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朗读/口语表达能力”校本研修活动预案
(2014-12-15 10:16:36)
标签:
教育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朗读/口语表达能力”
校本研修活动预案
研修主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朗读/口语表达能力
研修目的:通过课例研讨,探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流利朗读和说英语的基本策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研修形式:课例展示、现场研讨
时
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课例前期准备)
环节一:多方联动
1.
2.
3.
环节二:围绕主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和查阅资料等理论学习,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确定我校的研修专题低年级段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高年级段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环节三:组建团队
确立以梁绍卿为组长的研究团队,团队中包括学校英语组全体教师。
具体分工如下:
课例展示:赵丹(五年级任课教师)
交流研讨:梁绍卿、宋春荣、马艳华、客荣
研修过程记录:梁绍卿
档案的整理:张卓(主任)
影像资料的管理:宋明珠
指导教师:孙雪丽、李朝明(区进修学校英语学科教研员)
环节四:剖析概念
前期组长组织研修教师对于专题中的核心概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学习提高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等相关理论文章。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教师学习阅读及课内外阅读的有效实施等相关理论文章如:《浅谈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提高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策略与方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对研究的状况进行分析综述。
通过学习我们总结发现,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尝试:
第一环节:热身复习,进入情境,自主学习。
开课伊始唱英文歌曲或小韵句,创设轻松愉快的英语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习兴趣.同时也为新课作铺垫。之后,在热身启动环节创设情境进行小组交流,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并给每个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机会。
第二环节:共同探索,相互启发,学习新知。
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学习小组也可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组内交流展示。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有效的探究能力。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交流分享,运用新知。
《新课标》倡导现在的英语教学的是任务型教学,要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新知识后,还必须对其进行巩固和应用。因而要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结合任务,共同进行对话交流等活动,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似的、具备新知识点迁移的活动情景,供学生自主运用。这一环节是学生形成新知识迁移,达到活用的关键。
第四环节:小组评价,激励发展,交流提升。
每次小组活动后都要及时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另一方面,对小组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小组合作的评价是将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评价。教师在过程评价中,不仅要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经常开展小组评价,使小组合作成为真正意义的情感合作和认识合作。采用评比记分的机制强化评价的监督、激励、导向作用。
环节五 预设方法 找寻措施
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初步确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相关策略。
具体实施策略:
1.通过表扬激励、适当降低标准的方法,帮助他们慢慢树立自信心,逐渐达到敢张嘴、能朗读、会表达。
2. 注重自然拼读法的学习和朗读习惯培养、技巧训练,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课堂上教师关注,小组内借助同伴互助让学生多说多练。
做课教师要形成教学设计方案。大组讨论教学设计方案,并进行适当修订,确立课堂教学实施的方案、评课量表。
(二)第二阶段(课例中)
环节六:课例研磨 验证猜测
由五年级任课教师赵丹老师进行课例的展示,研修组成员进行看课观察,研讨。
依据前期研讨确定了听评课的具体观察点,包括:
1. 教学流程设计合理,符合新的课程理念。
2. 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关注学生差异,给予必要的关注。
3. 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组内互助、参与程度及任务完成。
4. 评价方式及奖励有效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困生的学习。
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例分析,同时鼓励教师根据前期研讨的观察点,自己再深入思考,融入自己的个性化认识,分列出观察预设的不同维度。课后要由组长组织研修组成员进行交流研讨,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前期制定的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交流讨论,同时邀请区进修学校英语学科教研员孙雪丽老师和李朝明老师对研修活动予以指导。
环节七:反思总结 形成策略
研修人员要根据研讨的内容进行反思,形成个人的研修体会。承担课例的教师要整理好本次活动的教学设计、课后反思等材料。
(三)第三阶段(课例后)
环节八:行为跟进 整体提升
环节九:生成新问 深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