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有感于茶色心态

(2009-08-25 09:41:32)
标签:

朦胧

似是而非

似非而是

茶色心态

保护

伪装

模糊正义感

昵称

杂谈

分类: 文辛随笔

        (随笔)有感于茶色心态

                 (压题图片:取自网络)

 

            (随笔)有感于茶色心态

 

              刘福新

 

您肯定看到过茶色玻璃吧,这种颜色的玻璃代替了无色透明的玻璃,也许是人们艺术观赏的需要抑或是别的什么原因。

譬如眼镜,你看别人清清楚楚,影子像人;别人看你却朦朦胧胧,人像影子。

再譬如小轿车,如果是一般的玻璃窗,行人可以看清驾车人和乘车人的脸。但是换了茶色玻璃之后,经过玻璃折射入车内的光减少,更多的被吸收,这时候车内的人是可以看清行人的脸,而行人却看不清车内人的脸了。

这茶色很有些魅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酷肖一些人的心态,姑且称之为“茶色心态”吧。要说这茶色么,或者是保护色,或者为伪装色。正因为它善于起到某些保护作用,更善于伪装自己,也就愈来愈受宠。

鄙人自从2006年4月上网以来,那些奇形异样的昵称让人目不暇接,流行的势头真是后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当然了,形形色色的昵称不一定都是为了保护自己、伪装自己,更不是为了攻击别人。我所认识的诸多网站的网友基本上是与人为善、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遍交各地朋友为宗旨的。

但,果真从实际情况分析,无论你对茶色心态喜欢与否,茶色心态早就成为一种包括网络在内的时髦,这是毋庸置疑的。

就我来说,无论别人怎么笑话我迂腐,甚至攻击我“与时不进”(一个人新近在我评论栏里的帖子),那都不要紧,因为他的话不无道理,但可能他自己都没预料到,他的指责却充当了一根导火索,让那些一直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小人由蠢蠢欲动发展到蓄意攻击,将鄙人诋毁得一无是处,并且还隆重地提醒我说:“搞文学是你的一个错误。”这就奇怪了,假若说我写的东西不行,我承认,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奢望过写出什么名著佳作来,但即使不能唱“阳春白雪”,唱一点儿“下里巴人”未尝不可吧?博客里的东西又不是非要“阳春白雪”不可?何必非要给我定性定论,勒令我退出文学这块阵地呢?难道我对你真得构成什么威胁了吗?我一直安于退休之后的陶然自乐,从来都不会阻碍别人的。即使在网络里说了几句牵扯当地文人或者网络博友的话,也是有口无心,绝然不存在任何恶意。何至于对我仇恨如此?几天前,鄙人暂避风芒,修改了昵称,也是处于无奈。因为我不想一直纠缠在这些是是非非里,那无异消耗我已临暮年的生命。看来,我必须承认,我也是有茶色心态的,而我这种茶色心态从来都不想伪装自己攻击别人,只不过起一点儿保护作用而已。

纵然我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有了茶色心态,但我还是要对其批判和讨伐的。毕竟这种心态钝化了你的自尊心,模糊了你的正义感,给你的双眼蒙上了一层厚翳,让你无法目睹蓝天白云昊日当空的真颜色。而你偏偏因茶色的保护怡然自得,因茶色的伪装肆意妄为,因茶色的掩护诋毁与自己有过节的人,甚至自己的网友、文友、同学、同事。

茶色心态正呈蔓延之势,有时令人厌憎,有时让人无可奈何,有时还让无辜的人心在流血。我历来在网络里主张:每一个人的心都是透明澄澈的,每一个人都要真诚待人,这未免太幼稚,正如某人在我博客里发的匿名帖子“弱智!”在这方面,我承认我是“弱智”的,正因为我的“弱智”,我却赢得了许多网友的支持与关爱;而反观那些“过于精明”的人,我敢说,他们(或者她们)不一定会结交真正的网友。很简单,他们(或她们)对别人没有诚心,也就换不来别人的诚心。在对博客好友的几次梳理中,我辞退了一部分,主要还是那些拒不显示真名的人,而现在我的好友绝大部分是以真名实姓真诚待我的。这不仅是网站系统中的要求,更体现出传统的交友之道。

我似乎觉得网络系统也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假若网络里举目都是茶色,我们的世界会不会变得大虚若实?而大虚若实的世界即使网络也不免让人不寒而栗!

 

                                             草于2009年8月24日

 

 

 

                           

        (随笔)有感于茶色心态

            茶色轿车玻璃。

 

 

          

           

 

      茶色眼镜(随笔)有感于茶色心态

 

                                (随笔)有感于茶色心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