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这是笑话,但又不是笑话

(2009-03-01 19:39:32)
标签:

笑话

不是笑话

网络

浮躁

浅陋

何至如此

老树

再次发芽

不见春蚕

杂谈

分类: 文辛随笔

            (随笔)这是笑话,但又不是笑话

 

          (随笔)这是笑话,但又不是笑话

 

                      刘福新

 

           题记: ——在我博文里的这两则评论,浮躁耶?浅陋耶?我不知道!

 

 

                   (一)“老树会再次发芽的!我坚信!”

 

    现在网络里充斥着浮躁与浅陋,具体表现很多,就是从评论里也可以看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言论。鄙人只举最为深刻的两例。   

    2008年12月25日我发了一篇博文,题目是《东山李槐若无恙,即是昌乐一县花》,没想到有博友XX来评论道:“老树会再次发芽的!我坚信!”

    窃以为,此人可能长期生活在南方,从来不晓得我们北方的气候与植被的特点,也就罢了,可又一想,不对呀,文章里有呢,何不跑马观花看一看?

    这个评论恰好让几个“新浪网友”看到了,他们倒是不留情面,好一顿讥刺。下面就是一个网友与一个学生的言论:

 

新浪网友

   刚要写几句学习体会,突然看到楼上这个姓什么“X”的在这里胡说八道起来了。人家博客主人写的是这个意思吗?你不看看文章内容,就说什么“老树会再发新芽的,我坚信”。人家是在拍摄老槐树,而拍摄的时候就是现在,现在是冬天,冬天不用说老槐,嫩槐也不发芽!根本不读文章,一看人家的图片就断定“不发芽”了,也太想当然了吧?由此可知,网络里的浮躁可见一斑。

 

 

也是学生

    ……我也对于这个叫XX的人说几句不好听的话,……看不明白并不是你的错误,可是乱评论就是你的错误了。本来凡是到了老师这里的人大概都是老师的朋友,我说厉害了不好。
    我倒是与楼上的新浪网友意见不一样,图片里有雪,那个XX会看不到?我想了一下,XX是聪明敏感的,他是专门看别人的文章标签来评论的。标签里有“枯树赋”是不假,但是这个XX却没有看到前面还有个“庾信”,所以我认为学习是一件虚心的事情,尽量看明白了再发言,看不明白最好说点儿其它的,譬如问候的话也是很好嘛!

 

   我的回复是:回两位新浪网友:“你们说得不错,是该读得认真点儿;不过,我对于博友的评论并不苛求,大家都很忙,快过元旦了嘛。”

 

 

                           (二)“不见春蚕!”

 

    在刚发的《蓄势待发的春蚕园》里,又有人评论曰:“不见春蚕!”

    “春蚕”就非得有“蚕”吗?“春蚕园”就非得有“蚕”吗?

    人家一位没有多少文化的企业家起了这么个“春蚕园”的名字,目的在于激励自己学习春蚕的精神,也鼓励全体员工与他一块儿学习春蚕的精神,因而大老远地从临朐深山老林里请了一块“卧蚕石”,给园林起名“春蚕园”,何其壮哉!可是我们博客里竟然有人一窍不通!这就奇了怪了!

     从另一方面说,难道不知道搞文学的人能利用各种修辞?即使不知道修辞,难道不会看看图片的注释吗?我在图片19里有如下的注释:

 

     图19:这就是那块“春蚕石”了。是从临朐买来的。象征着“春蚕到死丝方尽”。

    这是老董事长(张庆国——新加)一生的写照。记得前几年,县里组织我们文化人来参观过多次,几个文友譬如徐竟成、笵永来,还有我,都写过此事。

 

      另外,我再摘录我的一篇旧博文《企业文化的缩影——潍坊现代塑料有限公司》里的图片注释:“图6:卧蚕石,据杨金强副总经理说,这卧蚕石是他到临朐五井镇买来的。

      这是从西边拍照的侧面。”

 

                                           2009年3月1日19:36发

 

 

 

                    (随笔)这是笑话,但又不是笑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