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题图片:这才是荠菜)
(近体诗词)浪淘沙·咏荠菜
刘福新
郊外乐安身,冽境知心。早春时日见精神。阡陌溪边悄露面,破土无音。 尝记旧诗文,根叶亲贫。名微不计向黎民。管甚蓬蒿枝蔓压,笑傲流云。
匆草于2009年2月2日午后

图1:昨日下午已经四点半多了,突然想起,我得到郊外拜访老友“荠菜”了。
带着照相机骑车到了气象局一带的麦田,天旱,墒情不好,小麦长势着实令人着急。
但,此次是来寻找荠菜的,弯腰细看,可惜久而未见。
图2:许多荠菜的“近族”却飘然而出。但这些都不是荠菜。请诸位来访的客人细看
一下,这些植物与荠菜有何区别?

图3:这一棵是不是荠菜?

图4:这一棵呢?

图5:这一棵最茂盛的当然不是。它叫“麦兰蒿”。也是一种能吃的野菜,譬如
掺入玉米面、白面或者豆面蒸了吃。
图6:这一种与荠菜就是很远的一族了,是“护盆草”。

图7:恰好此处有一中年男子,他是扛着锄头来的。我问:“您是‘地主’吧?”
我怕他误会“地主”的含义,解释说:“以前说起‘地主’是个很糟糕的称呼,现在不
同了,‘地主’更光荣嘛!”当然,我说的地主是中性词——土地的主人。他明白的。
我说,“您这麦地里没有荠菜。”他坚持说,他锄掉了一些荠菜,结果,他与我寻
了许久,还就是寻不到。他说:“除草的农药很毒,荠菜生不出来了。”我反问:“那这
些呢?”他解释说:“有的野菜抗农药,特别是‘麦兰蒿’。”当然了,有毒的不能叫野
菜,只能叫植物。因为有个“菜”字是说能吃的东西。
图8:麦田寻不到,他建议:到北边的果园里寻去。他陪同我进了果园,细细寻,
还是踪影杳然。他又建议:“我与你到西边菜园里寻去,那一会儿,我曾看见有个妇
女来剜荠菜。”

图9:果然,这个菜园里有荠菜。诸位请看——这才叫“荠菜”呢。荠菜的外
表与上面那些野菜(麦兰蒿)或植物(有毒的)差不多,但是它们只是“近族”。记
得1996年春天,我与本校教师刘钟鸣去城西挖荠菜,我给他讲过辨别方法,可他不听,
结果,他挖了一头午,都挖成有毒的了。我说:“快扔了吧,有毒!”他大惊失色。

图10:这块畦子原来是种葱的,因为天旱,又不是大棚,葱很稀薄;荠菜倒不少。
可能有人会问:“怎么还没长茂盛就有花儿了?”我告诉你,那是因为这些荠菜是去
年就有的,不是新芽。故而,一露头就有花了。
分辨是否荠菜,最好的方法就是:荠菜是白根、白花。如果你拔出来看到不是白
根,茎上开的也不是白花,那就错了。另外,荠菜早春刚露面,有的叶子是赭红色的,
譬如上面这一棵。
图11:我寻到的荠菜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大娘说:“她没洒农药,畦子里才有
这么多荠菜。”另外,那个姓田的中年人告诉我:“俺是‘前东村’的,您的学生
田艳森比我班辈高,我得叫他叔。而这个老人,是我们‘前东村’辈分最高的,我
父亲还得称呼她‘老妈’(曾祖母)呢。”我说:“那您得称呼她‘老老妈’了吧
(玄祖母)?”盖因为我们这里土语“妈妈”是祖母的意思,当然了,是念“昌乐特
别的去声”,音很浊很重。与普通话的“妈妈”读音完全不同。
附旧诗:
剜荠菜
历来喜好品新鲜,恰遇晴晴艳丽天。
郊外酥酥惺绿麦,垄中默默吐黄尖。
童儿稚稚芽难辨,老伴谆谆趣易添。
蘸酱生尝脾胃沁,包饺拌馅乐陶然。
摘自旧时所作诗词《七律·野趣四题》第一首,已发表

图12:午后到宝都中学院内的百货店买烟。又与上图右面这个女老板谈论起荠菜
来。她告诉我,她以前在家放过羊,荠菜有多种,模样也不完全相同,这些我是熟知的,
不过,她叙述得很细腻。譬如河水边的荠菜叶子大又长,叶面平坦,锯齿也稀。而,野
地里特别是岭子上的荠菜就不同了,叶面格外厚,还有绒毛,锯齿很密。这个我也知道。
最令我感慨的是,她说的几个事。譬如,图2、图3、图4、图6有剧毒,白鹅、家兔
吃了立即死去,甭想救过来。但是羊吃了却没事。这些,我是不知道的。
附散文:
餐桌常年荠菜香(摘录)
……
春天是食荠菜的好季节,田边、溪旁、沙滩、洼地、小丘上、悬崖下,凡是有土的地方,便有它们的栖息地。它的根系非常发达。察其可知它的生命力顽强。乍暖还寒的早春,万物仍是萧条,小小荠菜就钻出了地面,南宋词人辛弃疾就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名句。鄙人不才,也涂鸦过一首《剜荠菜》的七律……携妻带孙寻荠菜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性情,是很好的休闲呢。
……
……时不时地邀人来家小酌,等到或凉拌或煎炒或做汤的荠菜端上桌,便摆出大主考的架子,“猜猜,什么菜?怎么做的?”见客人眼珠滴溜溜地转,便偷偷地乐。与人侃大山,常吟诵自己编的顺口溜:“哄小辈,爬绿格,寻野菜,扑蚂蚱,四嗜好,你有吗?”客人无不粲然。
荠菜做法花样很多,我最喜欢用它煎鸡蛋,那清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客人尝后,都说比香椿芽煎蛋还胜出几分呢。如果保留白根清洗,拌以豆腐丁、葱丝,洒上精盐,溜上香油,白绿相映,香味四溢,让人直流口水。特别是冬天寻到的荠菜,用塑料袋装好存入冰箱,等春节待客,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写于2001年2月22日
已编入2002年散文集《月下小品》。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