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辛散文 |
昌乐刘福新于
2006.09.16 18:41 发表在垄上行,文章编号:3850167 人气指数:http://www.rongshuxia.com/images/items/flower.gifx0 送鲜花 查看详细记录 |
|
http://www.rongshuxia.com//titlepic/img/2/1164.jpg
人都是有所遇有所思的,请那些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读者千万不要错过“五味杂俎”栏目,因为这是用我的血和泪写成的。
杜甫诗云“月是故乡明”。“桑梓古风”写了一些故乡的古代人物,从中可以学习前辈们的人格修养,吸收高品位的道德营养。最后一篇《营陵刘氏祖茔暨前十世述略》是写我的祖先的,为此文章,我曾先后参阅数种资料,并频频外出访问咨询,也算尽了一个后辈的义务。
一般来说,青年人涉世甚浅,历史知识缺乏,所以在所有的栏目中,都有一些常识性介绍,以供青年读者参考。
诗歌如酒,小说如茶,散文如水。
我这集子插入了不少诗歌,也有些近似小说的描述,大部分是如水的散文。可谓兼而有之。读者根据喜好,尽可各取所需。
时下文坛,有点资格的端架子,有点墨水的卖关子,啥也没有的涂脂抹粉,我没有端架子的资格,因为我只是个无名之辈;我没有卖关子的本事,因为我根本就没有什么“关子”;我更不会涂脂抹粉,因为我相信我的人格!我始终认为心迹的表述就是情的表达;我始终认为一个有良知的写作者必须在散文这块古老的园地上,去伪存真,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始终认为缺乏灵魂、修养和激情的东西比语言的乏味更令人生厌。我在写到动情时,常会泪流满面,这是我的同事和亲属常看到的,但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还以为我精神不正常呢。但我确信,没有激情的文字,打动不了自己,更休想打动别人!
我深知我这本集子的缺陷。我的文章总的说来显得较为平实,过程交待较多,该泼墨处却未能泼墨,留下了若干艺术上的遗憾。我深知,以艺术想象手法渲染自己的情感,以思想内涵加深对事物的深层理解,这都是我做得很不够的地方。这是我今后在创作中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月下小品》这本集子,全靠大家来灌溉。对本书编著和出版给予了关注和支持的同志,希望读者和作者一样,不要忘记他们——
著名学者陈炳熙先生为本书作序;
著名作家郭建华先生为本书作跋;
我中学时的语文老师、多才多艺、德高望重的桑梓名儒,而今又成了我的诗友的曹一民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
《山东文学》主编王良瑛先生非常关心这本集子的出版,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
马道远等多位编辑来电话,希望这本集子早日面世;
“文学沙龙”中诸位先生给予了具体指导;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语文研究会会员、潍坊市书法协会会员曹一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范永来两位先生为本书做了最后校对。
王敏等女士为本书夜以继日的工作。
衷心感谢诸位专家、同志和朋友们,请接受我崇高的敬意!
思绪万千,难以尽言,就此搁笔,权作杂感。
人都是有所遇有所思的,请那些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读者千万不要错过“五味杂俎”栏目,因为这是用我的血和泪写成的。
杜甫诗云“月是故乡明”。“桑梓古风”写了一些故乡的古代人物,从中可以学习前辈们的人格修养,吸收高品位的道德营养。最后一篇《营陵刘氏祖茔暨前十世述略》是写我的祖先的,为此文章,我曾先后参阅数种资料,并频频外出访问咨询,也算尽了一个后辈的义务。
一般来说,青年人涉世甚浅,历史知识缺乏,所以在所有的栏目中,都有一些常识性介绍,以供青年读者参考。
诗歌如酒,小说如茶,散文如水。
我这集子插入了不少诗歌,也有些近似小说的描述,大部分是如水的散文。可谓兼而有之。读者根据喜好,尽可各取所需。
时下文坛,有点资格的端架子,有点墨水的卖关子,啥也没有的涂脂抹粉,我没有端架子的资格,因为我只是个无名之辈;我没有卖关子的本事,因为我根本就没有什么“关子”;我更不会涂脂抹粉,因为我相信我的人格!我始终认为心迹的表述就是情的表达;我始终认为一个有良知的写作者必须在散文这块古老的园地上,去伪存真,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始终认为缺乏灵魂、修养和激情的东西比语言的乏味更令人生厌。我在写到动情时,常会泪流满面,这是我的同事和亲属常看到的,但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还以为我精神不正常呢。但我确信,没有激情的文字,打动不了自己,更休想打动别人!
我深知我这本集子的缺陷。我的文章总的说来显得较为平实,过程交待较多,该泼墨处却未能泼墨,留下了若干艺术上的遗憾。我深知,以艺术想象手法渲染自己的情感,以思想内涵加深对事物的深层理解,这都是我做得很不够的地方。这是我今后在创作中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月下小品》这本集子,全靠大家来灌溉。对本书编著和出版给予了关注和支持的同志,希望读者和作者一样,不要忘记他们——
著名学者陈炳熙先生为本书作序;
著名作家郭建华先生为本书作跋;
我中学时的语文老师、多才多艺、德高望重的桑梓名儒,而今又成了我的诗友的曹一民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
《山东文学》主编王良瑛先生非常关心这本集子的出版,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
马道远等多位编辑来电话,希望这本集子早日面世;
“文学沙龙”中诸位先生给予了具体指导;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语文研究会会员、潍坊市书法协会会员曹一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范永来两位先生为本书做了最后校对。
王敏等女士为本书夜以继日的工作。
衷心感谢诸位专家、同志和朋友们,请接受我崇高的敬意!
思绪万千,难以尽言,就此搁笔,权作杂感。
第一页 [第二页]
作者声明: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榕树下网站发表此作品,同意榕树下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榕树下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请榕树下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淡淡的文字,浓浓的感情,多年的执着终于花开蒂落,一本《月下小品》凝聚多少友人的汗水,就让我们铭记作者的感谢吧,但我们更要感谢作者的多情的文字。(小石)
【编者按】淡淡的文字,浓浓的感情,多年的执着终于花开蒂落,一本《月下小品》凝聚多少友人的汗水,就让我们铭记作者的感谢吧,但我们更要感谢作者的多情的文字。(小石)
前一篇:早年未发表之古风四首
后一篇:出版散文集杂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