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被动投资财经股票理财基金价值 |
分类: 孔浩作品 |
公募基金发行去看,近年不见主动型基金发行,可见主动权益型基金在公募领域发展趋势中早已渐失势,目前基金发行领域,大多见货币类,债券类,以及封闭式基金转型都基本转型为指数基金,以及各类新ETF指数基金的趋势,加上目前最热门的创新类,比如分级基金,杠杆ETF等等。除了大势指数低迷导致权益类产品发行低迷,主动权益型基金在整个公募领域逐渐失去了优势。2013.06.01开始实行的基金法,进入公募门槛也扩大至私募,保险,券商等等,可见传统公募基金在未来竞争会愈加激烈,人才以及投资能力的竞争将是未来基金业的最大的竞争。投资者要思考的是,在主动权益类该如何管理?资产管理者要思考,未来主动权益型发展方向在哪里?
巴菲特早就告知一般投资者定投指数基金长期可以跑赢大部分专业投资者,这一结论反反复复得到实证。晨星数据标准观察管理至少5年的共同基金,五年来,2.4711万只基金之中仅有五位经理业绩超过标普500指数。根据稍有不同的标准,在华尔街日报查看的1.7785万只基金十年内有71只基金跑赢标普。也就是说,十年之间,只有0.4%的共同基金经理业绩胜过标普500指数基金。投资99.6%的共同基金都无法得到高于标普指数基金的回报。可见,主动权益型在实证上优势愈加不明显。未来还能看到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可能在以下情况可见:
(一):公募转私募,主动权益类产品往往很强的择时择股性,强调基金经理的战胜市场的能力,一般有这种能力的基金经理都是转型去了私募。从吕俊,李旭利,王亚伟……未来的私募基金,将以对冲基金的形式越加明显。
(二):公募基金激励机制,公募基金一直难以留住资深著名的基金经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募现行制度导致基金经理自我投资受限,加上基金经理无法取得公司股权,未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公募激烈的竞争会导致未来公募基金制度变化趋好,留住好的主动权益类资深著名的基金经理,才更可能出现公募基金在主动权益类产品上的长远优势。
(三):牛市中后期,此时权益类资产受到追捧,主动权益型产品有一定的市场。
(四):其它各种通道,比如券商资管,保险等等,以其它形式出现,自由竞争下面临战国状态。
随着市场成熟度的趋势,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发展,更加趋向与名人专家才更好发行,或者家族式的投资管理。不再像早期发行封闭式基金那样投资者需要抢,中签率极低。目前已经变成难以发行出去状态,这一结果也说明了市场理财渐趋多元,基金的种类也将继续层出不穷,势必FOF也逐渐成为一个基金领域一个重要分支。这一过程也对投资者理财的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