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短旅——记2017年国庆假期泰国行
(2017-11-27 22:35:20)
标签:
原创游记泰国普吉曼谷 |
分类: 随笔撕拷(原创) |
首先感谢我的夫人,因为此行我是一个纯参与者,所有的行程、物资都是她一手操办。再感谢我的大舅子(我媳妇的堂哥),是他在泰国普吉定居,为此行做了很多准备,并且为我们私人定制的自由行的行程,让这段旅程很从容。
并不擅长写游记,只是对此行有些想法,即兴写下。
信仰、因果
“院犬何果得尝上界香火,寺佛何因能佑异域苍生。”——游查龙寺有感。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度,自然有很多名寺,我们去了建于1837年的查龙寺,据说主殿最高处供奉着从斯里兰卡请回来的舍利子。
仔细想了想,确认了一下,我没有信仰,所以只是沿路走走看看古寺,进入室内自然要遵守当地风俗,需脱鞋进入,只是没有一一朝拜百余座金佛。游客很多,从外貌看大概可以分辨出印度人、俄国人和其他欧洲人,而那些摇动签筒、占卜问卦的人一定是当地人,因为外人没有那么虔诚,也未必懂得那一套复杂的仪式。
引起我注意的是寺院里的阿猫阿狗。出了主殿,旁边的几个小殿人并不多,我随意走进一间,几个游客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出来,我进去,只有我一人,正前三尊佛像,案上有新鲜的供果,香火应该也是刚燃上不久。旁边有两只猫,一只悠闲的躺在门后阴凉处,一只从香炉后走过,轻巧的脚步、空灵的眼神。而寺院里更是随处可见流浪狗,树荫下乘凉,四处觅食。
比起泥身的众神众佛,这些阿猫阿狗更像是来接受供奉的。
有一个问题困扰我多年,就是各宗教的众神,是什么能力可以听懂不同的语言,是什么原因可以佑护“外国人”?今天我又发现一个新问题,这些小生命是否会对神佛敬畏?僧人或游客提供的食物或香烛到底是给神佛的还是给这些小生命的?它们做了什么,此世为畜却能享用着供奉上界的贡品香火?凡人游客,拜过如何?贡过如何?我与那位擦肩而过的碧眼金发游客心思何异?……
大海·自然
31岁,第一次见到大海。
此行去过两次海边,第一次是到普吉的第一天,在距离住宿地不远的海边,专程去看日落,然而因为第一次见大海太兴奋,光顾着游泳忘记看日落。
我很小就学会游泳,却水性却不见长进。刚下水,一个浪就把眼镜打落了,我明明加了防滑套啊,怎么会这样,咦,运气真好,没有漂远,就沉在脚下,蹲下身子摸索着捞起,放回岸边。
没有了眼镜的束缚,可以放得更开一点,屏住气钻过两个大浪,已经距离岸边很远了,在岸边时,人会被浪推向沙滩,但是当钻过这几个大浪,不仅不会往沙滩推,反而会往还中心吸。没有人教过我怎么在大海里游泳,我也不知道再往里走会怎样,当时的心情只有紧张、刺激,然后渐渐转为恐惧,因为以我对自己水性的了解,我甚至都不是很有把握回到岸边,所以果断回头,奋力游向岸边,脚踏实地之后再一回头,对大海多了一份敬畏,大自然的力量远不是人力可抗的。
我明明可以在沙滩上看看人家冲浪、看看打沙排的比基尼,等着吃晚餐,可是我偏不,偏偏想着临走前还要下去游一圈——带着近视眼镜,这次没有那么幸运,一个浪把眼镜打掉了,没有很快沉底,就在我手边,伸手去抓,没抓到,再伸手,手速明显跟不上后面推来的一个浪,彻底和我的眼镜说再见。
赘言不述,简短截说,未来的一周时间里,我靠在当地临时买的日抛隐形眼镜度过的,包括第二次见大海。
第二次见海,也是第一次出海。天阴,风浪大,两个小时,大部分时间在晕船,吐得天昏地暗,连丰盛的自助午餐都错过了,因为我根本站不起来排队,好在还有泰国方便面。问船员要来一颗晕船药,然后就是一直睡。以至于错过了海豚,我媳妇告诉我他们看见了海豚群,只是太快了,没来得及照相。
抵达大小皇帝岛,我马上活了过来,就像二十年前,跟父亲出去玩,一路上晕车,路经元谋某处,一条小河,全车人提议下车游泳,我瞬时来了精神。而这一次让我亢奋的不仅仅是游泳,更是还有能潜水。我自认为我还是一个有运动天赋的人,然而潜水还是比想象中的难,难点在于沉不下去。整个下潜过程教练给我加了两次铅块,纠正动作和节奏若干次,直接伸手拉我若干次。终于看到了海底景象,鱼群、珊瑚、海星、…… 而最难忘的还是一个塑料包装袋——一个装零食的包装袋,至今想起仍然不舒服,可能是别处漂来的,也可能是游客扔下的,但不论来源如何,那终归是个垃圾,是人扔的垃圾。当我和垃圾那么近的时候,真正体会到平时说的环保、生态,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我看到景色我的孩子还能看得到吗?
回到岸上,一个年龄稍大的孩子把几个小寄居蟹递给我的孩子,她接过来,放在沙滩上,小生命们伸开脚,四散爬开……
美食
作为一个中国人,去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吃当地的食物吧。
去到第一天的夜市,因为眼镜丢了,根本看不清什么是什么,只是跟着走就对了,虽然眼镜丢了看不清食物,可是哪个摊位排的队长还是看得出的,那顿晚餐吃了排骨粉(具体叫什么我也不知道,只知道是一大碗用排骨炖的粉条),量很足,肉的量很足。然后在也是买各种煎炸烤的鱼肉和鸡肉。夜市之行以甘蔗汁开始,冰椰汁收尾。
因为我们租住的地方有厨房,可以自己做饭,我去7-11买了矿泉水做日常饮用,牛奶、面包、鸡蛋等做早餐,还买了大米。岳父每天上午会到海鲜市场买会新鲜海鱼,自己动手做菜。
假期恰逢中秋,那天晚上我们去吃海鲜自助烧烤,回想起来,那一餐也许是此行在外面吃的最丰盛的一餐,而且便宜。后来到了曼谷,我在小吃街上看到烤虾,250泰铢五个,我突然恍惚了,我问媳妇,是不是我记错了,之前在普吉吃的自助餐是1999泰铢一个人?媳妇回答,没记错就是199铢。我天!这250泰铢五个的大虾,跟普吉199铢自助餐上的虾明明是一样的。
在普吉除了自己做饭菜,还在海边吃过一餐午餐,点了当地的几个菜,也在快餐店吃过猪脚饭和鸭汤。直到离开普吉,去到曼谷。
曼谷就难找到这么好吃又便宜的小吃了。毕竟在大城市,只能在商业中心吃,甚至有一顿晚餐我吃了酒店楼下的麦当劳。
城市
在普吉住了五天之后,乘飞机前往曼谷,下机正赶上晚高峰,在高架上看日落,在城里看堵车,幻想着旁边这辆车里的上班族今天经历了什么。
到了曼谷,没有请中文导游做地陪。凭着蹩脚的英语在城市中心生活了三天没有走丢,还解决了吃、住、玩、购物的问题。
来到大城市就没什么玩的了,只能逛街和购物,还好酒店附近就有MBK center、Siam Square、Paragon、Discovery各大购物中心,步行即可前往。带着孩子逛了海洋馆、杜莎夫人蜡像馆,其余时间就是陪着媳妇和岳母购物。
住在酒店十二楼,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车流涌动,轻轨穿行,一个休假的人,这样看匆匆的街道,不得不说,还有点上帝视角的感觉。还有一个体育馆,正值周末,分别于两个傍晚看了两场业余足球比赛。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大概说的就是这样吧,当我假期结束,开始为生活奔波的时候,与我并行的旅游大巴是否有人看我一眼,写字楼隔壁的酒店里的旅客还呆多久,街边我从未光顾过的小摊是否吸引外国人驻足……
离开酒店拍的最后一张照片,是两瓶没有开封的矿泉水,玻璃瓶装的。
后记
我是真不会写游记,你看,一点景色描写都没有,看来还是书读的少了,面对湖光山色真是词穷。
在小皇帝岛,导游问我孩子多大了,我答一岁半,他说,还小,还没有记忆,要三岁或者五岁以后。我笑笑没有作答。
世界很大,她以后还有去看她的世界,而我只是想陪伴她,看着她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