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 安 湖 的柳
文 辛
我居住的昌乐县城西郊,有一恒安湖,撩的人心酥。那里不仅波光潋滟,南北濒临两个公园,假山亭榭赏心悦目,而且湖边的柳树着实诱人。
最喜欢春天的柳,总给人一种惊喜。你看,春节一过,春风徐来,还没等人从严冬里愣过神来,一根根粉线般的柳丝就欢快的飘拂起来。隔不上几天,你再去瞧,又让你吃一大惊,怎么柳枝上隆起米粒大小的芽孢了。再隔几天,你再去寻觅,那芽孢却变成滴翠一般的嫩芽。真的是碧玉初妆,一身翠,惹群芳相妒了。
这些可爱顽皮的小家伙一天一个样子,就象竞争似的,争先恐后竞相萌发。只要你跟踪观察,你会发现它们:前天似雀舌,似草芽;昨天如乌啼,如鸡鸣;今天像锦镞,像流瀑;最后变成一道绿色的屏障横亘在你的面前,让你惊讶得瞠目结舌。
五一节后,天气越来越温和了,风也越来越调皮了。坐在柳树下光滑的石堤上,任柳丝在头顶上轻轻拂着,象小时候母亲的手慈爱地轻轻划过。脚丫伸进湖水里,小鱼儿轮番亲吻;燕雀在头顶穿梭、呢喃,时而将柳丝弹动在脸上。南北两边的恒安湖公园和昌乐公园里,游人如织,繁花似锦。湖面上有儿童荡舟,笑语不断。端的是柳枝叶茂,和以百花,间以小舟,言极情趣呢。
欣赏着岸上和湖水中相映成趣的美景,真疑惑究竟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身边流呀?
今天,立夏一周了,恰好又是母亲节,上午,我与孙女到了湖边,柳叶生机盎然,婆娑妩媚。近看湖边的柳,遮天蔽日,铺下一片片清凉,让人无比惬意;远望对岸的垂柳,象女孩浓密的眉毛,那清澈的河水仿佛就是女孩的明眸,给人无限遐想。数千上万株柳,千姿百态,加之岸上匀布的园圃,水边茂密的芦苇,汇成了绿色的海洋。这绿色的海洋撩动着情思,是青年谈情说爱的极佳场所——“柳幄”。如果你遐想一下柳林里的情景,真得像一间间绿色搭成的帷幄呢。
见有青年男女在“柳幄”下小憩,耳鬓厮磨,窃窃私语,忽然,视行人若不见地狂热亲吻起来……唐朝诗人杜牧在柳幄里小憩时曾咏道:“眉点萱芽嫩,风条柳幄迷。”还真是柳幄迷情呀!
我们祖孙俩漫步在湖边,柳絮在飘舞,飘到脸上,舞到头上。那天曾听到有人对柳絮颇具微词,说讨厌柳絮,说它破坏了人的情绪,污染了人的生存环境,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这是自然韵味。古人也以为柳絮最能吐露柳的情思。柳絮,随风飘飘,缠缠绵绵。晏殊在《寓意》诗中吟道:“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你看,它多有韵味!
说到韵味,真的是有柳韵的。你不见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都争着写柳韵吗?元代乔吉在名曲《天净沙》中写道:“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你看写得多有神?
说到神奇,真的是有柳神的。记得在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一位近代史副教授上课时,讲到了“左公柳”,左公就是左宗棠。原来,清朝大臣左宗棠受命驻守西北边陲时,带领军民在河西走廊沿途栽种了许多柳树。不久,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绿柳成荫,成为西北荒漠的一道亮丽风景。听说迄今在河西走廊一个叫“柳庄”的地方,那里的人还把左宗棠当作柳神一样的供奉呢。
昌乐县城不大,西郊恒安湖岸的柳也因此而不起眼;但,昌乐是当年姜尚封齐之故地,自古就有人杰地灵之称。恒安湖岸的柳啊,你象一幅巨大的翡翠绿纱,镶嵌在故都小城的西南边缘上。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人工智慧的结晶。为齐国故都——我的昌乐小城镶嵌了一块不用注解的名片,也为小城营造了一个招揽四方佳宾的花园。我想,其中肯定也有得益于柳缘的成分吧?
完稿于2007年5月13日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