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评论之五

(2010-02-03 15:55:09)
标签:

草木相融

女人阁

阳春白雪

前在前方

焦板儿

杂谈

分类: 知识交流

           我的评论之五

                   我的评论之五

 

                 刘福新

 

 

在草木相融博友那儿读到一篇好小说,有感而发曰:
   2009-12-20 14:19:30

 小说对话十分精彩,如睹其人,如闻其声!把一个又刁又滑、专在老百姓身上捞油水、阎王不嫌鬼瘦、搜过民脂民膏上瘾的乡长写的活龙活现。好一篇《现场办公》的小说!
    第一组:
    刁乡长说:“你看看,你看看,多不好意思,多不好意思啦。。。。。。”
   “非你莫属,非你莫属啊!”
    第二组:
    “乡长啊,再忙也得吃饭吧?你看天啥时候了!”
    刁乡长伸个懒腰,说:“要不革命导师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呢,还真饿了,吃饭,吃饭。”
    第三组:
    刁乡长发声不方便,瓮声瓮气地说:“停下!停下!不是原汁原味!不是原汁原味!”
    一家人都丈二和尚没摸着头脑,木木地把眼光转向了张大汉。
    张大汉更是象犯了一个大错误,不知所措地诺诺说:“这鸡是前几天刚到集上买的,单挑的,咋不是原汁原味呢!翠花!你这鸡是咋做的?!”
    第四组:
    里屋里的婆娘探出头来说:“除了鸡屁股,别的地方没动,绝对原汁原味!绝对原汁原味!”
    其实,刁乡长是另有所图……就支吾着说:“不管翠花的事,不管翠花的事,我别的不相信,还不相信自己这嘴,原因是不是现杀的,这放到冰箱里两天的鸡,就和现杀的不一样吗!”
   “嗷——”大家又一齐把眼睛盯在了到乡长的嘴上,“你看,真是见过大世面的,吃好东西多了,就连冻过的和现杀的都一入嘴就分个八九不离十,真是厉害啊!可不是咱这庄户嘴巴子。”
    第五组:
    “家里是有只大公鸡,不过我怕现杀麻烦,要不下次来,乡长早打个电话,我把它杀了,”说到这里,张大汉心想,反正瞎话不值钱,又改口说,“不!等会就让乡长捎着。”
    刁乡长……对张大汉说:“说话算数啊,走时别忘了扑上那只大公鸡。”
    张大汉……应付说:“没问题,没问题,乡长放心,我这个人不是光干工作,就是其他事也一样,你指到东。我决不打到西。”
    “张大汉是谁啊!全乡哪个人不知道,你这话我信。”刁乡长来了个顺水推舟。
    “真是油子啊。”张大汉心里说。
    那会计的酒也正在兴头上,冷不丁说了一句很业务的话:“现在招待费控制得紧,又是村帐乡管,这鸡咋入帐啊?”
    “你这不是说外行话了吗?这不是守着乡长啊!”张大汉说。
    刁乡长猛一楞,下意识地停住了嘴里的咀嚼,说:“你是说让我现场办公啊!可真会借火烧屁吃!”
    等等等等

这句话真的是将他得内心话说出来了。

 

 

在女人阁处读文:

2009-12-23 20:33:51

回女人阁:差点儿漏下您,幸亏偶尔打开了此篇博文。已经拜访过了,您那篇介绍《蜗居》的博文很好,我已经读评过了。
    您的介绍很好,很精练,特别是第一段:
    “电视剧《蜗居》中刻画了三个女人形象,海萍,海藻,和宋思明的太太。三个女人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也代表了迥异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
    因为我只在深夜偶尔看过几分钟,还是半路挿的,根本不了解剧情,有了这个简介就多少有点儿了解了。

 

 

在好友阳春白雪那儿读到一篇小品文《宠坏一条狗》:

2009-12-10 18:21:25

苟科长两口子可是两条哈巴狗呀,不过哈巴狗往往看走了眼,对李局长家女儿带回来的“来福”先是前恭后倨,听着人家李局长调走了,没晋升,接着将脸一翻,竟然指桑骂槐骂起“来福”来了。
    咳,这条小狗来到官府大院后也算是经受了世态炎凉了,回到乡村,必定给那些没有混迹过公仆大院的同类做政治报告了——“你们这些没见过大世面的统统给我坐好了,好好地听我来福讲:我住的那里有个与我们同姓的科长,也姓“狗”,还科长呢,他们两口子孝敬起我来比孝敬他们父母公婆还好的多,可不知怎么的,我又不曾得罪他,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不久,又将脸面回过来了,弄得俺都不知咋回事了?你们知道原因吗?那是俺家里的李伯伯又升了副县长呢!那个狗科长又朝着俺点头哈腰了,说是不该让俺回到农村里来,说俺很乖很乖哦……”

 

 

到前在前方博客评论栏留言:

2009-12-14 17:33:17

回前在前方:刚刚到博,即谒贵门,读诗之后,不胜惶恐,谨以原韵和之。急促之下,不曾平仄,权作草稿,贴在这里备忘,待饭后细斟:

                     网络一言邀我揿,践约明日拜贵门。
                     繁村朝暮虽风雨,老树枯荣感古今。
                     赖有道山除寂寞,愧无椽笔增艺馨。
                     显达难凭文字取,离骚一曲和乡人。

 

再回前在前方:照片已经送过去了。那个在老槐树东侧住的刘姓朋友给您打手机,可惜联系不上。
这一趟去曲家庄,真是不虚此行,我已经知道您的手机号码和名字了。
我在11点半之前已经回家。回家后马上在您博客留帖子了。

 

 

给焦板儿提建议:

2009-12-06 11:56:38

回焦板儿:您的“竹枝词”不错,可惜最后一句打破了原有节奏。成了XXX—— XXXX(上三下四)。为何不略改一下呢?“翘望君来焚香待, 我为挚友奉香茗!”这样就变为“XXXX——XXX”节奏,与上面的一致了,否则节奏不合,读之拗口。仅供参考。


                               您的原诗
                     喜得五彩竹枝调, 难忘博友一片情,
                     聊的都是圈内话, 侃侃咱的美善真;
                     好友相逢一壶酒, 知音聚首茶润心,
                     待君来焚香净具, 为挚友手奉香茗!  

                              我修改后的诗
                     喜得五彩竹枝调, 难忘博友一片情,
                     聊的都是圈内话, 侃侃咱的美善真;
                     好友相逢一壶酒, 知音聚首茶润心,
                     翘望君来焚香待, 我为挚友奉香茗!

    平仄、对仗、韵脚、粘对、炼句固然重要,但“章法”和“节奏”不可忽视。关于“章法”我的博客里有好几篇专述,“节奏”我以为是很普通的事了,从未叙述过。就如您贴过来的诗,我不知道是您自己写的还是从人家那儿复印来的,“尾联”的确有“硬伤”,也就是破坏了原有的节奏。
    您用的“七字句”,七字句一般来说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换句话说,前四个字和后三个字也可以接读,就如:

                    喜得五彩——竹枝调, 难忘博友——一片情,
                    聊的都是——圈内话, 侃侃咱的——美善真;
                    好友相逢——一壶酒, 知音聚首——茶润心,
                    翘望君来——焚香待, 我为挚友——奉香茗!

    而您的原诗就不是了:

                      喜得五彩——竹枝调, 
                      难忘博友——一片情,
                      聊的都是——圈内话, 
                      侃侃咱的——美善真;
                      好友相逢——一壶酒, 
                      知音聚首——茶润心,
                      待君来——焚香净具,
                      为挚友——手奉香茗!  

    您看“尾联”岂不是陡然变了?

 

(待补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