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清醒三五言
(2025-06-18 15:16:03)
标签:
坚持努力成长 |
分类: 涂鸦的文字 |
这篇文字,想写到现在也有一月以上,一直静不下心。今天一个空隙,看能不能码个几字,还是分几段来堆叠吧。
孩子教育
历经了不确定,孩子以全优的成绩,从MIT毕业,并被CMU录取。
据说其专业是全球T3,我不知道这个排名真的还是假的。但我知道孩子特别热爱,这是真的。
前两天太太和我说,上海的机构七月份要给孩子做个专访,估计是其申请的“录取率”高吧,而且我知道的学校都排名很前,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美加半个月,主要任务是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因为听力水平有限,所以无法全部了解,但从自己的一些观察,包括学校、教室、毕业作品……,我心里很自豪,为孩子的学习、成长,也为自己坚持的“放手”。
有人聊过,孩子的教育等等,我还是坚持不变的理念:坚持参与,适度放手,一起成长。
孩子成长过程,不仅仅是你给予什么物质上的支持,而是去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加于建议和支持,同时你要和孩子一起成长——“重在因,便有果!”
空杯心理
以前就听过“空杯心理”这个词,至于懂不懂,我也说不清楚。
五月上半月,美加走了一圈,现在回想起来,一路上总体感觉情绪不高,实际上,我当时已经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但一直苦闷,为啥会这样。
后来片刻清闲,我觉得可能是脑子填太满了,已经装不进新的东西。
例如,加拿大的尼亚加拉瀑布瀑布很恢弘,但是春节刚看了德天瀑布,所以难免不容易感受到“震撼”;犹如安村路边随处可见的松鼠,如果第一次到米国,可能会震撼,但去过了,感受过那种村野的整洁和大自然的和谐,所以并没有特别的感受,或者说,平淡接受了这张感受。
米国,基础实施很多落后于天朝了,这是硬件;但软件——人的整体素质、文明程度、规则意识,还是高于天朝的,当然,米国也有很多很多问题,我觉得各国都有,轻重的程度不同而已。
不知道是年龄大了的缘故,还是心态老了的原因,反正,现在看问题,感觉越来越辩证,越来越客观。
有时候反思,我是什么样的人?实际我也不知道,迷茫中……
成长
这个成长,写的不是孩子教育,而是大家一起成长,还有为朋友的成长和成就高兴。
最近在投一个标,阴差阳错,让我有充足的时间更好的去分析、修改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本来是分工给同事的,但这次我的做法,草稿——我修改——理解——讲解——修改——我再修改为最终——提取脉络。
这样的一个过程,看似废时间,但是,我觉得能让同事更好的理解、掌握如何去写一个文档,包括要点、条理性等等方面,应该说,这个过程,比自己写或者一次性修改到位,要花更多精力,而如果以开始就讲怎么写,没有感性的认知,同事想写好也不容易。
看起来,废力,但实际,成长了,以后就省力了
再说个不着边际的问题,5月份某一天,去参观了在心里念叨了很久的朋友新办公室,从很多表象,可以看到朋友的自豪!
首先我要检讨,我现在很笨,不善于表达,只是把自己当一个局外人,静静得去听、去看、去体会,根本就说不出内心的感受。
可以这样说,朋友的职场成长,我多少了解一些,其中付出的努力,我也了解一些皮毛吧。
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是多方面的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绝对不可能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最简单来说,当机会来到面前时,能否看到机会?是否有能力抓住机会?手伸出去了,机会是否能抓住?这些都是问题。
朋友方方面面付出的努力,大家都能看到,也因为这些努力,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功,作为朋友,为其高兴,为其骄傲!
今天的文件,总觉得比我想的不太着边际,所以属于不太清醒的文件,甚至有点类似于梦语,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