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的夺命深渊

(2013-08-09 06:57:46)
标签:

被动投资

财经

股票

价值投资

理财基金

分类: 孔浩作品

        A股的夺命深渊

            作者:孔浩

一些投资的感悟,也是人生的感悟,而人生的太多感动与经验的来源,有时候来源于那些金典的片段,笔者那就说说那些金典电影对投资的启示。拿最近观影来说,笔者看了好几遍《夺命深渊》,这是讲述潜水家弗兰克带领整个队伍洞穴探险的故事,包括处理自然环境的危险,处理人性内斗的危险,等等,最终结果是近乎全军覆没,只有一个队员乔什幸存。而对比股市的广大投资者,难道不是一样吗?浩浩荡荡的散户韭菜军在股市割完一扎又长出一扎,最终的命运却逃不出七亏二平一赚的客观现实,这就是A股的夺命深渊,散户的悲哀,人间的残酷---大部分人最初来股市兴高采烈,而中途在股市挣扎而难以自拔,最后却被A股的深渊吞没,据深交所数据:君不见5年以上的新股民如今90%成为了植物人状态,而2007年的兴高采烈早已不见踪影。

A股是我们的神秘园,走不出那永无止境的缠绵。

A股对于散户就是一场大逃杀,尽管十个只有一个走出,要怎么成为这十分之一呢?要如何走出这场大概率的劫难?参考《夺命深渊》,有以下几点:

(一):投资需充分准备:《孙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几乎一切的困难与失败都是由早前的准备不充分,或者准备有差漏导致的。散户为什么90%只能在A股被消灭,因为散户这个词就说明了其不是专业投资者,不可能有准备,更不用说充分的准备,王亚伟说散户不宜做股票,郭树清也说散户不宜做A股,巴菲特更是指数大多数人更适宜指数基金,这背后的根本就是散户只能是散户的投资意识,做不到打有准备之胜仗。电影《勇敢的心》中华莱士的团队,尽管华莱士一生勇敢,但团队就是不能最后准备形成一股绳去面对英格兰的正规军。事实上,拿国共两党的历史去看,游击队对抗正规军,农村包围城市,这是有充分条件的,条件准备成熟,此时游击队就成为了正规军,而不再是游击队。回归到电影《夺命深渊》中,尽管弗兰克一生严格正规,各项细节准备充分,但还是出现了准备不足,在暴风雨来临前,跟前方信息连接中断,这说明就算最智慧最聪明的人也难以做到万全的准备,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做不到万全准备的情况下的应急机制,比如很多人投资,要假设投资对自己不利的亏损情况下,如何退出?退出的门槛有多高?最大损失多少?是否自己的这笔投资资金未来某年要买房,要结婚,要养老?这一切往往不在投资者的意识中,而最终导致了投资的失败。很多时候,富豪为什么投资能越来越好,因为,他们的投资的不用准备,可以一直持有,而老百姓需要钱来生活,做不到长期持有。综上,没有有准备,已经说明了投资是否大概的成功或失败。

(二):投资需科学理性:投资虽然最大的确定性就是永远不能做到100%确定。但并不妨碍我们追去投资真理追求投资真谛。投资必须科学理性,盲从是我们投资最大的敌人。《夺命深渊》中Judes的不幸淹死,就是过于热爱潜水而忘记了安全理性的考虑(只考虑潜水,安全备用的设备未带);弗兰克的一个队员得了肺病知道必死,果断舍弃弗兰克的救助,不愿拖累,选择自杀。在生命的理性本真上,牺牲生命上的高度理性,永远值得钦佩。在投资上,问问自己,拿好一张纸,写好买入股票的理由,问问自己到底是在投机还是投资?笔者碰到的大多数投资人,往往用着科学理性的名号做着盲从迷信的事情,用价值投资的名号做着投机倒把的事情。什么是科学理性,不是知道,不是懂得,而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内心信仰知行合一的精神高地。

(三):投资需克服人性:笔者重复很多次,投资的过程也是修炼人性的过程。在《夺命深渊》中,弗兰克的一个队员卡尔就是最后变成了自私求生,卡尔抢走了设备,把之前的朋友都一切情感友谊付之东流,只剩下生命求生的本能。人性的本能是贪婪与恐惧,衍生到投资市场表现为追涨杀跌的羊群效应。前段时间新闻报道:中国一首渔船去往南美,近30个人互相残杀最后只留下10人回国,这就是人性黑暗下的鲜明写照。当人性丧尽,事实上人与动物没有区别了,活着就只剩下活着本身。投资上克服人性,比克服生命生死的人性要简单多了。但是,做得到的一样极其稀少。《夺命深渊》的乔什能够幸存,也在于其勇敢的信念,在卡尔的背叛下还给予对方食物,体现了真善美的人性。在利益熏心的社会,浮躁的资本市场,想想自己如何克服人性,是投资的重中之重。

综上:A股,事实上无论全球任何市场,都是一个夺命深渊,没有真理,真正的真理就是进去的人最终还是七亏二平一赚。股市对于大多数散户更是夺命深渊,逃也逃不掉的社会规律。只有做好以上(一)(二)(三)三点,才可能成为最后剩下的10%的成功者,笔者本质上更愿意称为是成功的幸存者。

这就是投资的客观现实。

                  孔浩  陆家嘴  2013.08.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