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朝天马”的小说《我爱杨玉环》写的评论

(2006-06-23 13:37:49)
标签:

我为“朝天马”

小说

《我爱杨玉环》

写的评论

分类: 知识交流

    我为“朝天马”的小说《我爱杨玉环》写的评论

 

                     刘福新

 

 

 

主题文章: 【垄上人家】我爱杨玉环(社团推荐)  作者:朝天马  总共列出69篇评论:

  - 由 朝天马评论于2006.06.20 21:03 评论id(4652700)
 回昌乐刘福新,你的关于内宫的建议,很好,很感动你写了那么多。这个小说很多地方上虚的,尤其是地点,这应该真实才对,可是我对唐朝皇宫的知识一点都不知道,查资料问文友也没有结果,又急于把文章写出来,怕以后没激情不想写了,所以,写出来就贻笑大方了。一定改正。这只是个草稿。
  - 由 昌乐刘福新评论于2006.06.20 20:49 评论id(4652643)
 作者一定博览群书,当然了,有正史也有演义,有基本确论也有野史逸事。但正史虽为历朝历代的政府修史,可里面忌讳得东西太多,反不如野史来真格的。所以,双管齐下是个读书的好办法。我在“草根”发表了不少历史题材的东西,但基本是囿于正史,我的长篇历史小说《侯景乱梁》就有点像“朝天马”老师的虚实相间的笔法了。从4月到榕树以来,还是学了不少知识长了不少学问的。提点看法,关于唐朝的宫殿群:太宗以前主要在太极宫,称“西内”,玄武门之变等就发生于此;高宗李治以后多住大明宫,称“东内”;玄宗李隆基于开元二年(714)兴建兴庆宫,称“南内”,位置在通化门与春明门之间,便于外出游玩作乐。唐明皇一代的政治动荡、风云变幻大多在此矣。尤其李隆基和杨玉环长期居住于此,沉醉于宴饮,政治日益腐败,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所以“兴庆宫”的兴衰也就是唐玄宗以及爱情的兴衰。玄宗后,任何皇帝都不在兴庆宫,随即荒废了。如果您的作品里写一写兴庆宫,就更好了。
   - 由昌乐刘福新评论于2006.06.20 20:06 评论id(4652513)
 从头至尾地拜读完了,我知道,这样的作品跑马观花地看是不行的!为什么?很简单——你根本不了解里面的内涵和外延,更学不到作者汪洋恣肆的笔法。我知道,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了,很多人不乐意读稍微长一些的作品,可以理解;但,如果你光读那些空洞的没有实质内容的东西,是不能够在文学领域进步的。你不过就是一个匆匆过客而已。我的意见,宁可静下心来用上一个小时读一篇佳作,也不去杂货市场凑热闹。此篇作品真正可以算上作品了。不仅语言简洁明快,而且人物刻画地深邃有力,更有甚者,笔触跳动中负载着那么多的心思,每一根栏杆每一块云彩每一首歌词都在随着作者的灵感低吟浅唱。
 
  - 由 昌乐刘福新评论于2006.06.20 19:46 评论id(4652461)
 作者极其巧妙地把李白作为第一人称,将小说赋予了既神秘又可信的色彩。比如,那隐在幕后的许多人物,那丰满妖娆的玉环,那内监高力士,那刺客,看似与小说(或者剧情)游历,实则匠心独具,在拼接的历史意象中,寻找到了一种内在的和谐统一。小说既倾诉着盛唐诗人李白的浪漫思路,也倾诉着数千年女性内心的自得和悲凄。作品面对着浩瀚的历史风云,捕捉住了唐朝的由盛转衰的历史题材,捕捉住了才子、佳人在偶尔相见的内心变化,把睿智的忧郁与细腻的忧郁剪贴在一起复合在一起,决定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我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的文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