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和刘福新老师(下篇)

(2010-04-08 11:48:09)
标签:

转载

分类: 文辛友情
能够结识新浪博客好友暨贤妹超凡,也是我的荣幸!

                  我和刘福新老师(下篇)

 

   与刘福新老师的相识,源自于我在2008年的一部小说《醉迷》。写这部小说时,我当时的动机是讽刺暗喻当时流行在网络上的所谓文化人及文化,就犹如某一章节里的秃鹫都在大念“三字经”,用来讽喻那些道貌岸然的披着文化外衣却做着鸡鸣狗盗之事的所谓文化名流,他们在把文化引向龌龊,向深渊。致使那些文化的崇拜者变得真的没了“心”,不知自己的良知和灵魂到了哪里。因为是初出茅庐的原因,更因为自己知识的缺考,所以对于自己作品是个什么形式,没有确定下来,更确切地说,是根本没想这是一种什么体裁,说童话不童话的,说寓言不寓言的,跟科幻更是沾不上边。倒是偶然一天刘福新老师的一个评论,使我豁然开朗起来。刘老师这样评论的:“是小说连载还是断章式的随笔?我认为作为小说还是可以的。”于是乎,便奠定了我这篇文章的归属。

     此后,我便认识了刘福新老师。在博文中相识,在博文中交流,在博文中了解。刘福新老师的博客,简直就是知识的殿堂。走进这里,你会被主人的热情所感染,你会被主人的博学而生崇敬之情,你会被主人的娓娓道来而流连忘返,你更会为主人的真诚和秉直的品行而深深感动。从而,你会说,能够结识这样一位博客友人而荣幸,能够和这样的人做朋友而感到自豪。

    刘福新老师是个谦逊之人,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名望而高高在上。无论对谁,无论资质、才学、年龄,不分长幼,彬彬有礼、恭俭谦让是刘老师的一向待人之道。对于来访者,他热情接待;对于博友的文章,他总是认真研读,写出客观公正的评论。从那些评论里,你便可以体会到刘老师的用心至情至深,也可体会到刘老师做人做事的严谨态度。

    我在自己的博客里搜寻了一下刘福新老师的足迹,从这些评论里,相信朋友们能够对刘福新老师有所了解;从这些评论里,您会感受到刘福新老师的至真至诚。

   

    那一方纯净的天空  保持一颗童心,唤起淡忘麻木,孩童眼中纯真,还给纯净天空。

    过年  妹子对拜年分析的很全面很到位。从下面一段里可以看出您是有心人!这第三点原因就写出了人们的心理活动。
   “拜年有拜年的实在意义:一是表示小辈人对老辈人的尊重;二是可以活跃一下节日的气氛,大家在嘻嘻哈哈中,你敬我拜的,增进了感情交流;三是可以促进一下明年的希望。拜年的同时,也就看到了他们这一家这一年的变化,这也是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好时机。”

    衡水湖琐记  后边的才是冬季里的衡水湖实况吧?
    前面的一幅注脚应添加说明,即使正文末尾有“本来想发几张我拍到的衡水湖照片,但是怎么看怎么没有那个景韵。作为衡水人,有义务向世人展示一下家乡的美景,所以,就在朋友那里,搜寻了一些衡水湖的美丽风景,发到这里,供大家欣赏。另附加上关于衡水湖的一些资料,供朋友们赏阅。”但我觉得注脚不添加几句话,还是不行。

谁的缘?啊,读后,不知该说些什么?因为我感到了人生的苦涩。都说是因缘天定,那这天老爷是否也太绝情了?更加明确了您的主旨:有些年轻人只为了那一丝丝童趣就到处游逛,谈对象,实际上心里没有任何婚姻责任的准备。

    黑子○尊重○其它  动物是有感情的,但也有自己的心灵防线,一旦受到了伤害,也是很难治愈的。所以我们人类不要自以为是万物之灵而自高自大。

    幸福与金钱  恕我直言,我对后一句“没钱一定不幸福!”存有异议。

    海鸥老人  读过此文,我也被被吴庆恒老人的事迹所感动!我们国家有许多真正的闲人无所事事,但我欣喜得看到周围也有“闲而不闲”的老人,即使离退休了,即使待遇不高,也时刻地为民族为老百姓做着力所能及的善事,正如妹子歌颂的这位“海鸥老人”。我真得很佩服很尊重这位“海鸥老人”。耨大年纪的老人尚且为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球而努力着,我们何不快快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再次来读。
    一个“早年西南联大的学生,建国后受到了政治的迫害,没有了家庭,老人一生孤独

    海鸥成了他孤寂晚年的唯一的朋友。”
    读之忧愤立起,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好人被“政治”葬送了青春不说,还葬送了一辈子。这个老人就更值得我们尊重。

    谛听  这篇散文极具魅力!
    魅力在哪儿?
    就在博主的看似悠闲实则情绪饱满与不俗的情绪里。在一条下雪不久雪层很厚的小路上,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妹子踽踽独行在寂静到极点的雪路上,从自己的经历与思绪(也许里面隐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对人生的思考)里谛听着宇宙万物,得出了“我做我自己,做我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深思熟虑的话。妹子有这样的胸怀我很高兴。

    真诚之歌  行程处处逢真诚,篝火通红映月明,好似归家心底暖,博里妹妹更有情。

    秋殇  我读过了,沉吟良久,无处下笔。翻出了一本香港六位女作家的书,一行字跃于眼帘:应该相信,自己才是生活的战胜者!

    离别的站台  离别的站台——是否有其它含义呢?好似我在“退居教学第二线”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离别的站台,不论从狭义的具体的,还是广义的含蓄的,都令人有一种淡淡的哀愁!

   “鬼节”札记  经过妹子一份解释,获益匪浅!
     录下这一段以表佩服。
    “我国传统上的鬼节分为三个日子,即每年的清明节,七月十五(鬼节)、十月月初一(寒衣节)。各节有各节的不同,虽然都是祭祀亡者,但是祭祀的内容大有区别。清明节即为扫墓。后人要为亡者祭扫陵墓,也就是对亡者的住所进行修缮。七月十五,是鬼魂赶会的日子,后人要送上钱啊物啊的,让亡者尽情地去享受。10月,到了深秋,后人要为亡者添置衣物,故名“寒衣节”。” 修缮房屋——享受物品——添置衣物——三个环节都有了。可见古人想得很全面。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可现代社会就不同了,譬如一个单位的房屋拆除了,你不想搬家也不行。如此看来,我们现在的许多举措是与传统的东西相悖的。
    我有时也纳闷:既然是单位分房(我说的是以前),那就不由自己。但是几乎所有的住户都要看宅子,请“神家”烧香许愿(我的老伴就是如此),这又何必?

    “七夕”有感  七夕的故事,一曲天上人间的悲歌!我曾在韩咏华好友那儿写来一段感受,您这首诗歌也是适用的:
     诗歌很深刻地反映了一件事实,七夕过后,依然是“隔河两岸”,又一轮相思开始了。
     诗歌很透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情殇”。 

     积聚一年的泪水
     终于在天河边纷纷而落
     继之一声长叹
     一声问候
     惊得鹊桥也摇晃起来 

    打伞  寓言式的讽刺小品文!妙!妙!!妙!!! 这把伞儿真美丽!哈哈!这把伞成为您笔下的讽喻道具了。“花伞后面猫腰碎步嗅着屁儿香”——应该是撑伞的了。

    书写的亲情  读完了,林雪梅的境遇让人岂只是同情?我敬佩这样的女人!

大多时候,人们会说好人有好报,但往往老天就是不睁眼,让好人屡屡受到艰难屈辱。这好似是一个定例了?老百姓常说“好人无长寿,祸害万万年”也许就是对这种世事不公的牢骚吧?譬如正大光明的人总是要受到大大小小的伤害的,因为他们没有“防人之心”;而小人卑鄙的人往往会利用这一点无孔不入,所以我说“要敬畏小人”。啊,这好似是“题外之谈”了,    。藉以回答我的博客好友们。用爱书写出来的东西,有她顽强的生命力,有她迷人的风采。爱铸就了美丽和辉煌

          爷爷奶奶带着遗憾走了。

               爸爸妈妈带着遗憾走了。

               妻子带着7岁的儿子恨恨地走了。

               房子也随着风儿飘到了别人那里。

     读之心颤,这样的人在世上无疑行尸走肉!我看是一篇很好的微型小说。

    天有多长?地有多久?  老年人基本上还是天长地久,只不过质量不高;而青年人么,这个词语就很难成立了。其实,大多数的人还是希望自己的爱情、婚姻牢固的,只是在风浪面前有许多不同,有的遇到情况,男人喜新厌旧,女人红杏出墙,尤其开放以后,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即使勉强维持着,也是同床异梦。
    古语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大官、大款、大腕身先士卒,养情妇的养情妇,养二奶的养二奶,养白脸的养白脸,养面首的养面首,社会怎么会不受影响?即使没有以上这些,还有那么多的服务场所,谁能保证自己的那一口子清洁得了?现在的社会,依我看来,女人在这一点上一点儿也不弱。我不是给男人争情理,事实就在那儿摆着,即使瞒哄也瞒哄不了。我是个直爽的人,我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

    一切随缘走  随缘走其实是一种参悟,只要是能参悟了,人生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诗趣  这四个小故事不仅是诗趣,更值得思考的是充满了人生哲理,还有人与动物的和谐。
     只有第三首《不敢想》,支颐良久,不得要领。是不是指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一旦改变了际遇呀?

    枣香·莎莎·离情  先来感谢!
      下面是妹子的点评以及我的回复:

      读<杂文)一个女人足可以毁掉一个孩子的良好习惯!>感触很深。这也正是印证了“慈母多败儿”这句话。“母亲”这个称呼可以说是个女人就能做得来,但是真正地合乎母亲这个伟大称呼的却需要很好地来学习和提高了。现如今,都是独生子女,无论是母亲,还是母亲的母亲,父亲的母亲,责任重大啊。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 

      博主回复: 2009-07-13 20:39:07 
      妹子是一位女教师,当然懂得这些道理,但是,在眼下是中国大地上,我真不知道有多少像你这样的明智女人?

      ——不说明智,就是略微懂得对子女教育的女人究竟有多少?让我做一个最大胆的估计,我看略略懂的教子之道的女人也不过占全部女人的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罢了。

     我不是危言耸听,现在的中国,素质好的女人太少了,凤毛麟角。而充斥在社会里的基本是不合格的女人。

     正如您所说:“这也正是印证了‘慈母多败儿’这句话。“母亲”这个称呼可以说是个女人就能做得来,但是真正地合乎母亲这个伟大称呼的却需要很好地来学习和提高了。现如今,都是独生子女,无论是母亲,还是母亲的母亲,父亲的母亲,责任重大啊。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 ” 读文思情,令读者在凄然里感受着妹子博大的爱心!

     当见到您院子里的枣儿缀满枝头,还嗅到了那甜香,不禁想起了埋在这棵枣树下面的“莎莎”。语言动情,行文流畅,好散文!

     再见伊人   读着读着,恍然惶然。
          想着想着,世事多变。
          将一腔热血,化作了一个梦幻。

     让永恒的快乐塞满角角落落  录下一段:


      谁不是人生的匆匆过客

      在历史的长河中哪一个能摆脱掉琐碎陈杂的生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完美的世界找寻不到还在意么
      不是太残酷了点?生都是歌呀!我们还是少一些悲歌,多一些欢歌笑语吧。
很赞赏你的:

      敞开了心扉笑着面对这个世界吧

     心语录  是的,不管前面的路多么坎坷,只要我们心里有爱,就会时时处处看到希望的阳光!

     是的,自己走出来的路才会洒满阳光!您末尾说:
    (谨以此诗献给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们。父辈需要和你们的沟通。同样都是出自爱,也许这种爱对于你们压力太大了。你们自有你们的想法,你们的理由是无法争辩的,你们的志向是远大的,你们的做法也是长辈无法理解的。但是,只要做好了准备,调整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我相信,你们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辉煌之路的。祝福你们!)
     感受着您的热诚。

    我的第一份薪金  我教过“复读班”,而且担任过班主任,真的与应届生不一样,他们的思想比较复杂,我很理解。

     学生时期的确不容易,我是过来人。
     虽然我还跳过级,算是有点儿小聪明,但是我是继母,以前我说过的,就更不容易。若不是我努力,如今就惨了。我经常将我的故事说给学生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好在我的学生们都对我这当班主任的很理解,所以我的学生有出息的不少。

     
必须说明的是:我对于农村的学生格外关心,因为他们的前途比城市里的学生狭窄的多。

    衔泥卧燕  托物喻人,好诗歌!

    真正的生活不是散文诗   我同意作者的观点,散文诗虽然华丽,但有些矫情。现实生活里却是另一个样子。

    月圆中秋

     这首七绝着实不错,好就好在感情丰沛、有亲和力;
     文字如串珠,行文似流水,让我觉得潇洒可爱。

     值此中秋正日近午,专门拜访,祝您阖家如意!

 

    刘福新老师是个极正直的人,又是一个率真的人,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他本着一颗真诚的心,去说,去做,去和朋友商榷研讨。他不怕得罪人,因为他知道他这样做,完全出自一颗挚诚之心。所以,久而久之,朋友们便会对这位长者,肃然起敬,就会被这种率真所感动。

    我曾经写过一首诗,原文是这样的:“ 本性 来。身 落,魂 埃。”有位博友这样评论道:“感到倒叙,好像也可以:开花莲似心,来性本自洁 , 落提菩身随 ,埃尘出归魂。”刘福新老师很诚恳地留言:“二楼上的博友:您说‘感到倒叙,好像也可以’,我同意。但是您的‘开花莲似心,来性本自洁 , 落提菩身随 ,埃尘出归魂 。’就不合格律了。一来,第二句末字需要‘跟韵’,博主的‘来’是跟韵了,而您的‘洁’不合韵,二来,第三句末字需要‘仄声’,博主的‘落’符合格律,而您的‘随’是‘平声’,也不合律。二楼上的博友:我绝对没有与您为难的意思,只是看到了您的评论,有感而发。博主超凡是了解我的。我对博客里所有网友都是对事不对人,所以请您理解。”

    

    有些博友确实很不友好,刘福新老师会严正指责。我写过一篇《代孕·中介·法律道德》,有一网友,以匿名的方式留言,他没有对我作品涉及的内容做评,而是针对我个人的加注好友发表了看法,他是这样说的:“博主把贤亮和秋雨列为好友,哈哈,证明你的观点了,语言看什么时候用啊,两个卖文挣钱的好手 。”刘老师义正词严道:“这是来读文评论文,还是别有用心?为何不登录了过来?我对这些人是有意见的,人家交什么朋友,你管的着吗?那我也要问一句:你认为应该将什么人列为好友?是不是将“匿名到人家博客里任意指责一气的人都列为好友?无聊透顶!我还是那句话:网络索然是虚拟的,但是真诚却无论在什么场合也是值得人尊敬的。说小了是不尊重别人,说大了就是侮辱人。”

   

    刘福新老师对待每位朋友的文章,不是一般地浏览,而是认真地阅读,然后,他都会写下自己的评论。那些评论,绝不是敷衍的。他也很挚诚地希望所有的博友们,对待朋友要真诚,因为每一位写博的人,都是在用心来书写,来书写自己的真实历程,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由于文化底蕴的不同,可能有的文章水平较高,给人一种享受;有的文章水平较低,会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但是无论如何,这也是博友的心血。我们去读,去看,怎能不去以挚诚之心对待呢?对于这种敷衍的现象,刘老师在我的一篇《放手,是一种美丽》的文章里,就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其实,朋友不一定拥有许多,几个知心朋友足矣!网络里匆匆忙忙、来来去去,就像“电话本”一样,今天这个电话用的欢,说不定几天后就成了历史了。所以朋友拥有是一种幸福,不拥有也未尝不是好事。只要真诚就可以作个比较长远的朋友,仅此而已。您看那些来加精推荐的,他们真读过您的文章吗?那些把早就复印了巧言话语黏贴在这里、那里,名义上来过了,其实不然,他们是不尊重人的。——不尊重朋友的文就是不尊重朋友的心。”是啊,“不尊重朋友的文就是不尊重朋友的心。”这句话说得多好,这应该是作为博友的立足之本啊!

   

     言为心声。从这点点滴滴的评论中,便可洞察刘福新老师之心。他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是一个不由不与他交往的人。能够结识刘福新老师,是我的荣幸。虽然,刘老师与我一直以兄妹相称,并且在我的评论里,他一直在用“您”这个敬辞。但是,在我的心中,刘福新却是我的一位值得尊敬、值得信赖、值得学习的好老师。

   

     刘福新老师,谢谢您!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