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昌乐昨遇沙尘暴
刘福新
昨日,昌乐也遇沙尘暴。虽比不上外地厉害,但为本邑罕见,细忖,吾当记之。近午,等太阳出,风沙略轻,携相机出门,专摄沙尘暴。照片亦经略微处理,否则一片沙尘,难以会客也!
北风吹沙转森严,陡觉寒生冷意添。
泥洒庭前声簌簌,尘飞窗外影姗姗。
辄逢男女戴口罩,可见迂儒摄专片。
请问老天何怒甚,恍听埋怨世人残?
【修改稿见下】
北风肆虐转森严,陡觉寒生冷意添。
砬撒庭前声似詈,尘飞窗外影如参。
辄逢男女防砂罩,可见迂儒摄专片?
请问老天何怒甚,恍听埋怨世人残!
【修改说明】
昨夜匆忙操觚,未及细琢,以致有几字出律,仅为古风,难为律诗;况且有几字与意境不符。今日大费一番心思,再三修改,勉强算作近体诗矣。
原首联上句的“北风吹沙”,“吹沙”是“平声”,这里应为“仄声”,故而改为“肆虐”。
原颔联上句的“泥洒庭前声簌簌”问题更多。“泥洒”平仄没问题,只是“泥”字,可能被人误解,不知道我说得是“夹杂着泥沙的雨水”。“洒”字平仄也没问题,只是不如“撒”字意义精确。“声簌簌”三字虽合律,但不合意,改了多次,皆不妥,所以删除叠词“簌簌”,改作“声似詈”。意思为:“世人多有乖谬,致苍天发怒,厉声怒斥人间耳。”
原颔联下句的“尘飞窗外影姗姗”,平仄也没问题,但与我所要表达的意境相悖了。“姗姗”二字,形容走路缓慢的姿态,如“姗姗来迟”,用在此处太温柔了,故而改作“影如参”。这个“参”字也是动词,是“告发”的意思,有“参他一本”的意思。与上句的“声似詈”皆有“批评”、“斥责”的含义。
原颈联上句中的“戴口罩”三字,前两字出律,也就是这里应为“平声”,却写成了“仄声”,非改不可。故而改作“防砂罩”。
原颈联下句的句号“。”,表达不出我的意思,改为问号“?”
原尾联只改一个标点符号,也就是将问号“?”改作感叹号“!”,以加重语气。
2010年3月22日打字完毕
附昨日图片:

1

2
3
4
5
6
7
8、回到楼下,见车上好似泥水,与老伴谈及,答曰:“夜里下泥了呢。”啊,
我明白了,不是一般的雨水,是夹带着泥沙的雨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