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法起题目

(2025-10-14 12:57:08)
标签:

定位

创新

分类: 艰难创业路

记得去年下半年吧,华山长平路西北角,忽然冒出了一家天天人满为患、门口坐满等位客人的饭馆——顺德干蒸菜。当时还想着,等什么时候大家热闹劲过去了,我要去尝试一下。

今年三月份,义乌出差,一个人实在找不到什么可以吃的,所以在酒店隔壁的“顺德干蒸菜”试了一下,总体评价,性价比只能算及格,菜量少,口味一般,关键价格还不便宜,只能算是很贵的快餐。

当晚,我写下了以下文字:

“生意好不好做,我觉得主要还是定位和模式。

例如饮食,有的人逃离商圈,有的人赚的钱要不给了自媒体,要不给了统一的供应链。

换句话说,一直在帮别人赚钱,甚至装修成本都难以收回。

最近,全国忽然冒出了“顺得干蒸菜”,门口生铁上看似很差、很随意的字体,给人不花哨、专心做饭的感觉……

大盘、铺开的食材,看似便宜,实际人均近百的消费……

故意控制坐位数量,门口永远在排队,让人感觉门庭若市的生意……

每个城市就几家,每个城市都有,都能找到又减少竞争……

我不想再说了。”

元旦后,发现在汕埠,该店的扩张神速,不到半年,已经开了十八个分店,最夸张的是在所谓CBD最近的两家店,直线距离不到500米,所以,

4个月前,我就说他们家要凉凉了。

果真,从7月开始,很多分店开始关门转让,文章一开头说的那家店,近一个月,也是门可罗雀,估计离关门也不远了。

 

国庆期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昨晚忽然好像有点明白了,也不知道对不对,暂且记录一下:

首先是扩张太快,汕埠市区人口也就300多万,我能看到的已经十八个分店了,作为一种外来的饮食,口味是否符合追求新鲜与原汁原味的潮汕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大家对一种“外来”菜系,更多的是尝鲜。

其次,选址有问题。汕埠的CBD,也是游客集散地,主要客源是游客,游客来,更想是吃当地的“正宗”美食,而不是同为其他地方也能吃的外来菜,就像四川人不会想到这里吃川味火锅一样,相距不到500米的店,不是给客源加分,而是减分项。

再次,在菜品上,没有创新也是硬伤。作为“外来户”,以“新奇”吸引客源,要有“融入+创新”,才可能留住客源,这应该是每个餐饮人知道的规则,可惜在这没有看到。

 

我不是餐饮人,指手画脚,有点班门弄斧的味道,但所谓的商道是相通的,正如三月份在义乌所写,定位、创新,是商务上千年不变的定律。

该怎么做?值得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