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福新
刘福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1,777
  • 关注人气:59,0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感慨六则

(2009-08-16 13:53:47)
标签:

感慨

六则

杂谈

分类: 文辛随笔

                                  

         (随笔)感慨六则

 

                              (随笔)感慨六则

       

                    寓形宇内

 

    ■某夜,梦里,我恍惚看见了四周矗立着无数的翠柏与苍松,万绿丛中还间杂几株藤花;浅而略带绿色的山泉水,从岩上流下,伴随着偶尔间传出的鸟雀之声;远处那一峰高过一峰的山峦,被白茫茫的云雾罩着,望去一片翠黛,它带着神秘的韵味!当我走到一堆岩石旁,左边出现了一座小小的独木桥,它是由两个山岩接连的,我小心地挪着脚步,过了桥,用袖口抹一下逼出的汗珠,抬起头,我想寻觅,山坳里是否有炊烟从朦朦的屯谷中出现?我不时地下望山脚下的一切,踩着铺满树叶和杂草的地上,不时地听到了什么动物,一溜烟地窜过去,又窜过来,原来是一只灰狼!疑惑之中,这只灰狼却如此熟悉,是否人变的?万万没想到,还没容我喘口气,又来了几只,不用说是那只灰狼的嚎叫引过来的,刚奔来的有一只白狼,还有一只黑狼,眼看着成群的狼朝我窜来窜去,我已经寻不到搏杀的树枝了。急切里看到一面悬崖,心想如此与狼群对峙太疲惫了,也该另寻个地方暂憩一会儿了,于是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几年的情感在一声变中消失,虽然变得滑稽,使我感到人生的无奈?但我不想怨恨,怨恨会使人万分痛苦,太不值得了,已经付出和浪费太多了,至于某一段友情是捉弄?抑或是丑恶?只有让我静下来慢慢地回忆它……

 

     ■苏秦先生穷困潦倒时,回到家里妻子不迎接,嫂子不作饭,连父母也不理他。后来他做了合纵共同体的秘书长,一身兼挂六国相印,威风八面,人皆敬畏。路过家乡洛阳,父母率家人奔三十里外迎接,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匍匐在地,长跪谢罪。苏先生问嫂子“何前倨(傲慢)而后恭”,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翻成俗语,就是说因为小叔子您现在当了大官发了大财么!

    从此,留下了“前倨后恭”的成语。

    从此,苏秦之嫂成了势利眼的典型代表,长期被人们嘲笑着。

    然而,世世代代有多少人极像苏秦之嫂啊!瞅红蔑黑,趋富骄贫,紧粘猛离,变脸犹如某些影视演员之脱衣脱裤,迅速而坦然!

    但又有多少人能像苏秦之嫂:不掩饰,不巧辩,不装腔作势地抽自己嘴巴,而敢于当众袒露自己并不光彩的灵魂——带着自我调侃的口吻?

    如今社会上有的人绝对不如苏秦之嫂,所以待到他感到了某些尴尬时只有嫉妒,而在极度的嫉妒下,以诋毁别人为乐,企图从这种快感里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难道经过了这样的恶作剧之后,他们的心态真得会平衡吗?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吃不着葡萄就把葡萄秧给你拔掉。显然,嫉妒与气度有关。……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很难不疾贤妒能,犹如武大郎开店——容不下个高个的!那种小肚鸡肠、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时不时贬损诋毁别人一番并制造一些障碍和麻烦的人,不乏尖酸刻薄、吹毛求疵之徒,其骨子里实在是透着一股小家子气。

    做人就这么尴尬而艰难;当你是弱者时,他歧视你;可一旦当你成为强者,他又妒忌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即便如此,人怎么能因怕遭受嫉妒,而不争取优秀呢?我认为,活得让人嫉妒总比活得让人歧视好!

     一般而言,羡慕是善意的嫉妒,它蕴涵着欣赏;嫉妒是恶意的羡慕,它透露着的只有怨恨!

    善意的嫉妒意味着能够“退而结网”;而恶意的羡慕很可能只会“临渊羡鱼”了。捞不到鱼,就把鱼吓跑,就把水搅浑。把水搅浑之后仍然未解恨,不惜动用卑鄙手段,暗箭频发,黑石头乱砸,恨不得弄个毒气弹来炸一炸,以解心头之恨!

 

    ■读史文,总觉得翻案文章好做,也难做。说好做,像罗马教皇的行为方式,属于锦上添花醉后敬酒,扯的是顺风旗;说难做,有时就要独具慧眼有胆有识,像清初为明将袁崇焕昭雪,公布了“敌伪档案”,大清皇帝证实袁死于清军施的反间计,于是百姓方才明白,当年对于袁崇焕将军的千刀万剐实在是又悔恨又窝囊。由敌人来为忠臣平凡,当然需要大度且自信的敌人,否则很难。

    到了晚清,统治者便失去了自信,别说替敌人平反,就是自己人也杀个不停,否则谭嗣同怎么能名扬天下?

   谭嗣同与袁崇焕,称得上是各领风骚的悲剧英雄!

   

   ■好人是否有好报?中外古今,两种结局都有。好人有善终的,有得到社会和历史公正评价的;也有一生坎坷,遭打击、陷害,不被社会理解蒙受屈辱的。但我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对人善恶的评价,不以一时为标准,也不以上级或官方评价为标准,更不以某些小人搅混水为标准。要相信民心的公正,历史的公正。而且,既然下决心做个好人,就不必计较好人结局的善恶。有首歌颇为流行:“好人一生平安”。在我看来,这首歌并非描绘事实,更多的是一种祝愿,一种期盼。

     前不久,我在一位朋友的博客里发了一段评论,意思是用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某位大人物的一句话:“让人家说话,天不会垮下来。”这要看说话的是什么“人”了不是?不是有人鼓吹“谣言千遍是真理”吗?某些人闲极无聊,心思不放于学知识和交往朋友上,竭尽全力造谣惑众,纵然百分之九十的人不信,但有百分之十的人相信,他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说除了诸如“敬畏天地”等外,还有一个“敬畏小人”的问题。而“敬畏小人”是最挠头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