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水畔垂柳下, 喜与梦境合

标签:
水畔垂柳曲水亭街芙蓉街芙蓉巷王府池子济南应梦文化 |
分类: 文辛文言 |
吾童幼即多梦,多梦坠深渊,醒来毛发直竖,汗透被褥。至少年仍如是,成人后方渐疏之。不料已逾甲子,固耳顺之龄矣,喜遇奇梦。
自幼读古文,甚相恰。不惑之年读聊斋,情入骨髓,动人章节动辄默诵,想来渗入皮层,不啻器官之附件也。
某日,梦入一古街巷,溪水清澈,岸边垂柳,人流如织;视其河畔柳丝下,两岸尽具短几矮桌,店家时捧菜蔬,川流不息。定睛观之,不外豆角、花生、河蚌、豆腐之类。而儒巾仕女,皆横竖杂坐,或低语,或笑谑,或打情骂俏,风态毕显。吾亦情动,思之,逛街之后,定来此处小憩也!
此念既定,安步当车,徐徐行之。河畔柳下,犹回顾数次。继而过数伍,睹一斜街,似辘轳状,居户店铺散立,民宅皆白墙青瓦,店铺俱门板卸檐下,老板店员俱背门向街做迎笑状。
过辘轳街,有府学,贡院也。惟大门紧锁,似不纳状。趋前门隙觑之,影影绰绰,有桥,桥壁嵌“泮池”字样。
徐行,胡同密布,多狭迫,街端墙脊凸出,呈蝎子状,高翘之,似天阶登云接仙者也。
又跨数巷,街面渐宽,商家鳞次栉比,幡旗高挑,风来拂动,酒店小巧,窗明几净,各具特色;方石路上,俊男倩女,老丈童子,摩肩继踵,熙熙攘攘;闻北调南腔,睹各色装扮,真乃一派盛世景象。
恍见一建筑,似庙宇似寺院似道观,难分神、佛、仙也。心怀彷徨,赧然入。盖吾一向不信故也。良久方悟,与故居之西南关帝庙相仿,惟祠庙规模大出数倍焉。见香烛挿炉中,烟袅袅,信男信女顶礼叩拜。吾虽敬重关帝,而终未跪,一躬即罢。
出,又行数丈,迄街尽处,突闻老者朗笑,手击石案叹之;旋见一美姬髻云耸起,左夹铜板,右执鼓槌,怡然唱之,声若仙音。吾亦连赞“大妙!”
留恋良久,归。
寻思不若另觅它路,睃巡刹那,入一东西窄巷,径走之。再折北行,有篱,意为亭园,径入。有巨池,询之,乃某王公外第也。独见池水,不见主人婢仆,颇怪之。
寻迹而往,大树一株,花满枝,似红似黄,难分颜色,情不自禁,默吟“门前一树马缨花”。又过数武,苇笆亮洁,似一乡绅宅第,但不绝显耳。又入之,似有北舍三楹,双扉阖焉。轻移履步,至东篱下,从篱缝瞥之,南有闺房,红蕉青竹各几株,蕉花蔽窗,惟不闻娇声,怅然若失。窃想:此情此景,与聊斋《王桂庵》何其相似乃尔。
看天色已晚,不能久留,循原路而出。
再过数巷,又遇数池,皆可照人,惟不见先前柳丝拂面,矮桌夹岸,食客杂坐,店家捧盘。暗思,门前一树马缨花,虽可遇而不可求,惟河畔柳下小饮,或可一逞。
近之,先前情景俱在,大喜。旋即寻一矮杌踏,怡然就坐。即呼店家:“速执好酒来,菜蔬莫问,尽管端来。”小二诺诺连声,次第摆于案上。自忖一生惬意莫过于此也!
此即游济南曲水亭街、芙蓉街、芙蓉巷、王府池子街、西更道街之事也,梦境宛然,与梦大同小异。骇极复喜极!
囊日,吾携老妻访泉城,得挚友恩献向导,吾力主曲水亭街晚饮,且两小瓶二锅头欣然下肚,面不改色,毫无醉意,除晤友外,应梦之故也。
梦者,潜于无意识之中,盖新知旧知融为一体,存之记忆库中。梦境者,可助创造性思维,故而名家成果,不少亦得益于梦之启迪也。吾,小文人也,亦可与梦相终始哉!
这个雕塑是《老残游记》里的“听书”塑像。听好友恩献说,说书人右手原来拿着鼓槌,不知何人抽去,此等劣民,天厌之,地厌之,人厌之!
【图5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