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蹇涩字词试解(十五)

标签:
聊斋志异艰涩字词田七郎武承休感恩图报 |
分类: 聊斋浅解 |
□
□
□
□
□
※ 文辛叹曰:蒲松龄此文写了一个知恩图报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无疑是田七郎和武承休。但是,这里面有几个人物不能小觑。一个是田七郎的母亲,这个猎户的老母有两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一段是在武承休做梦,梦着神人与他说了一番话,大意是交友不可滥交,有一个人是可以共患难的,你却不认识。之后,武承休念念不忘结交梦中人与他说的田七郎,可是当武承休去拜访,却碰到了软钉子。为什么呢?因为田七郎母亲说的那段话:“我适睹公子有晦纹,必罹奇祸。闻之:‘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富人报人以财,贫人报人以义。’无故而得重赂,不祥。恐将取死报于子矣。”
你看,七郎的母亲多么明智,就连武承休知道了以后,也“深叹母贤。”
待到田七郎因为无端受人诬陷,吃了冤枉官司,武承休竭尽全力营救,田七郎才得以出狱。此后,田七郎的母亲同意了儿子与武公子结交,慨然曰:“子发肤受之武公子,非老身所得而爱惜者矣。但祝公子终百年无灾患,即儿福也。”很明显,七郎母亲早就看透了,自己的儿子从此以后就是武公子的人了,武公子没有灾患,儿子当然就没有灾患,一旦武公子有了不测,那么他的儿子必定是以死相报。还有一个细节,田七郎临到武公子家时,七郎老母有个嘱咐很值得我们注意。母对七郎说:“往则往耳,见武公子勿谢也。小恩可谢,大恩不可谢。”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大恩是没法子用一句“谢谢”可以代替的。看起来,作者蒲松龄赋予了猎户七郎的母亲一个极其睿智的形象,这个田母简直就是古代礼法的楷模,待人接物的典范,智慧的化身。此人焉能小觑?
再就是那个武承休的“老弥子”林儿了,这个重外甥林儿不是个好人,竟然调戏武承休的大儿媳妇,林儿按其辈份,得叫武承休大儿媳妇为“表婶子”,而林儿全然不顾,幸亏武承休的大儿子听到媳妇大声吆喝,奔回家来,林儿强奸未遂,逃之夭夭了。这个潜藏着劣质的家伙,却投靠了一个御史的老家,御史在京,御史的弟弟掌握家务。当着武承休索要林儿这个恶奴时,邑宰(当地政府首脑)却偏向御史的弟弟。致使林儿这个坏蛋肆无忌惮,说了些故意伤害武家的脏话。后来,这个“老弥子”林儿“被人脔割,抛尸横野间。”我们一看就明白,这是田七郎在为恩人报仇。也就是田七郎以前说的“当去杀人不远矣”。田七郎唯恐恩人被歹徒所害,幸好恩人武承休没有遭到杀身之祸,但是武的老弥子林儿却是祸根,弄得武承休家中鸡犬不宁,名誉败落,田七郎当然要为武承休报仇雪耻了。虽然,没有人知道林儿是被田七郎杀的,但是,御史家却诬告是武承休所杀,邑宰(县官或州官)又对御史弟弟的话言听计从,拘捕了武承休和他的叔叔,叔叔被活活杖毙,武承休把叔叔的尸体搬回家来,安葬了叔叔后,也在寻思着究竟是谁杀了林儿?虽然也曾寻思过田七郎,但是又考虑,也许不是七郎吧?若是七郎要杀林儿,还不与自己商议一下?
再以后,田七郎乔装打扮进入邑宰的内廷,先杀死了来这里“关说”的御史弟弟。等到邑宰阖府上下操杖疾呼,眼看要捉住他时,田七郎自刎而死。但是这并没有完,更让我们吃惊的是,田七郎死了以后,见到邑宰来审视,尸体却一跃而起,竟然将邑宰(县官或州官)的脑袋割下来了。这时候,田七郎的尸体才重新倒下去。
你看,这里面又牵扯到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御史的弟弟,一个是邑宰,这两个人一个伤天害理,一个徇私枉法,结果都被田七郎诛杀了。
真如蒲松龄借异史氏的嘴所说的“七郎愤未尽雪,死犹伸之,抑何其神!使荆卿能尔,则千载无遗恨矣。苟有其人,亦可以补天网之漏,世道茫茫,恨七郎少也。”
※
我就有个感受,好多单位的“一把手”往往被自己的亲人所迷惑,为自己的“近臣”、“宠臣”所毁掉。譬如,掌政者的老婆子女倚着自己的权势横行不法,早晚要犯错误。即使不毁灭,也会弄得单位里民怨沸腾。再譬如,有的当政者好重用私人,秘书、司机由此鸡犬升天,特别是司机这一类人,本来没什么文化,素质较低或很低,一旦大权在手,肆无忌惮,人人侧目而视。纵然当政者作出了不少值得歌之颂之的事,但是仅仅一个司机在里面欺上瞒下,就让众人愤慨不已了。有的单位就是如此!记得大前年的一天,与孙子孙女去一家食品店买“汉堡包”,有个女老板听说我是二中的老师,就询问我某单位某某主任怎么样?我答,没听说这么个主任呀?后来才晓得她是说的那个司机。此人言道:“怎么人家都骂他呀?”我说:“不可能吧,总有说他好的吧?”女老板一笑:“还就是没有一个说某某主任好的呢!”我想也是,那人很可能人品太差劲,笑里藏刀,吃人不吐骨头,惹起了所有教职员工的愤慨也是有的。可惜唯独那个当政者不知道而已。如今,作为当政者倒不是杀身之祸的问题,是信任度的问题,当政者万万想不到,一个司机会引起大家的极大不满,而这种不满又会迅速地祸及当政者自身。你想,司机是你提拔起来的,他倚着你的权势耀武扬威,作着有损广大师生的坏事,大家怎么能安顿?不对你有意见才怪呢!意见是个潜意识的东西,平日里看不出来,一旦爆发,那就不可收拾了,你的官运也就到头了。所以,我很欣赏蒲松龄的《田七郎》,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政者自己的亲朋故旧、司机随从往往是毁坏自己基业最危险的人!聪明的当政者不可不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