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题图片:唯有这一幅是下载的。因为我们这儿的
杨穗还不到开放的时候。)
(散文)杨穗,你是北国春意独钟的天使
刘福新
前不久,北国还在冰天雪地中;这些日子,乍暖还寒,春的气息也不过刚刚萌动,杨穗已悄悄地与我们打招呼了。
因此,我一往情深地将你——杨穗当作春的使者了。
是的,每年每年,我都是从你——初绽的杨穗中,第一次感知春的信息,从而聆听春的脚步声。
你看,白杨枝头那一颗颗枣核状的苞芽,一天天变大、变长,鼓溜溜、繁星般挂了满树。当然,在我写此文的时候,你的苞芽还没有端头裂开,绽出那一段紫绒簇簇的穗头。不过,我相信,过不了几天,你那紫绒般的穗头就会变长、变粗,很快地便如胖胖的手指,蓬蓬松松、颤颤巍巍,像一群群紫衣紫裙的仙子。你将是北国春天的第一朵花。
我将看到你们这些仙女们沐着阳光,趁着暖风,摇摇摆摆地在枝头荡起秋千,发出一阵阵轻微的沙沙声。你将是春天的第一首抒情曲。
当你——杨穗身穿紫裙颤颤巍巍地挂满了枝头,白杨树就因你而成了一支支紫色的火炬,火燃熊熊四射,更洋溢出浪漫的春意。
那时,我将不怕疲劳,沿着河边,拨开枯败的蒿草寻找你;那时,我会抛开冗务,嗅着你的气味,踏着坚实的步伐,在崎岖小道愉快地奔走,迫不及待地去会晤你。
我坚信,坚信你比柳花与其它的花儿开得要早。
我喜欢白杨树,多半是为了你——“杨穗”呀!
可我怎么也不明白,自古以来,却有那么多的人不喜欢你,只知道贬斥你飘落的行迹。
为人熟知的“水性杨花”一词,自古对其喻意的认识和使用,都惊人的一致。水性流动,杨花轻浮。大概因了这些习性,不知何时专用来比喻女子的用情不一。《红楼梦》第九十二回就写道:“大凡女人都是水性杨花。”延续至今,水性杨花仍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意也大体如是,都是用来标注不正经的女人的。可见,它的模式化用意多么根深蒂固。这些模式化是对你“杨花”的侮辱呀!我为他们的叫法愤懑,更为你鸣不平!
今天,还有人说你给“环卫工人和临街门店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才打扫干净的路面,一会儿哗哗地掉下来,地面‘漆黑’一片,令人哭笑不得。”
还有人写小说,对你描写得极为恐怖:“就在我们面前,层层叠叠的干尸堵住了去路,干尸上依然挂着杨穗似地蚂蟥。”我知道“蚂蟥”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动物,我们这里叫它“蚂罴”,沾它的边那是要命的。但我不晓得那人为何叫你蚂蝗?
不过,我却赞赏你——杨穗。你经过一个冬天的孕育,出落得如此质地洁净,纤尘不染。即使你纷纷扬扬地飘飞空中,也把最美好的身影留给世人,不料却落下了一片唾骂之声。春天不光是人类的,也是万物的,哪能为人类所独有?你翩翩起舞,那是天性使然。如果我们人类的眼睛蒙上了世俗的污浊,世上从此便再也没有了清澈,没有了明亮,没有了杨花。至于把你的飘飞比拟于什么人的轻浮,更是人为的牵强。什么花儿不飞呀?只不过你飞得高飞得远罢了,那又怎的?
其实,万物生来都是有灵性的,也本无贵贱之别,人为地贴上一些是非美丑、高低贵贱的标签,混淆视听,说不定哪一天又制造出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悲剧来。
我从小就对你喜欢,喜欢得如痴如醉。那是因了我的故居北边不远处有三棵白杨,那是我见到的最美的树,也是我见到的最美的花。如果有人说我言不由衷的话,我是不服的,究其原因,当然有童年的积愫。此处不赘,另文当叙。
总之,不管别人怎么看你,我永远喜欢你——“杨穗”。你给大地带来了春的气息,你不比柳絮、报春身价低,你在枝头紫衣婆娑的倩影,不愧是北国春意独钟的天使!
写于2009年2月16日
改于2009年2月17日

图1:前天夜里我作了一个梦,梦到杨穗了,所以昨天我特地出去寻访我的朋友。
在外面没有看到,猛然里想起居住的操场南边有一排白杨树,白杨树恰好临近实验楼。
我一惊,杨穗悄悄地长处来了,于是我爬到四楼顶开始了拍摄。
拍摄时间:昨天10:49

图2:每年每年,我都是从你——初绽的杨穗中,第一次感知春的信息,从而
聆听春的脚步声。拍摄时间:昨天10:52

图3:操场上有个班正在上体育课。学生不是也如这杨穗吗?
拍摄时间:昨天10:53
图4:这一幅是在楼下拍摄的。拍摄地点:宝都中学操场 拍摄时间:10:54
图5:在我写此文的时候,你的苞芽还没有端头裂开,绽出那一段紫绒簇簇的穗头。
不过,我相信,过不了几天,你那紫绒般的穗头就会变长、变粗,很快地便如胖胖的
手指,蓬蓬松松、颤颤巍巍,像一群群紫衣紫裙的仙子。你将是北国春天的第一朵花。
拍摄地点:昌乐劳动技校西侧的南北路上。
拍摄时间:昨天17:19

图6:拍摄地点:昌乐劳动技校西侧的南北路上。
拍摄时间:昨天17:21
图7:特地从网络里下载的,因为我们这里的杨穗还没有开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