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2009-05-07 09:17:45)
标签:

昌乐

城市建设

永康路

北起利民街

杂谈

分类: 昌城衍变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压题图片:位于永康路南端的昌乐一中与万松山。见图16注释)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昌乐城市建设拍摄纪实之一

 

                              刘福新

 

永康路是昌乐县城悄然兴起的一条南北路,它聚人文、自然于一身,散发着无穷魅力。说它“聚人文、自然于一身”,可一点也不含糊。昌乐一中在南,实验高中在北,坐东朝西的学校大门在这条横贯南北的直线上;而中段路东的东山李村有棵老槐树,路西的东山王村有许多传说。

这条路有三个大型的新兴住宅小区,北有与实验高中对面的“蓝宝石花园”,南有与昌乐一中斜对面的“昌盛花园”。经过仔细观察还知道了北端路东有一处“昌建天成苑”,对于我来说,这无疑是个“新发现”。如今,与恒安街相交的东山王新楼区已经完工,与昌盛街交叉的“昌盛花园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地施工。这些都是笔者亲见。

要说这条永康路,好多人也许不知道它的名字,因为本人亟需了解它的路名,去年夏天,到这里的“早市”,询问过不下二十个商店店主与摆摊的买卖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说出“永康路”的名字。我就纳闷,为何这么多人不知道这条路的名字?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就有了拍摄这条路的愿望。

回忆这条路,原来的雏形在北段,记得以前这里有条十分狭窄的胡同,是从利民街折进来,胡同里原有卫生学校、财校。卫校即今天蓝宝石花园的一部分,财校现归为实验高中。原来那条胡同不是水泥路,一到雨天便泥泞不堪。而中段和南段完全是新建的。

为了方便了解,必须大体说一说:它起自利民街,是一个“丁字路口”。丁字路口的西边不远是方山路与利民街交叉处的“转盘”。东边可以望见老棉花加工厂、曲家庄。从北往南,依次经过“昌建花园”、实验高中、蓝宝石花园、早市、东山李、东山王、昌盛花园、昌乐一中。南面端点是昌乐县境内最早的水泥路——俗称“国防路”。之所以叫这条斜插东南的水泥路为“国防路”,是因为原来五图一带有驻军营房,师部称“6210”,下辖三个团。就在永康路与国防路交接点的西侧,也新修了一条路“流泉街”,是因为两个大村南流泉、北流泉而命名的。

要说的很多,不了解的更多,暂时刹住,先发图片,在图片下面我还将作进一步注释。

 

                    2009年5月7日上午匆草(只是草稿,尚待修改)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1:永康路北起利民街“丁字”路口。由此向南即是永康路。这是我站在“丁字”

      路口朝西边拍照的,西边不远是利民街与方山路交叉处的“转盘”,画面右上方是“转

      盘”西北侧的建设银行大楼。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2:站在“丁字”路口朝东边拍照。东面不远处有劳教所、老棉花加工厂、

       曲家庄。东端与大沂路交接。至于大沂路,去年我发过不少图片,此处不赘。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3:经过仔细观察还知道了北端路东有一处“昌建天成苑”,这在我来说,是

         个“新发现”,因为我以前没发现它。5月5日那天,首先吸引了我的目光的是大门

         里面的景致。大门门卫很自豪地告诉我:“我们这里是最漂亮的!”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4:“昌建天成苑”大门里面的景致。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5:同上。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6:往南是与孤山街交叉的十字路口。

              这是朝西拍摄的,高架是“老邮电局”,现在是网通公司、移动公司。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7:站在永康路与孤山街十字路口,拍照东边。远处的山就是“首阳山”,我们

      当地人称它“孤山”。这里离着大沂路更近了。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8:路口东北侧室昌乐实验高中,这是实验高中南墙一角。实验高中与“蓝宝

       石花园”对过。去年已经拍摄,此处不赘。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9:横穿孤山街,往南就到了永康路与恒安街交叉口。这是拍摄西面。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10:这是拍摄的东面。右面这座建筑物可能是“相府苑”吧?(还需印证)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11:过恒安街向南,有一系列建筑:昌乐派出所、幼儿园、计生委等。

           尤其路东的东山李村有棵老槐树,我已经在去年发过文章,呼吁政府一定要保护

         好这棵老槐树。因为城里城外,这棵老槐为全城之冠。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12:再往南就到了永康路与昌盛街的十字路口了。从这里可以清晰的望到

         “万松山”。“万松山”以前叫“草山”,昌乐一中就在山下。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13:往西拍照昌盛街。远处的大厦是交通局。永康路是与西边的方山路平行

        的一条路。昌盛街路南、方山路以西是新建的汽车站。

              (这一幅为“逆光拍摄”,处理了多次,总是不理想)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14:横穿昌盛街,是一片建筑工地。此处我去年冬天来拍摄过,几个月前

        还是一大片庄稼地与丛林,现在成了“昌盛花园二期工程”。

              向南,是昌盛花园,这是昌乐县城比较早的居民小区,我去年曾发过专稿。

        这是我站在永康路拍摄昌盛花园。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15:站在永康路拍照东面。草山(“天然猎场”)的高塔映入眼帘。

             这路东的建筑叫什么呀?好似是“英才苑”吧?忘记了。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16:往南不远是昌乐一中。一中校园大门又往西延了,显得更加宏阔。

         这是我站在大门里拍照的一中校园。校园就在万松山下。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17:之所以叫这条斜插东南的水泥路为“国防路”,是因为原来五图一带

        有驻军营房,师部称“6210部队”,下辖三个团,属于炮兵。

            看到东边拐弯了吗?直通老营房。老营房后来不断地有新单位入住,记得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138医院”,也是军队的,后来又作为驾驶车辆的训练场。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18:左面的建筑即是昌乐一中东南部的楼房了。“国防路”从这里拐弯。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19:丁字路口的南面是“吴家池子村”,我少年时代根本不叫“昌乐一中”,

       而是叫“吴家池子”。昌乐一中可能许多人不知道,但一提“吴家池子”,那名声

       可就大了。周围县市区没有不知道的。

            这是吴家池子村的一条村道。好似我在1962——1965年到一中上学就是走的这

       条小道吧?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20:拍摄时,遇到了吴家池子一个村民吴连文,他告诉我,他写了四句话,

        是专门写的东面三个山头。他说,草山在正中间,南北(左右)各有一座矮山头。

        这就是“风水宝地”。我让他抄下来给我,现将他的四句话一并发在这里:

                       东山笔架西墨池,风流人物从此起。

                  独有神州风水第,胜过钟山孔明题。

          写得不错,满可以称为七绝诗了。

 

    

       (摄影纪实)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图21:  吴连文告诉我,只有站在昌盛花园北边才可以拍摄到这三座三头,我

       即刻往回返,确实不好拍,最后进入昌盛花园北面的“二期工程”场地,才得以

       完成,但是场地里到处是建筑材料,即使我爬到高高土堆上也不能如愿。

          从建筑场地东南角走出,这里没有场地建筑材料,可是前面却有一面 土坡挡住了。

       可毕竟在这里可以拍到这三座三头。观罢一惊,端的是好风水也!

 

      【补充说明】原文打错了村名,将“东山李”打成了“东山里”,今已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