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梦在中原,有家在逐梦(一)

(2007-01-20 18:12:00)
标签:

榕树下

逐梦中原

周年专稿

黄云峰

邀我干编辑

分类: 文辛随笔

                       有梦在中原,有家在逐梦(一)

 

            有梦在中原,有家在逐梦(一)

 

                   昌乐刘福新

 

为了庆祝逐梦中原诞生一周年,我承诺的专稿迟迟至今才动笔,看到社团几位编辑的周年专稿已然发表,我怎么会不急呢?在此让我引用纯美如虹的两句话:“若多梦的季节,洒落一地星星点点金黄的芬芳……悠幽间闯入心扉不再黯然,心中一片明朗。”“让我们携手走进榕树下,领略一番逐梦中原的独特风采吧!”

 

鄙人自从20064月到“榕树下”以来,已经在榕树的23个社团投过稿子,并与近30个社团有过联系,开始时,因为对榕树全然不了解,就如没头苍蝇到处乱飞,而真正帮我在榕树站稳了脚跟的当然是“逐梦中原”了。

 

回想那一段日子,依次踏进过“落墨城池”、“尺素寸心”、“逸尘谷”、“墨淡如黛”、“心灵感韵”、“草根文学”、“铁马冰河”、“胡杨林”、“浮生杂记”九个社团的大门,“逐梦中原”是我叩响的第十家门环。还记得那是200652日夜里,我突然看到了“逐梦中原”四个字,我心里一动,这里或许更能容纳我的梦境,起初看了这名字,还以为是河南省的一家社团呢,当我徘徊在大门前左顾右盼的时候,看到了“江苏新沂黄云峰”一长串名字,心想社长怎么是个江苏人呢?可我却对这一串名字感了兴趣,我在注册榕树的时候用户名是“昌乐刘福新”,是用了真名字的,我想,逐梦的社长无疑地也是用了真名的,况且他的地名里还有个“新”字,就因了两点好奇与好感,已经是23点零3分了,我——一个不速之客悄然叩响了逐梦的大门,紧接着把我的一篇随笔《从汪藻代拟制诏所想到的》毅然决然地投上了。到翌日(53日)正午12点,这篇随笔便发表了,责任编辑是吟媚女士,按语写得认真、中肯,给我的印象非常深,要不是53日我那远在外省徐州市区的大姐姐一家人来了,我必然当即表示感谢了,直等到晚饭前我才抽了一点空,在自己文章后发了篇谢语,“感谢吟媚老师精辟的编者按以及纯美如虹老师的鼓励”(基本是原话)。

 

以后的时间里,除了继续在十个社团投稿外,又陆续到了“腐蚀森林”、“月下临风”、“风韵居室”、“花影小筑”、“雀之巢”,并在贵州“池塘边”网站担任了散文编辑和“古韵悠悠”主编职务,我的网络旅游生涯更繁忙了。

 

2006524日,我收获到榕树的第67篇也是投到“逐梦中原”的第四篇文章《赶紧抢救我们的“端午”节》得了绿叶,虽然在此以前我已经得到七片绿叶,可这是逐梦的第一片呀!我当时认为这是逐梦中原责任编辑枫叶零花推荐和黄社长努力的结果。66日是个“六六大顺”的日子,我迎来了逐梦的第二片绿叶,我的小说《盯梢》是社长黄先生亲自编发的,按语很长,令我十分感动。随后,我把自己认为还可以的又一篇小说《夕阳照在废弃的铁路工房上》投上,得了第三片绿叶。在把这篇稿子投到逐梦中原的时候,我心中的天枰已经开始了微妙变化,我很明白,我在榕树真正的家终于找到了。

 

从此,我感到榕树下的空间变了,杂乱无章的生活似乎多了一点梦,一份期待;一个微笑的影子总在眼前萦绕,清清浅浅的,如印在水中,抹也抹不去。日子依然或忙乱或平静地过着,我却从逐梦中原里常常得到又惊又喜的兴奋。逐梦的家在榕树,我的家在逐梦。每天都要从逐梦门前经过,这时的我总是抵不住逐梦的诱惑,无论早晚总像孩童一般巴巴地等在那里,待到我愈与逐梦靠近,一颗驿动的心愈是踊跃不已。

 

此后,我开始把我的“乱世系列”文章陆续投到了逐梦,黄云峰先生也是在这期间发鸡毛信给我,让我担任编辑工作,不巧的是,此前我已经在“心灵感韵”社长韵石和执行社长来是空言的屡屡邀请下,盛情难却,担任了心灵的编辑。可我提出的条件却很“霸道”,我说我不派班不管编辑稿件,只管评论,心灵还是答应了。我想,如果我到了逐梦,如法炮制,当不允许,亦觉不安。所以,我将包括逐梦在内的十多个社团老板的邀请全部婉言谢绝了。后来,心灵的编辑我也坚决地辞了。我不是怕受累,主要怕把作者的稿件弄乱了。有位朋友在“橄榄情”任编辑时,我去了信请他过问我的稿子,他很高兴地给我编发文章,结果把稿子排乱了,评论栏里好一阵热闹,我看出朋友是新手,极有可能我的那篇稿子是他的“处女编”。鉴于此,再加上年龄、心理等原因,我决心只以一个朋友加兄弟的身份参加进逐梦这个家庭中来。我知道黄社长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是个爱才若渴的领导人,是真心实意地想让我与他一块共同奋斗共同追梦的,但我决心已定,势难从命,无意中很可能伤害了朋友,对此我抱有深深的歉意。可是,我没有料到黄先生更是一个非常爽快非常豁达的人,他对我的苦衷表示了理解,我真得要跳起来高声喊一声“理解万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