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高端私人理财的发展,券商转型等等浅谈!Hale Kun
私人理财的未来发展的空间毋庸置疑,从金融细分行业分布上,无论从公募基金,私募,第三方理财机构,券商资管,银行私人理财,这5个角度去看,肯定必然都能够紧随趋势去发展。当然,处于行业端源头的肯定属于券商资管。脱离券商体系,比如像诺亚财富一类的第三方理财机构,银行类的一些结构化理财产品,主要还是销售多于研发,在理财需求扩张上,产业链末端也能分得一杯羹。长远来看,产业的前端链条上,还是像国泰君安这类龙头具有品牌研发的先天优势。自去年券商佣金战以来,佣金的剧降,必然催生龙头券商进行创新,佣金战只是大概率加剧了行业大鱼吃小鱼的过程。事实上证监会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也加大了对券商的监管转型,行业在初步往投资顾问方面上发展。券商公司层面,无疑,像国泰君安,中信,中金,海通这类的品牌会向着美国高盛,美林这样的趋势去发展。而自从07年以来,券商业务的多样化也基本全面开花,比如融资融券,IPO+直投,成立产业基金,期货公司的注资(配合股指期货),基金公司,国际业务的牌照,投资子公司.....金融创新上,金融产品的广度与深度都处于一个爆发的起点上.
投资者长远必然的理性回归,也必然加大了投资者对理财服务能力的要求,未来券商的发展,必然是对服务水平能力的差异化,专业化,系统化发展。客户来做投资不会长远局限与佣金的要求,这反而随着时间越发变淡,当然,这个时间或许会很长。长远更在乎的是理财的增值以及学习上。从市场产品目标去看,像广发的3号,理财5号。不少集合资产计划的一对一,一对多产品,国泰君安的君弘俱乐部的发展等等,都是在市场上有着一定的口碑。我们知道美林证券对FC的体系,美林自2000年就加大了对客户的要求,低于10万美金的客户美林不再开户。国泰君安私人理财中心也要求投资额单笔100万的客户。对特殊结构化的一些产品,对于投资组合的管理,资产配置的能力,依据客户风险度的资产组合等等,在未来肯定愈发重要,这是趋势的必然发展。
目前,国内的不少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学习能力很快,主要是中高端客户(40-60年龄段)。慢慢转向依靠自身风险偏爱的资产配置,以及不断的进行价值挖掘。无论相对价值(比如A-B,A-S,A-N,A-H等的对比),还是绝对价值的比较。具体内容上,对于QDII的需求,转向香港,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市场寻找机会。国内的创新杠杆基的不少投资者的偏爱,指数基金的配置的青睐.....
从券商营收的数据上,差距明显,美林证券资管业务已经占收入的20%,而国内券商还不到1%。综合去看,因此我们看到高端私人理财的空间,还很大.....
孔浩 2011年07月09日 上海
陆家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