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人游踪)岱南仙境——峄山

(2006-06-27 17:09:59)
标签:

岱南仙境

峄山

墨客撰文

历代碑碣

悬崖题刻

千姿百态

分类: 旅迹苔痕

                          (旅人游踪)岱南仙境——峄山

                         刘福新

◇流浪地图◆岱南仙境——峄山 ——鲁南行之一  

 

    东岳泰山之南、亚圣孟子故里邹城境内,有一座幽洞遍布、巍峨耸翠的峄山。它以山耸、石奇、洞幽,赢得“齐鲁秀灵”、“岱南奇观”之盛誉,深得游人喜爱。峄山之名,来源于古传说,远古女娲补天后,剩了些七彩石,四处乱滚,危及人间,玉皇下旨将其垒起。因其“怪石万叠,山无土壤,积石相连,络绎如丝,故名焉”。

    我曾两登峄山,十分惊叹它的神奇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记得头一次是从南坡上山,迎面有片苍翠的松柏林,有儒家书院旧址,传说这里是孟子读书之处,东面不远,有孟母“断机石”可为佐证。那传唱到今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也是在峄山同窗共读、结下生死缘的。转而东行,有“孔子登临处”,踏着当年孔圣人的足迹,蜿蜒而上,岩缝狭窄,须侧身方能挤过,同行的昌邑一中林娟女士被岩石夹住,我与青州二中李瑞玮、潍坊市教研室马秀生等人好不容易才把林女士拽出来,但裤子撕破,没办法,转回到西边一尼姑庵中借了针线……峄山是儒、道、佛各家的福地,有庙宇72处,先后形成了白云宫、南华观、太平兴国寺、峄山书院、碧桃庵等16大建筑景观,让人目不暇接。道家创始人李耳曾在此修炼,称峄山为“妙光洞天”;继之而至的佛僧名之为“峄诗之庵”;儒家更在此设学讲经。

    来过峄山的孔子、孟子、司马迁、李白、苏轼、董其昌、郑板桥都留下了美言佳句,更有文人墨客撰文留碑,计有历代碑碣70块,悬崖题刻300余处。当今著名书法家杨萱庭先生所题“鳌”字,红漆描绘,镌于主峰南侧石壁,字高15米,宽8米,笔画粗1、3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汉字石刻。自秦始皇之后,历代皇帝无不慕名而至,刘邦、唐太宗、宋太祖都曾御驾峄山,或封禅祭祀,或探古揽胜,或寻找长生不老仙药。

    峄山最晃眼的是石头,随处可见千姿百态的怪石,似人似兽、似虫似花。峄山令人神秘莫测的还有奇洞,洞洞相连,千回百转,大者如庭,小者似穴。可以穿洞上山,可以穿洞从山前至山后。夏秋之交,白云聚于洞口,置身其间,有飘飘欲仙之感。怪不得有清代诗人吟曰:“石围深洞挂山颠,飞泻凌空何代仙。我欲拂衣从此去,乘云游雾不知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