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福新
刘福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1,777
  • 关注人气:59,0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2009-07-20 20:33:21)
标签:

梦溪

梅溪

守诺

泥泞

挫折

月亮湾大桥

小丹河

知了龟

山药架

小饭店

杂谈

分类: 昌乐村影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压题图片:注脚见图3)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刘福新

 

说明:这篇小东西不是散文,只是一篇生活日记,千万不可当散文看。我一直纳闷,有的人动辄将自己写的东西称为散文。散文是能随便叫的吗?

 

前日(7月18日)是周六,晚上,孩子们都过来了。

晚饭后,与孙子、孙女商定,翌日(7月19日,也就是昨日)上午到郊外走走。

可等到八点多,还没听到敲门声,长媳来电话,问“梅溪去了吗?”我说“还没呢。”忙给孙女打电话,直到九点四十分,孙子梦溪、孙女梅溪姗姗而来,九点四十九关闭电脑,下楼。梦溪到操场叫上他奶奶。这样一来,不啻一个“小队伍”了。

梅溪的小自行车车胎没气了,她说骑着很沉很沉,将就着过来的。一看果然,车胎瘪了。我家楼下储藏室的气管不好使,打了好长时间还不行,幸亏一楼一位弟媳妇隔着后窗看到了,让我们到她家去打气。

趁着孙子打气的当儿,我到沿街理发店刮胡子,到仙月湖那天就觉得胡子拉碴,一幅邋里邋遢的样子,这一回是自家的事,走得早晚没关系。让他们给车子打气后在大门外等我。一来二去,待到我们一行四人出发时已经十一点多了。

按说,这么晚了,又是烈日当空,改变计划也不算啥。但,我要通过此事,让孙子、孙女明白一个道理:说好的事情,就一定要兑现。这叫做“诚信”,这叫做“守诺”。守诺不仅是与亲友同学的事,自己家里的人也得信守承诺!为了信守承诺,即使顶着毒日头也得履行。

梦溪说城南有个好地方,他与他爸爸去过。我说,那好吧。可是,他领错了路,走到县气象站,再往南走泥泞不堪,孙女落在后边。梦溪说“爷爷快拍下梅溪来呀!”

我说:“领错路、走错路是常有的事。我们是游玩,不关乎国家大事,没关系的。”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让孩子走走泥泞不堪的路,磨练一下有好处。如今的孩子太娇贵,不愿意吃一点儿苦,若是受一点儿苦就埋怨个不停。这怎么成才?

“挫折教育”必须体现在细微中,孩子耳濡目染,随之长大成人。

行至“宝通路”(是新修的一条从潍坊开始,途径昌乐,直达青州的大马路),看到了“月亮湾”名称的标语牌,前天我刚从本地一个博客里见到,还认为是在草山(万松山)南侧呢。“月亮湾影视城”尚未动工或者准备动工,起码在我眼里是如此,因为我还没见到与此有关的建筑,只是一块大牌子而已。

顺着“宝通路”东行,遇到一个牧羊人,急忙拍摄。

不一会儿,到了梦溪说的那个地方,刚折入一条林边小径,顿觉一阵凉爽。

有几个镜头需要说一说。一是老伴发现一只“知了龟”,我们老家称它“节缕龟”。我迄今也不晓得究竟是哪三个字。梦溪梅溪将它放在树上让我拍摄。我边拍边与他们说:“最好还是找到那个洞口,因为这么晚了,‘节缕龟’早变成知了啦。我们拍照下来不符合实际的。”可是那个小洞口竟然寻不到了。

林边是小丹河,水清澈,彼岸已经建造了一些亭榭,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在水边举机拍摄了几幅图片。另外从林间空隙里还拍摄下正在修建中的“月亮湾大桥”。

我说:“咱们不回家吃饭了,到一处园林饭店午餐去。”

继而再行,过“月亮湾大桥”,直往东行。寻思着从一条小路可以直达大沂路。这一次是我领错路了,那条小路竟然不通。老伴陪着孙女在后边,梦溪撵上我,说是梅溪不愿意骑车子,他的电动自行车也没电了。我说:“没有电,就不能骑了吗?”

折进朝东的小路,见一男子正在粘知了,拍摄下了这个镜头。

好不容易等着他们赶过来,梦溪埋怨没法子骑车,对我连说:“你试试!”电动车没电了,到底还能不能骑,我心中没数。老伴站在孩子一边,嘟囔着回家。我反驳道:“回家也得骑着呀,难道出来十多里路,推着走不成?”

没想到,说是小车子骑不动的孙女却来了劲儿,骑着比她大三岁的孙子的电动自行往回走。我朝孙子看了一眼,心里话:“梅溪都能骑,你都暑假后上高中的小伙子了,还骑不动?”由此看来,孩子的兴趣是第一位的。

归途是一条以前跑公交车的路,经过萧家庄,也就是前些日子我拍摄“侧柏”的村子。正逢大集,顺便拍了几个镜头。

到昌乐一中南边,有一家小饭店,特色菜是牛肉。我知道老伴好吃牛肉,就建议在此店住下,除了一大盘牛肉外,又点了两个青菜和一盘拌花生米。一个小伙子不知是不是老板?唯独觉得此人很抠(小气)。因为在买单(“买单”还是“埋单”?)时,两元钱的零头竟然不肯相让。其实,我是考验他的,区区两元钱我哪里看在眼里?可那青年人却看在眼里了。买卖做到这份儿上,也算做绝了。

何来此说?因为没与家人定下在此吃饭时,我就与小青年说定,要给他们拍摄几个图片的。好似此人对于宣传的作用没有丝毫认识,也有可能是我递上名片时,他见到是个教师(我的名片只写明“昌乐二中教师”,别的啥也没写),故而不感兴趣。即使不感兴趣,也不至于那么冷淡吧?我想,昌乐人自古以来做买卖就缺少和气,这种习惯亟需改变。做买卖也得和气不是?不是都说和气生财嘛!

                                             匆草于2009年7月20日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1、走到县气象站,再往南走泥泞不堪,孙女落在后边。梦溪说“爷爷快拍下梅溪来呀!”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2、在刚修成的“宝通路”边,我们看到了“月亮湾影视城”巨幅标语牌。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3、除了两个儿子、儿媳的车以外,这是我们老少四个人的“坐骑”了。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4、在宝通路边有牧羊人。有几只羊看到我照相,跑到马路上来了。看来,这年头

       羊也大方了。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5、刚折入一条林边小径,顿觉一阵凉爽。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6、老伴发现一只“知了龟”,我们老家称它“节缕龟”。孙子孙女把它放在

       树上,我拍摄了下来。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7、这只知了龟原来的洞口找不到了。着棵树上有个“蝉蜕”,放在上面

       足能“以假乱真”。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8、这是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的。很费了一番功夫。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9、林边是小丹河,水清澈,彼岸已经建造了一些亭榭,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10、从林间空隙里还拍摄下正在修建中的“月亮湾大桥”。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11、不错的景致。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12、折入一条小路,拍摄下“山药架”。我对山药架很感兴趣,特别是

         枝蔓上生出“山药豆子”的时候。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13:这是一条以前跑公交车的路,经过萧家庄、十里树、杨徐等,因为有

         了大沂路,这条路废弃了。在路边小树林里看到一个粘知了的。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14、好家伙!竟然粘了半塑料袋!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15、路过萧家庄,也就是前些日子我拍摄“侧柏”的村子。正逢大集,顺便

      拍了几个镜头。这是其中之一。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16、不回家了,就在这里吃午饭。这就是那盘30元钱的特色菜酱牛肉。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17、小饭店位于吴家池子村原来那条“国防路”路边。在昌乐一中南边。

 

      摄影日记·2009年7月19日郊游纪实

             18、快回到家了。在文化路南端的郭家庄、前东村一带看到了一架青豆角。

         我们老家叫“豆角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