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意识意志论的哲学思考......Hale Kun
今天探讨的话题是自己创造的词汇---意识意志论,个人认为意识与意志是自己目前思考的两个基点,在大学四年哲学的追求一直到罗素的思想才让我回归到了平淡的生活,而时间过去7年,感觉随着时间,已经大多数的哲学体系都受制于各自的局限,难以让思考的维度具备感觉良好的舒适度与价值度。而大多数的哲学体系建立在一种生活的认可上的逻辑层次,而舒适层次的哲学体系貌似总是在这种社会秩序规范里囚禁,以达到来维持已经存在的社会秩序的稳固。想必柏拉图苏格拉底派的哲学一直被认可缘由是社会逻辑规范的认可度的最大满足,然而社会制度的变化总是带来新的潮流,唯物主义性质的哲学貌似也一直占据了社会秩序链的最上层,当然,也有其它学派所认可的其它哲学观。
在各种学派体系上进行归纳是一件很费劲的思考,因为本质的这个词汇很多时候或许不是本质本身,如果这样的意识能够被认可50%,我看,人类建立的知识体系就要崩溃一半。我们总是有各种学习的知识,而大多数人觉得行合一的哲学或许可接受度大一些,谈及这点,有时候逻辑的过度理性,并不能带来舒适度的增加。这是这几年社会实践最大的感悟,以至于仅仅理性解释世界局限太大,因为时间下,理性也会创造出了非理性。
否决了理性人的假设,意识意志论的想法自然孕育而生,思想知识的丰富多彩必然哲学体系的派系林立,而意识是一切哲学的根本反应。并不存在理性人与感性人之分,而在于意识的递进与循环的关系,意志是部分逻辑的总结,部分价值的认可。从发展来看,个人认为意识是意志的先决条件,意志是意识的总结与描述。
意识是一个泛词,仅仅是大脑的意识反馈,不刻意强调对错,理性与感性。意志也是一个泛词,仅仅是跟随意识去尽可能总结让自我感觉最大舒适度与价值度的满足。
暂时说到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