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兰春梦

(2006-07-05 10:37:08)

桃与兰(一)

又是春光宛丽,兰正飘香桃又飘飞,那是我最喜爱的一香一色。我仰慕兰的清高艳慕桃的妖娆,它们不约而同象征了中国传统文化避绝世外,不愿为尘俗侵染的人格化品质,仿佛于这熙攘人世至终守存在心底的一寸净土,那里是所有生命圣洁和自由的终极向往,有待红尘翻滚后的休憩与皈依。

兰的香幽远广阔,总在清风摇摆的不经意中扑鼻而来,霎时沁润四肢百骸渗透到每个毛孔,待要仔细寻觅又飘忽得无影无踪,就像德馨王者教化万物不着形迹,古人赋予兰天下第一香的美誉。

外婆很爱花,我对兰花的最早记忆是小时候她窗台上的一盆彩心建兰。后来我爸买回一本《东方兰花(吴应祥著)》,当我翻到前页彩图中那张叠翠的照片时,我惊诧了,在我红花绿叶的概念中绝没想到世界上还有和叶子一样碧绿的花朵,而且绿得那么晶莹剔透,鲜翠似美玉雕琢。从那时开始,青石桥花鸟市场那些小坡似的兰堆就成为我每天放学后扎头的场所(当时兰贩运来的野生兰花堆得跟小山似的,买兰的人都钻在兰草堆里自由挑拣,而且是颁花苞看的,拣中了就让兰贩叫价,一般几角到几元不等,这给我创造了大量学习和积累辨识兰花知识的实践机会。随着对兰花资源的保护,这场景早已见不到了,兰花也越来越贵族化,现在想从无到有掌握兰花挑选技巧那成本恐怕真是天价),总想从中选出一棵和那张照片一样娇翠欲滴的香芷佳兰,一个属于自己发现的品种…,就这样对兰的专着越陷越深,我也从当初省出可怜几角零花钱的摸索开始,在成长和搬迁中和兰花始终保持着断断续续的不解之缘,那是因为喜爱而产生的惦念…。随着光阴荏苒,而今我早已娴熟并系统地掌握了兰艺的种种经验窍门,玩上了一定档次…。也因为植兰,我对自然界的气候、天象等有了刻意的观察和不经心的留意,间接引导了我对融入自然的生命运迹不可言表的感悟。

兰的品种很多,我尤为喜欢蕙,喜欢它任性不羁,喜欢它狂放洒脱(春兰略显中规中矩)。好花可遇不可求,我曾经用十五元钱在青石桥选到过一棵下山蕙兰,那可是我自己挑到的第一棵高品好草:特大正格荷型软捧水仙,瓣幅宽阔拱抱、平肩紧边、收根放角,翠绿的五瓣上都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金色宽覆轮,极为耀眼夺目,舌苔密布的红点有种特殊的鲜艳,整朵花形色搭配绝妙又大气协调,非常罕见,当时就有人愿出那时足以买到一套两居室住宅的货币向我求购,相比之下,我更陶醉于那份际遇的惊喜,当然被我婉言谢绝。带到浦东后,这棵草放在房间里始终长得不精神,因为当时住的是我父亲任老总的单位大院宿舍,于是很放心地把它搬到楼下花坛中让它餐风饮露。谁知第二天起来,盆中珍品却变成了一棵半蔫的鸡冠花,我当时那种心空的感受就真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慌乱焦躁地在大院的每个角落搜索翻寻,我父亲单位的叔叔阿姨们也看得于心不忍,全都自发组织起来帮着四处调查,最后得知,原来是门房大爷看到怎么这么漂亮的紫砂盆里种了几根葱一样的东西觉得一点不搭配,就很好心地把它拔来扔了,然后从花园里挖了窝红艳艳的鸡冠花种在里面。老头这么大年纪了,看到这么多人找东西的架势也吓得够呛了,我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闷着头,也顾不上脏臭,把垃圾房里四个巨大的铁皮垃圾桶全部翻倒过来一片垃圾一片垃圾地清理,还是没能找到…。大概有两年左右时间,只要想起那棵兰花我都会很揪心。

自古以来兰就被规定了一些标准分为细花和行花,细花贵于千金,行花弃如敝履。为寻觅几十万分之一概率的细花艺兰,成千上万吨山兰被财迷心窍的“爱兰人”们采尽挖绝,滤选后又倾倒于江河、遗弃荒野。其实正象人的相貌和命运的区别一样,那是造物的不公造成的,实际也并非造物的不公,而是人为设立的评判标准去区分,是人心的不公。这就需要我们放弃所有偏见和歧视,用公平博爱的眼光和更宽广的心胸去对待它们。每一个生命都是天地间的奇迹,辉煌的生命又为什么要用平凡的生命来铺垫?阅尽千帆后,兰艺的最高境界是欣赏行花。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Adjo0uCo2H1fGVImXBCeof21sBrw1gX2-edgTd_OLq1hBOqAPwkTvsSWxataIZ_FjRQSnB7lAhc48mO1ysmdmDHMnuwYtGLlAz01bBiQm-F-qKyzbJqd5X8SI4N0csUIZ1jJYKoY9rZNwDaJAsd1Ix9wDD0jjhsg

 

桃与兰(二)

这尘世间多少香艳如桃与兰,待春去春回、任花落花开、周而复始、寂寞含芳。可能长时间对一样事物的关注会让人的性格气质潜移默化地向着那个表征发展,我的张扬与内敛,恰有桃与兰的体现。

桃我羡美的是单瓣原生种的,就像单眼皮至简至纯的清澈目光中没有半点拖沓的奕奕神采,张扬着孤傲不群的生气。它每一片花瓣上自内而外映射的绚烂,是真正处子腮边冰润香肌中沁透的妩媚羞红,被温差冶炼得淳朴而鲜灵。这个安静得教人惴惴于心、冲动暗涌的粉色娇得如此妍丽而纯净;这个被微风颤动,楚楚可怜似美人衣单的花瓣在不饰粉黛的透明底面里艳得无比风流妖冶;这个细雨沾湿恍如红颜带泪的花蕊香得那样透彻而芬芳得体,所以理解古人诗词中为什么总是用桃花来隐蕴漾溢春情了。后来人们虽然培养出很多专门用于观花的看桃园艺品种,五颜六色重瓣繁复,总感觉颜色偏于艳浊,累赘如盖脂粉,香气也是种闷香,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大概跟家养甲鱼不如野生的滋补是一个道理。

不同的风物有不同的欣赏角度,兰宜孤植,桃看成林,但不是像中国人才培养体制所批量定制出来的一群思想侏儒那样,被修剪得偏偏一律只及人腰的桃林。南汇桃花节去了一次,俯头看花,根本感受不到人在桃树下花雨中穿梭留连的情致,再不会主动去了。还是原来成都狮子山的桃树好(不知现在是否依旧),没有压抑的轻狂舒展姿态,在自然中放任生长,高大而形态各异,每到山风鼓荡的春末,呼纳满树狂花如雪飞落过程中舞姬舒袖、落英缤纷的场景和气势,放眼望去宛如红炫天边的明丽粉霞,旋舞着漫天的繁华。

寒潮反复中,桃洒落了一地的美丽,把芳香染在风露,独自飘零下青春翩跹如蝶的憧憬和凄美青涩的经历,如痴如狂、无怨无悔却又缱绻不舍…。桃是我个性里追求完美的意识背景,是我先天第一眼就钟情的惊艳。我的烂漫天质和极致唯美来自于桃,我最早种下的第一棵植物就是幼时将吃剩的桃核埋在土中破芽而出的桃树,从小就有它在我家花园一直伴我成长,那是我最初的等待,等着满树花开。

我是桃花一朵

开在喜悦初春

今日飘然而去

随风吹过黄昏

不必寻我踪迹

我愿遁入天地

那些恩宠集身

终是风雨红尘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Adjo0uCo2H1fGVImXBCeof21sBrw1gX2-edgTd_OLq2jqLyzaaarhdIx9PigT4BZmbxVXIt8MF8z2gkXS48u3j8GwB_3voKNu0Q3wbyPXAfJtAZvnKzJaWewtUdtabQCCKeEAqrRPIuuV9txyxVKJD5V4Ub7vW1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探监
后一篇:小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