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几句
(2025-08-12 17:44:42)
标签:
富足点亮 |
分类: 涂鸦的文字 |
今天按计划,赴穗,办点小事。早上出门前不死心,还是把电脑背上,虽然背囊重了三公斤,但至少可以把昨晚想的码成文字。
够则不需
考虑年底搬家,便开始收拾房子,不收拾不知道,一收拾吓一跳。圆珠笔都是一大把,便挑了一些好的拿到办公室,大家可以用用。
这些笔,让我又开始天马行空了。
上世纪70年代,一根铅笔头,都是宝贝,短得无法握住的时候,找张废纸卷长,继续用。
80年代开始上中学,有根圆珠笔已经很不错,有个机会有了一支钢笔,那真的是成了宝贝。当年好像送同学的最贵重礼物就是钢笔。
现在,早就实现圆珠笔自由,试试看哪个初中生的书包里,不是各种笔一大把,好像没有那些笔就不是“读书人”一样。
而各种展会上,如果还用笔当小礼品的,真的会被嫌弃的。
想到笔,不仅仅是笔,现在大家谈起来,生活好像很艰难,但你要问,具体很缺什么,或者很想要什么,好像基本都很难脱口而出。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物质丰富,心理贫乏。”
那么,我觉得最有效的办法,多读书,多思考,而且要有独立的思考,而不是像现在很流行的一个情况一样,进了“信息茧房”,更不能去听、信什么短视频、博主、网红这样的,说句不太准确的话,这些人大部分擅长的技能是“蹭热点、无思考、造话题、传谣言”。
好了,这话题好像不能再展开,不然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得罪一些人。
点亮你的人
昨晚微信短视频,刷到朱迅的《点亮你的人》,又提到了田壮壮。这个短视频,让我想起了上阵子看的中国电影导演之夜上杰出贡献导演颁奖的一个小片段,当时朱迅对田壮壮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让人泪目,昨晚看到短视频,朱迅开文就一句:谁是点亮你的人?
这个问句,我想起了我中学的数学老师——刘伟森刘老师,他虽然只给我们班上了一年的课,但他也是我计算机的启蒙老师,同时,还指导我填报了大学志愿,在我填报志愿受阻时,他建议我填报了西电,让我在西电学到了很多很多。
可以这样说,从中学开始,刘老师就一直影响着我,特别是其教会我的“以终为始”真的让我受益一生。
昨晚想到这些,又让我想到了曾经听过并且写过的《左手与右手》的故事。
经常和朋友聊起教育,我觉得现在天朝教育是只教知识不教思维,或者说不教素质。
教书育人,天朝的教师,不乏知识渊博的师者,但缺乏育人的先贤。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方面的问题,育人的先贤,很多理念,学生和家长不一定接受,但如果没有育人的理念,这个教育我觉得确实是缺失的,学校的老师是这样,职场上的导师也需如此。
由于受了我很多位恩师的影响,走上职场后,有幸也带了一些后来者,我一直以“思维方式”重于“处理问题能力”去带人,这也是收到好多诟病,但我坚持不改,相信能学到的,真的不会错误的。
话多了,路途有点长,也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