自己故乡的名字,真够损的!这也算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黄色插曲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