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偶感三则

标签:
泪水腺体儿媳妇网友迷魂汤虚怀若谷胡风冤狱小草生命价值杂谈 |
分类: 文辛随笔 |
眼泪这东西,恐怕没有没见过的。眼泪与哭有紧密关系,一般说来,凡是哭就有泪水流出来;但也有例外,那当然是假哭;当着需要真哭,哭出泪水来的时候,假哭也许更为难,我从小就见过不少村中给死者送葬的妇女,蒙着一块白孝巾,一路哭着前行,可就是没见掉眼泪,那不叫哭,是假哭,再换个叫法是“干嚎”。也许为了给“干嚎”的女人“遮丑”,某位古代丧葬专家兼心理学家发明了专为女人用的“丧葬白孝巾”吧?当然了,我的突发臆想只不过是臆想罢了,不见得有道理。
泪水——也许是情感受到刺激的高峰吧?若没有这个情感高峰,泪水——腺体——这个金贵的椭圆形小物体,是不肯轻易地打开那个关住泪水的小门的。这么说起来,“刺激”倒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了。
见到最多流泪的镜头可能属于演员了,且不论他们(或她们)的泪水是真是假,但凡进入了角色的演员可以说是真的。但是进入了角色的不一定都是专业演员,一些临时被雇用的群众演员也可以将泪水流到汪洋恣肆的程度。倘若你不信,我就给读者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某老妇被某电视剧剧组临时雇来做演员,剧情很简单,就是让她回忆一下“旧社会”的苦楚,让她哭出声来。可这老妇任凭导演助理怎么谆谆诱导,就是不掉眼泪,那样子可谓滑稽。还是一位村中老头有办法,只说了一句:“你儿媳妇待你可好?”不料,老妇那泪水“唰唰唰”地流了出来,哭得泣不成声……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爱鲜花。其姿美,其味香。
人们只知高兴于花的开放,却不会为了花谢而遗憾。皆因为花开花谢是规律,此花开,彼花谢,地上才有万紫千红、绚丽多姿。只想着自己一花独放,而不让别的花也光彩一回,不仅行不通,而且也很累。
有开有谢是真花,只开不谢是假花。我是经常到花店里去的,当然也就常见到那些假花。假花固然也好看,但不生动,因为没有生命。
做叶,其实比起做花也不差,没有绿叶,鲜花也抖擞不起精神来。
做土,比起做叶来如何?我看也许更崇高!因为做土,不争也不抢,无声无嗅,滋润着叶,当然也就滋润着花。
但是做土也有做土的不易,譬如某些网友,你给其土里猛灌“迷魂汤”,他(或她)高兴,如果你施一点儿有用的肥料,他反而不买账。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网友。明明他的基础性、常识性东西错了,给他(或她)好心好意地指出来,反而不上我的门了。而人家有些好友则不然,给提提意见,十分感激,关系越来越铁,譬如韩咏华女士等,我将这些网友视作真友,那才真叫虚怀若谷。
每一次读梁秉堃先生的《生命的力量》都感动不已。
那是因为文中提到了一个人物——胡风。可以这么说吧,“胡风事件”是伴着我们六十岁左右的人逐渐长大的。梁秉堃先生文章描写了胡风在狱中一件事,现引全文如下:
近日,笔者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
尽人皆知,胡风先生从五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末,曾经坐过相当长时间的冤狱。在孤独寂寞的牢里,他每天都要在放风的时候接触一下难得一见的自然景物。然而,这自然界的景物也是极其有限的——“抬头见到山,几乎是铁灰色的,连一棵绿树和青草都看不见。”突然,有一次在放风当中,他无意之间在地上的砖缝里发现了一棵小草,是一棵被太阳晒得蔫蔫的、已经有些发黄发干的小草。见到了这样一棵虽然很孱弱却还有着生命的小草,他真是喜出望外,激动不已。于是他就想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小草临危的生命。究竟如何才能保住这棵小草的生命,应当说当时的恶劣条件下是办法不多的。经过认真思考以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为了不让小草因干枯而死掉,每天都要嘴里含上一口水,在放风时喷洒在小草身上。天天如此,坚持了一段时间。这棵小草就这样被救活了,并越长越大,越长越壮。他面对着一小丛绿油油的、生机勃勃的草叶,心里感到无限的欣慰——“我不能不佩服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能在这砖缝里生根发芽。”
看完这段文字之后,我的眼睛湿润了,不知道是为胡风先生还是为小草,也许是兼而有之。
我在想——到底是什么使自己激动不已呢?
大约是生命的力量。
生命是短暂的,因而也是宝贵的。那么,在这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里,什么最能打动人心呢?我想是生命的力量。这里所说的还不仅仅是生命本身要生存、要发展的力量,应当包括一个生命为了其他生命要生存、要发展而贡献出的力量。
不是吗?胡风先生身处逆境险境,并且多次自杀末遂,在连自己的生命到底能不能保留下去都是问题的情况下,他还要帮助身处逆境险境的小草保留生命,这怎么能不让人为之感动呢?也许这既是对小草生命的一种呼唤,又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呼唤吧。
一个生命也许只有在为其他生命作出了贡献的时候,才能充分显示出它的巨大的力量、深层意义和宝贵价值来。
请读者注意,以上就是梁秉堃先生《生命的力量》全文,我是从报纸上打下来的,不是那些七拼八凑起来的引文,也不是那些浮躁的文人东拉西漏从某些网络复印粘贴出来的。现在从“百度”很难搜索到原文,那是要“付费”的。
毋庸赘言,梁秉堃先生写胡风的文章,说出了我想说的话,也说出了许多有头脑的人要说的话。我特别赞赏此文的结尾——“一个生命也许只有在为其他生命作出了贡献的时候,才能充分显示出它的巨大的力量、深层意义和宝贵价值来。”为此,我将我的感受拟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