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文) 回老家

(2008-07-16 02:03:06)
标签:

回老家

记事

边下

下楼

东刘

分类: 昌乐村影

          (图--文) <wbr>回老家          

 

       (图片-散文) 回老家

 

                刘福新

 

            (图--文) <wbr>回老家

             图1:外甥女出嫁,去老家小埠前半里路的边下街。这是连襟家院里的石榴树。我的主要目的是想拜访周围几个与我有密切关系的老家的。                         

                                

          (图--文) <wbr>回老家

              图2:连襟家住昌乐县城南街道办的边下村,与我的老家小埠前仅有半里,此处

        在明朝、清朝就是大集,以前不论“片”,是论“集”的。边下集周围有下楼、东刘、

        小埠前等村庄。而这些村庄与我工作后、成人后有密切关系,也就属于泛义的老家范畴

        了。此处是边下与下楼的中间地带,小丹河从这里流过。

 

                               

          (图--文) <wbr>回老家

             图3:下楼村,是我参加工作后,一个有关系的村子。有老师、同事、学生。老师

        正帮儿子盖屋,未敢打扰,只不过问候了几句;在一个同宗刘氏妹妹门前聊了几句,

       好在两口子一个叫我哥哥,一个叫我姐夫,没差班辈。把她们门前的茄子拍摄下来了。

 

           (图--文) <wbr>回老家

             图4:走到村东头,遇到学生赵光和,是昌乐十三中(原南郝社中,后改名昌乐职业

         中专)我的学生,他在通“八路公交车”的东侧有个鸭场,很有规模的。他还是干着支书

         兼村主任。并且,我还知道了,他排行第三,是我那同宗妹妹刘瑞兰的小叔子。

              此处有一片桑树,给赵光和拍摄了一张照片。

 

           (图--文) <wbr>回老家

                图5:让学生也给我拍摄了一张。他拍摄的还不错!

 

                             

       

                      

          (图--文) <wbr>回老家

              图6:这条不起眼的路就是“八路公交车”行驶路线。有了这路车,这里几个村庄

         的老百姓方便多了。不过,我们小埠前与边下不坐这路车,因为还有“三路公交车”。

 

           (图--文) <wbr>回老家

              图7:在下楼与东刘之间的路上,遇见了“一对双双”,左边的是女孩,右边的

         是男孩,我们这里俗称“龙凤胎”。不知道男孩叫姐姐还是叫妹妹?

                                        

         (图--文) <wbr>回老家

             图8:在东刘村东拍摄的方山。方山是我故乡的象征。我们这里的人特别实在,

         很早就有“方山顶上滚石头——实卡实”的民谚。不过此谚语好似是我们小埠前开始

         流传的。

 

                      

          (图--文) <wbr>回老家

              图9:在东刘村东,先遇到了一个女人,她一见到我就说:“你不是小埠前的人

       吗?我认识你,你的姥姥家、姑家、姨家都是俺娘家边下街的。我是边下赵长来的姐姐。”

            她跑到他老伴那里给我装了一大襟李子,我不要,她更倔强。只得眼看着她将李子

       放进我的车筐里。不一会儿,来了个扛锄头的,叫我老师。原来是高中的学生,可能叫刘存

       宾,。我说给他照张相,他有些犹豫,“老师,您看我这样子,不值得呢。”

       我说:“咱当农民咋了?我这次想发文,题目就是《回老家》,老家里可没有省长呆着吧?”

           左数第一人是刘存宾,第二人是边下街赵长来的姐姐。左数第四是刘存宾的对象。

 

                              

         (图--文) <wbr>回老家

           图10:这是河南村与邵家庄的交界处。邵家庄属于乔官镇,位于河南村东边。这条路

        也是通往方山的路。在这里再拍摄一张方山的图片吧。

                                       

          (图--文) <wbr>回老家

              图11:进河南村,遇到了内嫂——我老伴的族嫂。我问她:“当年的学校在哪里?”

        她指给我看:“就在这个地方呢。”我说:“记得在大东头呢。”可见现在的村庄大多了,

        原来的校址已经是村子西边了。

 

                           

         (图--文) <wbr>回老家

             图12:二嫂与她的孙女小凡。

 

                            

          (图--文) <wbr>回老家

             图13:遇到个姑娘,她认得我,我不认识她。我问:“你爷爷是谁?你父亲是谁?”她

        说:“俺爷爷叫刘高第。”“啊,那你也得加我爷爷呢。”是的,我与他爷爷一辈人。那

        时她爷爷当干部,我们经常在一起开会。因为村里的干部基本不识字,大家让我读文件。

            我又问,“你父亲是老几?”“老大。”“嗯,你父亲叫刘光阳了。”那是我的学生,

         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我印象极深的。

 

                        

         

                                

          (图--文) <wbr>回老家

            图14:大坝南边。右边原来是一条引洪道,是从我的村子小埠前流下来的。

                   

         (图--文) <wbr>回老家

           图15:干脆下了大坝。这里的小丹河通往边下街。

 

          (图--文) <wbr>回老家

              图16

           此人就是刘海风,当过支书多年,当然了,是我离开后的事了。他得过脑血栓,

        走路还拄着拐杖。他的女婿也在,也是当年昌乐十三中我的学生。

 

          (图--文) <wbr>回老家

              图17:在边下连襟家吃过午饭,赶紧回老家小埠前。这可是真正的老家了。一到

        村头,见到我二祖父家二叔刘建文(右边)在路边。还有刘成方(24世,我得叫他爷爷),

        左边是刘从庆,我得叫二叔,不过服期较远了。

                     

          (图--文) <wbr>回老家

              图18:家中还有六位老人。前面是我亲叔、亲婶;后面从右到左依次是我二祖父

         家的大叔、大婶、二叔、二婶。这是在我叔家拍摄的。

 

                     

         (图--文) <wbr>回老家

            图19:石榴树前再照一张。

 

                          

         (图--文) <wbr>回老家

             图20:我建议在每家都拍一张。这是二祖父家大叔的家。

 

                          

          (图--文) <wbr>回老家

              图21:这是二叔的家。二叔比我只大三岁,上完小一个班,1962年,我与二叔

        还有我的族伯父家哥哥都考取了昌乐一中。                      

           (图--文) <wbr>回老家

              图22:每逢回老家,必定要看望这位老人的,老人今年90岁了。论家族叔伯大排行,

         刘明文大爷是老大,这位刘龙文大爷是老二,我父亲是老三。他三人的乳名都是排着来的。

         刘明文大爷与我父亲都已故世。父亲这一辈正好兄弟20人,                         

          

           

          

           (图--文) <wbr>回老家

              图23:这里是小丹河主道。叫小埠前水库。这里给了我许多灵感。其实我的家

          离小丹河最近。下了沟就是。

 

           (图--文) <wbr>回老家

             24:我问这个小伙子,“你是谁家的?”答曰“刘福林”。“那你叫我大爷了。”

         这个女子是他的女朋友,也痛快地喊了声大爷。

 

                      

          (图--文) <wbr>回老家

             25、在河滩遇到我的两个侄子了。左面矮个的是我亲侄子,右面是我亲叔家

        二弟的孩子。当有人吆喝他“你大爷来了!”他俩还不信。这俩侄子老泡在河滩里,与我

        小时候一个样子。

 

                              

          (图--文) <wbr>回老家

             图26:河滩里放着一群羊。

 

           (图--文) <wbr>回老家

             图27:听几个人说,这种草叫“蒲子”,是最近几年才长出来的。圆锥形的红褐色

         的果实上面还有红白间隔的翎子。以前没见过的。

 

                     

          (图--文) <wbr>回老家

              图28:此人叫刘成祥,他在家排行第四,论宗族,我也得叫他“四爷爷”。

 

           (图--文) <wbr>回老家

                 图29:河滩里的大牛、小牛。

 

                         

          (图--文) <wbr>回老家

             图30:水库那边有两个钓鱼的。

 

                         

         (图--文) <wbr>回老家

              图31:这根水泥管道就是通到河南村的排水渠道。以前这里水很大,现在已经

       干涸了。记得1975年发大水,一个片长差一差把我当副支书的大叔一脚踹进沟渠里。

 

                      

           (图--文) <wbr>回老家

                图32:遇见了我的一个我们家族的大婶子。我们两家是前后邻的。

           她指着这口破屋说:“这是刘学孔你二叔的家呀,咱们的胡同离着也就30米吧?”

               全村只遗留下这所破屋了,原来这屋子东侧有一棵老槐树,是元朝末年或者明

           朝初年的树木。可能要做个记号,此房迄今没拆掉。

 

                             

          (图--文) <wbr>回老家

               图33:大婶子站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老家所在地。不过还往东一点儿,可惜让

            玉米地挡住了。

 

           (图--文) <wbr>回老家

                图34:第三路公交车是从昌乐城北的紧邻寿光市的孙富庄一直通到我们的村子

          小埠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