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知识)词牌【沁园春】的词例、平仄、韵脚、对仗

(2008-10-17 16:38:15)
标签:

沁园春

如梦令

词牌

词例

平仄

             

                    

     (小知识)词牌【沁园春】的词例、平仄、韵脚、对仗

             (压题图片:纳兰性德,字容若。此图片取自百度网。

 

 

 

(小知识)词牌【沁园春】的词例、平仄、韵脚、对仗、句法说明

 

                刘福新 

 

 

(一) 词例:[清]纳兰性德

 

(二) 词谱(只能从词谱里看出平仄和韵脚在何处?其它需另外说明之)

                 瞬 息 浮 生,
                 ◎ ● ○ ○
                 薄 命 如 斯,
                 ● ● ○ ○
                 低 徊 怎 忘?
                 ◎ ● ◎ △
                 记 绣 榻 闲 时,
                 ● ◎ ○ ◎ ●
                 并 吹 红 雨;
                 ◎ ○ ◎ ●
                 雕 阑 曲 处,
                 ◎ ○ ◎ ●
                 同 倚 斜 阳。
                 ◎ ● ○ △
                 梦 好 难 留,
                 ◎ ● ○ ○
                 诗 残 莫 续,
                 ◎ ○ ◎ ●
                 赢 得 更 深 哭 一 场。
                 ◎ ● ○ ○ ◎ ● △
                 遗 容 在,
                 ○ ○ ●
                 只 灵 飙 一 转,
                 ◎ ○ ○ ● ●
                 未 许 端 详。
                 ● ● ○ △



                 重 寻 碧 落 茫 茫,
                 ○ ○ ● ● ○ △,
                 料 短 发 朝 来 定 有 霜。
                 ● ◎ ● ○ ○ ◎ ● △。
                 便 人 间 天 上,
                 ● ◎ ○ ◎ ●,
                 尘 缘 未 断,
                 ◎ ○ ◎ ●,
                 春 花 秋 叶,
                 ◎ ○ ◎ ●,
                 触 绪 还 伤。
                 ◎ ● ○ △。
                 欲 结 绸 缪,
                 ◎ ● ○ ○,
                 翻 惊 摇 落,
                 ◎ ○ ◎ ●,
                 减 尽 荀 衣 昨 日 香。
                 ◎ ● ○ ○ ◎ ● △。
                 真无耐!
                 ○ ○ ●,
                 倚 声 声 邻 笛,
                 ● ○ ○ ● ●,
                 谱 出 回 肠。
                 ◎ ● ○ △。

 

 (注:如今网络里有许多不同的版本,特别是下半阕倒数第二句、第四句大不一样。我查了一下,这个版本是准确的。譬如,倒数第二句就是“倚声声邻笛”。)

 

(三)  韵脚:双调。共一百十四字。前阕(也叫上半阕)四平韵,后阕(也叫下半阕)五平韵。一韵到底。

 

(四)对仗:前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
要求对仗。

 

(五) 句法: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

 

【词谱说明】

         ○ 为平声,  ● 为仄声, ◎ 为可平可仄,△ 代表押平声韵。

 

 

附一:关于清朝纳兰性德的沁园春原词(有序言)如下: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倚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附二:关于作者纳兰性德(暂借百度网一个词友毓蘅的帖子作介绍):

 

    “很喜欢纳兰性德,身为大学士明珠的儿子却有着乃父望尘莫及的文才,当浮一大白。他的学问奠基于徐乾学,这是个状元,学问够深,却长得老天也叹息,当浮一大白。纳兰生平所作甚多,有清丽之词,有豪迈的边塞诗,有反映贵族的写实篇章,有恭维皇帝的不着痕迹的柏梁体,可我最喜欢的正是他的这首悼亡词。纳兰一生中做过很多诗词,当中也不乏典故,可最让我记得牢靠的是他为友办事的典故,因为故人的一首诗而奔走。总而言之,他对爱情对友情都是让世人仰慕的,自古以来,大家不知凡几,最喜纳兰词。”

             (原帖子里面有几个标点符号没有标出来,老朽俱已改正。)


 

附三:关于此阕中第一个韵字“忘”字的说明:

 

    “忘”字在今天的汉语拼音里读“去声”(第四声),但是在古时却是读“下平声”的。“诗韵举要”的“下平声”之“七阳韵”里就有“忘”字。

   当然,若是你用“新声韵”,这个“忘”字就不可用了。特此说明。

 

附四:毛泽东《沁园春·雪》

 

               沁园春 - 雪

                  1936年2月

 

               北  国  风  光,

           ◎ ● ○ ○

          千   里  冰  封,

          ● ● ○ ○
               万  里  雪  飘。

          ◎ ● ◎ △
              望  长  城  内  外,

          ●◎ ○ ◎
              惟  馀  莽  莽;

          ◎ ○◎ ●
              大  河  上  下,

          ◎ ○◎ ●
              顿  失  滔  滔。

          ◎● ○ △
              山  舞  银  蛇,

          ◎● ○○
              原  驰  蜡  象,

          ◎ ○◎ ●
              欲  与  天  公  试  比  高。

          ◎● ○ ○◎ ● △

          须  晴  日,

          ○ ○ ●
              看  红  妆  素  裹,

          ◎ ○○ ● ●
              分  外  妖  娆。

          ● ●○ △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下半阕词谱略)

 

              (小知识)词牌【沁园春】的词例、平仄、韵脚、对仗

                   毛泽东《沁园春·雪》图片

 


    补充【如梦令】词牌
    说明:2011年9月29日和30日,我在昌乐传媒网看到一位评论者写了阕【如梦令】,可以说此人对词还没有入门,只是字数相同而已。于是,我跟了几个帖子,也贴在这里,作为备忘。

 

 

游客:刘福新  发表时间: 2011-9-29 19:37:00   IP地址:119.177.105.*   4 楼   支持() 反对()

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
一叠韵,上去通押。
游客:刘福新  发表时间: 2011-9-29 19:39:00   IP地址:119.177.105.*   5 楼   支持() 反对()

词例:
[宋]秦观

遥 夜 月 明 如 水,
◎ ● ◎ ○ ○ ▲,
风 紧 驿 亭 深 闭。
◎ ● ◎ ○ ○ ▲。
梦 破 鼠 窥 灯,
◎ ● ● ○ ○,
霜 送 晓 寒 侵 被。
◎ ● ◎ ○ ○ ▲。
无 寐!
○ ▲,
无 寐!
○ ▲。
门 外 马 嘶 人 起。
◎ ● ◎ ○ ○ ▲。
 
游客:刘福新  发表时间: 2011-9-29 19:45:00   IP地址:119.177.105.*   6 楼   支持() 反对()

我轻易不敢填词,因为词难就难在一个“填”字,词有格谱,就像歌词的曲谱一样,何字是“平”,何字该“仄”,那是绝对不能错的。另外还有特殊格式,譬如“上一下四”等等。词比诗难,诗可以写“竹枝词”、“张打油”、“顺口溜”,词呢,却只能依照词谱来填。所以我说我轻易不填词,原因也就在这里。
游客:刘福新  发表时间: 2011-9-29 19:58:00   IP地址:119.177.105.*   7 楼   支持() 反对()

有本县文友曾问过我一个问题“毛主席的诗词”有没有“出律”的地方?我答“没有?”因为古人、近人都上过私塾,也就是学校,他们一到学校,就学习诗词格律,就如前些年儿童一到学校就学习的“毛主席万岁”一样熟悉,不像我们现在觉得诗词格律很难很难。毛主席诗词里没有一个“出律”的字,如果你依照诗词格谱感到某个字出律了,那一定是出现了“拗字”,也就是“拗句”。“拗句”有一特点,本句第三字或第五字肯定会还有一个拗字,这叫做“拗救”。或者上句有一“拗字”,下句就必须有一个“拗字”相呼应。毛主席诗词里的“拗字”是有的,但都用另一个“拗字”救过来了。所以我说“毛主席诗词”没有“出律”的现象。今人填词我不反对,但起码要懂得什么是“词”,不要写一些长短句的的东东冒充“词”,那还是变相的顺口溜。
 
游客:刘福新  发表时间: 2011-9-30 13:35:00   IP地址:112.243.6.*   9 楼   支持() 反对()

诗词格谱符号说明:

○代表平声字;
●代表仄声字;
◎代表可平可仄的字;
▲代表需要押韵的仄声字。可见【如梦令】是要求押仄声的。

譬如词例的第一句:


遥 夜 月 明 如 水
◎ ● ◎ ○ ○ ▲,

第一个字“遥”可平可仄;第二个字“夜”必须押仄声;第三字“月”可平可仄;第四、第五字“明”和“如”必须押平声;第六字“水”必须押仄声。

    “上”指的是“上声”,“去”指的是“去声”。
    近体诗(包括词、曲)其实是从唐朝开始的。
    古有五声,即:上平声,即现代的阴平。下平声,即现代的阳平。上声,也就是现代的上声,俗称第三声。去声,与现代相同,俗称第四声。“入声”,现代将“入声字”去掉了。
    由于今人不了解“入声字”(这个我就比较熟,哪是仄声字,基本记住了),所以有人倡导用“新声韵”,辽宁阜新市的朱宝全先生就是积极的倡导者,我本人也是积极的拥护者。“新声韵”是什么呀?就是一种依照今天“四声法”来写的一种诗词,很简单,阴平、阳平属于平声;上声、去声属于仄声。这样就比较简单了,省却了“入声字”的许多麻烦。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入声字”都被《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拆零散了,有的入声字划到阴平了,有的划归阳平了,有的划给上声了,有的划到去声里了。很难分清楚哪一个是“入声字”,动辄“出律”。譬如我的名字“刘福新”里的“福”字,现代汉语是阳平,也就是第二声,属于“平声字”,但是古汉语里,“福”却是一个“入声字”。
    “入声字”在诗词格律里属于“仄声字”。
    这一说,大家肯定就明白了。


    那么,“上去通押”是何意思呢?也就是说【如梦令】这个词牌的押韵,可以押上声,也可以押去声。但总归有一条需要牢记:【如梦令】是押仄声韵的,如果在需要押韵的地方出现了“平声字”,那就是不懂诗词格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