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在未来大概率会越来越边缘化吗!?孔浩
上周末跟朋友在公园晒太阳,也跟附近居民聊天,聊及“斗蛐蛐”一事,现在没有了,但98年的陆家嘴居民还是最主要的生活娱乐方式。流行音乐这十几年的发展,越来越边缘化也得到了认可。现在的明星更注重电影方面发展,反而音乐是其次了。经济学上也证实了,因为我们不愿意花钱买唱片,我们更愿意亲眼看演唱会,因为我们有电脑,我们做什么变得容易,变得快捷,我们有太多的信息可参考。互联网经济将带领人类走向新的纪元这一趋势将保持。假设任何事物的冷热度比喻成体温计。九十年代的乐坛与现在完全是不同的温度,尽管凡事有起伏,但达尔文的理论还是会将一些不适应社会环境的事物消灭,正如一万年前猛犸这个庞然大物的消失一样。
很多事物表明,我们更愿意回归祖宗所写的一些书籍,正如一般达到一定年龄更喜欢金典老曲。世博会更多的人更愿意看石油馆,中国馆,阿拉伯馆,因为我们好奇新科技,新事物,(例如对3D的崇拜),崇拜新科技表装下面的清明上河图。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极大的触及生产力,生产方式的转变。也许一般文学也许会慢慢边缘化,因为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点面”太多,我们可以游戏,可以3D电影(阿凡达就可以捞个十几亿美金,满足人类对科技对新事物的口味),当然想看明星演唱会也更简单了,这些在以19世纪之前精神文明(主要是书籍满足大脑)为“主粮食”的社会是绝然不同的。
文化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以文学为动力,而是借助科技各个层面全面开花。差异化是未来的特征。文学在整个文化层次下面所得到的“蛋糕”恐怕只会越来越小.我认为文化是广义的,这就意味着从事文化产业的一切都在这个范围。大家也看到了,娱乐明星还是体育明星,收入远远在文学作家之上。
仅供参考,以求探讨学习,绝非有冒犯文学之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