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七、八章)

(2009-06-14 17:57:16)
标签:

昌乐一中

摄影断章

泉字雕塑

升华

秋实园

分类: 文辛摄影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七、八章)

                   (压题图片:注脚见图4)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七、八章)

 

                   

                           第七章  泉字雕塑,升华梦想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七、八章)

               图1::《升华》为校园塑雕,由不锈钢和钛金材料精工制作而成,主体

            为大红色,形状像汉字“泉”的变形,又酷似两只大手擎起明天的太阳。矗

            立于清泉广场,象征成功从这里起步,梦想在这里放飞,希望在这里升华。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七、八章)

                 图2:该塑雕形体简洁,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潇洒飘逸,充满着蓬勃

           向上的活力,升华着一中人的精神,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象的完美结合。

 

 

                    第八章  秋实园童蒙之吉,万松山含烟映晖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七、八章)

             图3: 秋实园位于学校东北隅,原为教职工居住区,是学校的制高点。2005年春,

          学校在建设塑胶体育场的同时,请寿光现代环艺中心设计,利用原有地形,以亭阁、

          假山、怪石、幽洞等小景观组建而成的一处园林式生态景区。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七、八章)

            图4:昌乐一中校园,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与东面万松山高耸的“文笔塔”交相

        辉映。渗透着文章道德之气。怪不得这里人才辈出,一个学校竟然出了两位中科院院士。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七、八章)

                     图5:在操场上拍摄“秋实园”远景。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七、八章)

                     图6:学生。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七、八章)

                 图7:这是今年5月5日,我在拍摄“永康路”时的图片。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七、八章)

                  图8:同上。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七、八章)

                图9:同上。万松山两边各有一座小山,您看多像“笔架”。所以这里有着

             出人才的好风水。这可不是迷信!这是符合“地脉学”和“人脉学”科学道理的。

                (这是今年5月5日,我在拍摄“永康路”时的图片)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七、八章)

                 图10:吴家池子村一位村民还为“笔架山”写过一首诗。在敝博

           《悄然兴起的永康路》一文中。在此文的 图20里,我说:“拍摄时,遇

            到了吴家池子一个村民吴连文,他告诉我,他写了四句话,是专门写的东

            面三个山头。他说,草山在正中间,南北(左右)各有一座矮山头。这就

            是“风水宝地”。我让他抄下来给我,现将他的四句话一并发在这里:

                     东山笔架西墨池,风流人物从此起。

                独有神州风水第,胜过钟山孔明题。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七、八章)

             图11:这是2008年10月18日,我拍摄的“昌乐一中70年庆祝大会”。台湾代表

           发言。左一为大会主持人昌乐县县长曹晓兰女士。

 

 

                        附一:秋实 园

 

    秋实园位于学校东北隅,原为教职工居住区,是学校的制高点。2005年春,学校在建设塑胶体育场的同时,请寿光现代环艺中心设计,利用原有地形,以亭阁、假山、怪石、幽洞等小景观组建而成的一处园林式生态景区。建筑面积约二百平方米。

    据校长秦汶民介绍,这里因地势较高,又恰在东北方位,按《周易》的说法,东北为“艮”,代表山,象征山下出泉。《易经》释为,此处蕴阳刚之气,含童蒙之吉。学子在此求知可聪颖渐增,智慧渐长,迎初升朝阳,走光辉之路。在此筑山建园,既合《易经》之释,又取春华秋实之意,故名“秋实园”。

    顺院士路往东,步步登高,拾级而上。登上台阶,顿觉视野开阔,一座现代化的塑胶体育场和突兀而立的秋实园同时映入眼帘。远远望去,秋实园迭石成山,虽无峰峦峭拔之象,却也玲珑多姿,岩石叠砌,好似风光秀丽的万松山从西麓延伸到学校中的一角,宛如一幅天然水墨画。

    穿过平坦宽阔的塑胶操场不远,即到秋实园。近瞧,原来此园完全借用原地形,顺势就坡穿上了一层“石衣”,虽然规模不大,却布局得体,结构紧凑,具体而微。园内亭阁高翘,怪石嶙峋,曲径通幽,花木隐翳,具有较高的园林建筑艺术。园中一方巨石,上刻“秋实园”三字,字迹浑厚洒脱,系毛泽东体。秋实园作为园林,坪、峰、涧、台俱有,层次分明,婉转通透,给人以片山多致,寸石有韵之感。

    园中有一曲径,由洁净平滑的鹅卵石铺设,拾级而上,可直通山顶。顶上卓然立着一座仿古式亭阁,古朴典雅,玲珑精巧,雕梁画栋,檐六角如彩凤展翅,四面通敞,丹顶红柱,与东面万松山高耸的文笔塔交相辉映。亭上悬“报晓亭”匾额,三字也系毛泽东体。此处地势最高,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最先映照到亭里,故名“报晓亭”。园内栽植迎春、连翘、冬青、木槿、火炬松等花卉树木,错落于石山之间。亭旁有株老榆树,躯干挺拔,枝叶繁茂,为建园前所植,也给园中平添了峥嵘气象。

    秋实园为师生登高望远处,站在报晓亭中,居高临下,远近风物,尽收眼底。仰目东望,万松山青黛含翠,如屏似嶂,白云轻纱,含烟映晖,氤氲缥缈,如真如幻。凭栏西望,一排排教学楼鳞次栉比,墙壁上两排红色标语格外醒目。“昌乐一中,大学生摇篮”,“选择一中,走向成功”,表达了一中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远大理想。俯视园下,可见一中学子体育活动的动人场景。每逢课余,数千名学子集于操场,跑步,打球,跳高,投掷,竞走,练武,到处洋溢着同学少年的青春活力,显示出风华正茂的勃勃生机。

    春华秋实。秋实园是一中人礼赞收获、期盼收获的点晴之作。名校之为名校,在于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中七十年间,人才辈出,可谓硕果累累。把此园命名为秋实,自有一种纪念的意味在里面。同时,它也是对后来学子的一种期许,它希望更多的学子志存高远,从这里一步步走向成功。

 

                                《昌乐一中70年》编纂委员会

                                  执行主编:刘兴国

                                  编辑:(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进 刘福新 李学训 杨培青  吴文福 郭建华

                                  本文属于《风物编》,责任编辑:马进

 

 

                          附二:升 

 

李金栋

 

    编者按:《升华》为校园塑雕,由不锈钢和钛金材料精工制作而成,主体为大红色,形状像汉字“泉”的变形,又酷似两只大手擎起明天的太阳。矗立于清泉广场,象征成功从这里起步,梦想在这里放飞,希望在这里升华。该塑雕形体简洁,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潇洒飘逸,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升华着一中人的精神,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象的完美结合。

 

     徜徉于校园的院士路上,一转弯,便发现你高耸的身影立于花坛间,我匆匆地靠近你,发现你是如此的坚毅与挺拔。在每一个学子的心中,你都是升华的象征。

     那弯曲的可是你的躯体?那延伸的可是你的双手?那中间的可是你一直向往的梦想?笔直的线条,浑圆的梦想,可是你那升华的主题?如血的殷红,如山的敦厚,可是你那升华的内涵?静静地立在你的面前,时间都已停止流动,只有身心在默默的接受你的洗礼,慢慢的升华,升到你的大气,更如你一样的默然。

    “色彩浓厚沉着的如同立体,笔角奔放豪迈的如同剑戟。”说的就是你吧。看你那夸张的线条,看你那奔放的姿态,分明让人感到燥热,让人感到失态,只想双足腾空,拥抱你那升华的梦想,去感受你博大的胸怀。

    站在你的面前,我有一种想飞的欲望,向往那搏击长空的雄鹰,不畏艰难,永远凌于万物之上,自由自在地同白云嬉戏,同风儿轻语。自由,就像你那直刺苍穹的双臂,热烈奔放而又含蓄沉稳,显得毫不夸张却又锋芒毕露。

    你那双手间浑圆的球体可另有寓意?是太阳吗?是你向世界宣布要创造另一个太阳的梦想吗?抑或是月亮,冥冥之中透着理性的光亮,照彻每一个学子的心灵。那一定是你的精华所在,对吗?你是否在告诫我们应当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你是否又在告诉我们一个个先哲的故事,让我们汲取营养,为祖国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立于你的面前,我的血液已经沸腾,它们仿佛要冲破我的躯体,直冲九霄之上,去追寻你那升华的主题。我的思想也已穿越亿万时空,与你的内涵紧密相融,凝结于那一个未知点,再也难以收回。立于你的面前,任思绪如此飘飞,我真的感觉好累哦。就像是负重者在沙漠中前行。我的思想也沉甸甸的,就像你手中那浑圆的球体,那是精华所在啊。

    啊,升华,我向你致敬!

    如果我是一株小草,我愿在你脚下生长,为你增添一份绿色,不让你如此孤寂。

    如果我是一缕轻风,我愿围绕在你身边,倾听你的故事,不让你感觉凄凉。

    如果我是一棵长春藤,我愿紧抱你的身体生长,与你共度一生,不让你感受到寒冷。

    哦!升华,愿你带我一同飞翔,去追寻那永恒的自由,去感受那苍天的胸怀,去抚慰那大海的广袤,带着新世纪的梦想去寻找未来。

 

                                               (作者系2002级12班学生)

 

                              《昌乐一中70年》编纂委员会

                                  执行主编:刘兴国

                                  编辑:(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进 刘福新 李学训 杨培青  吴文福 郭建华

                                  本文属于《风物编》,责任编辑:马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