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评)与  岁  月 同 心 跳

(2007-06-01 08:26:39)
标签:

书评

秦晓鸣

《行年诗行》

分类: 文辛散文
《书评)与 <wbr> <wbr>岁 <wbr> <wbr>月 <wbr>同 <wbr>心 <wbr>跳
 
 

                      

 

                          与岁月 同 心 跳

 

                               ——评秦晓鸣《行年诗行》

 

                                文辛

 

    官者作文,古来有之,今亦常见。古人致仕后一心著述者有之,今人退居二线或退休后“人闲心不闲,体静意不静”(见《行年诗行·作者后记》),在文学创作中放射异彩的亦屡闻之。但这得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性喜读书的性情中人;二是具有为官修政的本领和职业良心。也就是说,他们必须是与岁月同心跳的人。我所认识的秦晓鸣,就属于这样的智者群中的一员。

 

    身为农家子弟的秦晓鸣自幼聪慧,加上“性格外倾,易于激动”,也许这正是他文思如潮的原因。他务过农,当过兵,任过从公社到地区的文职干部。常于繁忙的政务之隙,临窗就灯,读书撰文,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自找寒门结良缘》还得过新闻作品一等奖。《行年诗行》是他退居二线后第一部力作。从这部“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用散文加诗歌形式”所编排的“自身经历和人生感悟”的集子里,我看到了他的朴素爽快的性格,豪放豁达的胸襟,执著不懈的追求,让我深深感到,在为官和为文之间,有一个“焊点”闪烁着熠熠耀眼的火花,那就是:为时代贡献智慧,与岁月同心跳!

 

    《行年诗行》,边诗边文,诗与文在推出诗人的“行年”岁月的同时,在客观上也“复活”了一段社会历史。或许这种特殊的意义,是诗人自己所始料不及的。他生于1946年。最初的一首诗是写1955年春节父亲参加村里秧歌队的情况。1955年是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年,那时候人们究竟是怎么宣传“合作化”的?请看《行年诗行》里所记录的当时的秧歌歌词:

                             

        今年是1955年(哪),龙灯秧歌跑得欢(哪);

        男女老少您可好,欢欢喜喜耍一番。

 

        锣鼓一煞就开言,今年光景不一般;

        互助合作真正好,幸福日子在眼前!

 

     当然,大量的还是他自己的“行年”,譬如1971年3月,他从一个普通的复员军人、农民通讯员,正式分配到一个公社武装部任干事,行政22级,工资34、5元,口粮定量29斤,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关口和转折点,一个“泥腿子”成了国家行政干部,捧起了“铁饭碗”,鉴于此,他写道:

 

          天天想,日日盼,当年幻想今实现。

          母亲喜,媳妇乐,舒索日子从此过。

 

          也有吃,也有穿,还有几个零花钱。

          妻在家,夫在外,得空闲忙常回来。

 

          天河配,一头沉,南朝北国大忙人。

          职工户,待遇高,队长会计另眼瞧。

 

    这首诗充分描画了那个年代的真实社会状况。那时候,捧上了“铁饭碗”就等于“一步登天”。

 

    《行年诗行》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是一种较为“陌生化”的“跨文体”写作。说“跨文体”是说他的诗集里掺入了一些诸如诗歌产生的年代、背景等等,让读者充分了解他的诗歌的真实性和独特性。这样的边文边诗,正如给其作序的朱多锦在归为“诗集”类的同时,又说很多的时候用的“是散文式的语言”。

 

    但他越到后来道行越深,在《潍坊晚报》、《昌乐报》上发的一些诗已经很有近体诗的味道了。譬如他在给军旅画家郭银明《故乡情》画展写了一组诗(共八首),就体现了他的诗集的较高水平。请看其中的三首:

 

                  东坡赏月 图

 

              清风明月夜,兀自寄情怀。

              叩问蟾宫客,何时桂宴开?

 

                    品  茗 

 

              树下款款坐,身边煦煦风。

              童子烧火旺,少妇伺香茗。

              劝君此杯饮,表我贱妾情。

              细品茶味道,可逊醉酩酊。

 

                    秋  吟 

 

           绿褪红销卸晚妆,枝横叶疏伴清凉。

           蓬船荡荡由尔去,气定神闲颂雅章。

 

    从这本书里,我看到其行文不拘成规,汪洋恣肆,表达格式是诗歌与解说的和谐统一,信己与敬人的和谐统一。成功地塑造了一种深谙大众化的阅读方式。这种方式进而更加强了与岁月同心跳的和谐。这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无关系。

 

    文学创作真正能令人心动的思考,片刻也离不开真诚。秦晓鸣所著的《行年诗行》算得上是一部客观地再现了他人生经历及社会现实的作品,同那些故作高深的矫情文章有着截然的不同,因为这部诗集实实在在地是与岁月同心跳跃着。我之所以喜欢它,也正在于它让我理解了岁月背后的诗意以及诗意里与岁月同心跳的心迹。

 

                                       

      原刊于《潍坊晚报》2002年10月12日“书山樵语”

 

             2006年8月重新修改于悦溪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