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邯郸古城·成语曲故·回车巷里的故事

(2007-04-02 21:57:41)
标签:

廉颇

蔺相如

将相和

郭莲香

邯郸古城·回车巷里的故事

邯郸老城区中有一条狭窄而古老的街道叫城中街,街道的南端有一个叫回车巷的地方,相传战国时赵国上卿蔺相如曾在这里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故名“蔺相如回车巷”。与回车巷相关的成语典故多达十余条,如价值连城、渑池相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等,都与这条小街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05年10月,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和梅兰芳大剧院落成庆典在北京同时举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们演出了《将相和》等代表性剧目。

“将相和”这是一个很著名的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秦国强盛,经常袭扰赵国的边境。为了获得著名的“和氏璧”,秦国派出使臣来到赵国首都邯郸,言明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取。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一个很不出名的门客蔺相如出使秦国。

蔺相如以勇气和智谋,挫败了秦王的阴谋,使“和氏璧”完璧归赵。后来他又在赵王与秦王的渑池相会上,当众羞辱秦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

廉颇是赵国的一位老将,能征善战,威震各国,从赵武灵王到赵惠文王,几十年南征北战,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对蔺相如很不服气,当众扬言:“我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个舍人,仅凭口舌之劳,位置却在我之上,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扬言“遇到蔺相如一定要狠狠地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后,就处处躲避廉颇。有一天,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的马车迎面过来,急忙掉转车头,躲进一条小巷里。门人们对此很不理解,蔺相如说:“我之所以避让他,完全是为了国家安危为重。赵国因有我和廉将军,秦国才不敢轻举妄动。”

这话传到廉颇的耳中,他非常感动和惭愧,脱掉上衣,背负荆条,来到蔺相如的面前,向其请罪。这就是为后世广为传颂的负荆请罪的故事。

蔺相如回车的故事,从司马迁《史记》起史书多有记述,回车巷名称在邯郸也由来已久。其实,包括真正的回车巷在内的所有赵国遗迹,早已沉没在10多米深的地下了,解放后,我们所看到的回车巷旧址,是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邯郸知县萧察根据百姓传闻,在墙壁上镶嵌“蔺相如回车巷”六个石刻大字,1981年进行维修并建石碑亭。

1981年,邯郸市文物部门对回车巷进行了维修,不仅丰富了赵文化的人文景观,而且改变了一个人的生活,这个人就是郭莲香。

在回车巷旁边的一幢老房子中,我见到了现在还在担任邯郸市文物保管员的郭莲香,她走起路显得十分敏捷,一点也不像近77岁的老人。

郭莲香老人在回车巷对面的老房子里住了几十年,是街道居委会的小组长,1981年,市里维修回车巷时,把东西放在她家,工程结束后,邯郸市文物保管所的陈广唐所长找到居委会书记,说让郭莲香把回车巷看起来吧。

郭莲香一想,自己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了,咱不保护谁保护,就同意了。

当时郭莲香老人只有40多岁,心想这活儿也不重,只是隔三差五地打扫一下卫生,清理清理活贴乱画,但那时完全是义务劳动,不仅没有一分钱的报酬,而且连笤帚簸箕也都是自己出钱买的。

郭莲香老人说:“陈所长交待,要看好文物,不能让人破坏,有什么情况向市里汇报。早先干活不给钱,不给钱咱也得干,因为回车巷是文物,有时连外国人也大老远跑来参观,我扫扫地没啥。我不在家时,孩子们就打扫,使水洗。直到2002年,才每月给了30块钱。”

2000年,回车巷的老房子被拆除,建起了回车巷文化广场,青砖红瓦,很是好看,但由此也引起了许多争议。争议归争议,郭莲香老人还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在这里做她的文物保护工作,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生活轨迹。惟一让她感到遗憾的是,回车巷改造搬家时,把许多获奖证书和资料都给弄丢了,现在留下的只有一张与八十年代初参加邯郸市文物保护工作时的一张老照片。

城中的老街早已失去当年的繁华,回车巷也难已寻到古时的风韵,每当来到这里,我总为这一座座新修建的“古式建筑”而感到遗憾,因为它已看不出回车巷的历史痕迹,留给我们的,只有动人的传说。但是,我们仍能从这些老的和新的故事中,寻觅到邯郸的人文精神,感受到古时和今天的邯郸人所表现出来的雍容与大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