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江仙·读布哈林遗书有感

(2006-06-11 10:01:58)
标签:

榕树下

赋咏风雅

临江仙

读布哈林遗书

杂谈

分类: 文辛诗词
                         
临江仙·读布哈林遗书有感                                  (百度图片:1937年的布哈林)

 

               【赋咏风雅】临江仙·读布哈林遗书①有感  
 
     刘福新
 

经济哲人羁大狱,囚墙亵侮天庭。眼高胸阔诉
衷情:“谋杀”纯臆造,史册定澄清!

内务机关②卑且鄙,迎合斯氏心灵。七十年后
戈氏③宁。乌云虽散尽,却待后人省。

①即布哈林在狱中所写的《致未来一代党的领导人的信》。
布哈林是联共(布)政治局委员、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主编,
卓越的经济学家。1937年斯大林进行第二次大逮捕和审判,布
哈林、李可夫等高级领导人被捕,1938年才组成法庭审理。强
加于布哈林等人的罪名是他们先后谋杀了高尔基、基洛夫等。
布哈林信的内容大略是:我十八岁入党,坚信共产主义,我只
不过与斯大林在经济问题上有争论,这是党内生活很正常的事,
我没有谋杀任何人,我是无罪的,将来一代的领导人应该给我
平反,恢复我的党籍。
②指内务部,前身是“肃反委员会”,即“契卡”。斯大
林时代,内务部蜕变为独裁专制的工具,只服从斯大林一人。
布哈林在信中悲愤地说:“这些创造奇迹的机关能够把任何一
个中央委员会、任何一个党员干掉!”
③“戈氏”是指戈尔巴乔夫。布哈林被捕后,他的妻子拉
林娜也入狱,二十年的监禁和流放后获释,追记了丈夫的信,
于1961年交苏共 中央监察委员会,尽管国内为布哈林平反呼
声高涨,但赫鲁晓夫、列日涅夫都保持沉默,直到1987年十月
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上,戈尔巴乔夫才予以平反昭雪。这件事
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现象——“布哈林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