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题图片:即是我吟咏的那枚残杏。见正文中叙述)
(诗与图)七绝·咏残杏
刘福新
【序】
昨,去本城(昌乐)县府斜对过高新明(原中医院牙科主任,今自开诊所)牙科,惜二员工歇班,高曰:“刘老师,待有暇,我打电话给您。”看天色尚早,何不去“西域休闲村”一趟?
若说这“西域休闲村”,址在恒安湖西侧深沟,我已去过多次,亦发博文数篇。好在路近,须臾即至,张老板妻子一见即告曰:“李子花开时,老张打您手机,您没来。”我连忙道歉:“我这人健忘,不知被何事牵绊,故未来拍照。”
一会儿,张老板从外归来,我与老张谈起他的休闲村名字时说:“你这地方起名不妥,‘西域’这个名字太大了。有地域、区域、版域、领域、疆域、水域,还有个历史故事‘张骞出使西域’。”张老板即请我为其定个名字。我答应了,但至今未想好。诸位博友请帮我起一个名字好吗?
此次拜访,张老板全家都在,未缺一人。张任主管,其妻主家务,其子掌勺任厨师,其儿媳与闺女、还有其儿媳的娘家姐帮厨兼任服务员。最南端一过道,有两位老人正烙大饼,一儿童在侧。老者言:“小孩是我孙子。”我说:“那你们端的是一家四代开店了。”老者云:“多少帮点儿忙而已,我们老俩可指望不上的呀。”
这种家族式的经营方式有它的好处,也有它消极的一面。里面针线太多,我也不好挑明。想来大家都会琢磨出个道理来。
此次拍摄不少图片,最为独特的是第一进院落(北院,大门在东北)东南角篱笆边有一杏树,属于早结果的那种,树上杏子已收,仅有一枚尚存,果皮松软疲沓,引起我的兴趣,趁机拍摄下第一幅图片。
此残杏勾起我不尽思绪,似是埋怨其它伙伴不该早早离去,独剩一人孤苦伶仃;又似埋怨东风太烈,致使同胞熟透早早成为人类口中之物,自己何不当时一起离去,犹且隐于枝叶间,偏偏不被主人与食客注意,独独受此寂寞!但也好似庆幸自己隐蔽于浓密枝叶间,尚且享此观察人间冷暖之殊荣。又像是我下面七绝诗礼所说“应是痴情怀故主,衰容如泣恋枝边”。又好似……
当时极有诗兴,吟出两句,第三句搜肠刮肚不得,张家诸人皆赞曰:“老师好文才!”我说:“第三句就想不出了,哪算什么好文才?”
昨夜,绞尽脑汁,《咏残杏》终得续完,谨发于博客,望诸位方家高人不吝赐教。
至于拍摄的其它各种图景,附其后,仅作解释,诗词就免了。
七绝·咏残杏
篱边骤见诧物憨,一杏残存怨尚含。
应是痴情怀故主,衰容如泣恋枝边。
2009年6月4日18:40匆草
图1:最为独特的是第一进院落(北院,大门在东北)东南角篱笆边有一杏树,
属于早结果的那种,树上杏子已收,仅有一枚尚存,果皮松软疲沓,引起我的兴
趣,趁机拍摄下第一幅图片。
图2:这是第一进院落西北角靠近水池的一棵石榴树。
图3:我已经给张家大多数人拍摄过照片,其他人不好意思让我拍照了,只有
张老板儿媳妇提出要求照相,还特意给我泡了一壶好茶。不好拂其兴,给她三人
拍照。右起:张老板儿媳妇、张老板儿媳妇的小姑子、张老板儿媳妇的娘家姐姐。
图4:又应邀给老张的儿媳妇单独拍照了一幅。此处池水如镜,树木葱茏,端
的是一处好地方。
图5:第二进院落里的杏树属于晚杏,正在生长。
图6:这棵树上的杏子即将熟了。

图7:第二进院落与第三进院落过道之间有几棵酸楂树。
图8:刚出第二进院落,在第三进院落的池边有几棵枣树。枣花也开了。我是
很喜欢枣花的,写了不少有关枣花的散文。此来主要写“残杏”,枣花就不写了。
图9:数码相机“微距”拍摄的枣花。此图片如想收藏,请告诉我一声。因为
我以后要用这一幅作压题图片,免得有版权之争。其它尽可下载。
图10:第三进院落,也就是最南边,有一片苇草。
图11:桃子。

图12:南边有一片桃林。
图13:老张一家很会做买卖,自己种着许多蔬菜。我在那儿又有一个发现,到
处生长着一种野菜“曲曲芽”。我对老张说:“你这里遍地是宝呢,曲曲芽就是一
道好菜肴,我曾写过一首顺口溜,里边就有‘大伏子苗蒸蒸吃,曲曲芽儿馇豆腐,
皇帝见了流口水,神仙闻到下凡去。’”
图14:老张一家都忙,又视我为老友,任我到处拍照。可是有个问题,有的
树木认不清楚,这一棵是不是梨树呀?他们不在跟前,而且我也忘记问了。
图15:这是第二进院落里的一棵。
图16:这是第二进院落东北角一棵。看这个图片,确实是梨树了。不过我还是
搞不清,因为它也像其它的果实呀。
【后记】我外出拍摄图片,不论到哪里,从来不曾沾人家便宜,即使到了酒店,香烟没抽人家一支,酒没喝人家一杯,饭没吃人家一口;反而自己搭上钱到照相馆洗照片,然后亲自送照片。若说,这次来访,倒是喝了几碗好茶。仅此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