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分类!
(2009-10-20 10:48:08)
标签:
股票基金价值投资法k线巴菲特中国 |
有一段时间没来发言了。正巧前一段时间我也在思考关于投资的问题,并写进了自己的投资日记。下面把我的一些想法发出来,请各位指正。
最近仔细研究了二十几家创业板的公司的发行书(每个300页左右),对它们的产品业务、当家人、市场、财务、所处行业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根据多个指标和不同的权重给它们进行了综合评分。然后baidu和google来印证一下某些重要指标。同时也研究了一些今年以来发行的一些股票(以下简称新股)和以前的一些股票(以下简称老股)的多年来的年报。从综合素质来说,创业板要优于新股,新股要优于大部分老股,但是比部分优秀的老股差。由于创业板的发行PE最高,新股次之,而老股的PE普遍比它们小一些。因此目前最具有投资价值的是那些没有高估的优秀老股,其次是发行PE不太高的创业板,再其次是个别估值合理的新股。
最近初步看完了《滚雪球》,对于巴菲特的思想,人生和投资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的个性、秉性、智商、家庭背景、所处的大环境等综合因素成就了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中了“卵巢彩票”。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说各种因素的机缘巧合造就了巴菲特。如果以上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那么也许就不会有现在的巴菲特。所以,绝大多数人成为不了巴菲特,也不用气馁,这样的天才也许是空前绝后的了。但是除了这些外因,巴菲特自己的非常勤奋也必不可少的。
下面来说说我心目中的投资者的分类。
第一种是严格的价值投资,买股票就是买企业,象做实业一样,介入到所购买的企业的管理中去,时刻关心所买的企业,而根本不关心它的股价(如巴菲特买可口可乐)。通过所买的企业的成长所带来的收益,来购买更多的企业。一旦发现所买的企业发生了问题,就试着去帮忙解决问题,如果问题解决不了,就坚决卖掉。如果所买的企业虽然经营得很好,但是股价涨幅太大,也会适当抛掉一些(如巴菲特抛中石油)。对于这类投资者,可以根本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经济危机,不关心熊市牛市,不关心股价,而只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这种投资方式对人的要求极高,要求雄厚的资金,精通管理,懂各个领域,能识别和吸引人才。一般投资者在能力,资金,经验,资质上都不适合成为此类投资者。这一投资方法的杰出代表是美国的巴菲特,香港的李嘉诚和上海的郭广昌也属于此类。
第二种也是价值投资者,但是由于种种考虑,并不介入所买企业的管理。他也是时刻关心所买的企业的基本面,同时还关心很多其它企业,并把不同的企业的价值进行对比。他偶尔也会关心股价,但只是为了看看价格和价值的相对位置。一旦所买企业的股价涨得太高,就可能抛掉。如果他发现了新的被低估的好企业的股票,那么也会毫不犹豫地换些新的股票。这种投资方式的秘诀也是只关心企业,不用关心大盘和股价。我前期看好的格力和特变就属于此类可以放心持有的企业。此投资法对人的要求也极高,要求能够精通各种行业的盈利模式,了解各中企业的管理方式,识别各种管理人才的能力高下,甚至还需要了解各种专业技术。还要求如老僧坐禪般淡定,象深沟临钓时的耐心,有高手对弈时的镇定。这种投资方式就象练深厚的内功,看起来平淡无奇,枯燥乏味,实则妙在其中,威力无比。这一投资方法的杰出代表是中国的老股民。
第三种是趋势投资者,这种投资者懂得顺势而为,有风驶尽帆,善于捕捉战机,随时跟踪国际国内大事,关心经济金融形势,关注利率汇率,他们懂得看大势者赚大钱。这种投资者能做到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样的投资不需要多勤快,但需要极高的智慧和悟性,需要经常思考,还需要运气,有时也会翻船。做得好可以轻松愉快地赚大钱,选择这种投资方式的人很多,但是做得好的极少。这样投资方式是靠智慧赚钱,发展到后来就是一种哲学。我初入股市的三年5倍收益,应该说多少也是这样赚来的,只不过是运气极好,赶上了百年一遇的大牛,然后又碰巧6124点那天早上抛掉,1600点时借钱满仓买进。用这种方式可以一时暴利,却很难做长胜将军。索罗斯是这种投资方法的代表。猪哥可能也是选这种方法。
第四种是技术派,或称波浪派。这种投资者认为K线代表了一切,包含了一切信息。如果把每天的温度做成一个K线,那么他们也能据此预测处明天或下周的温度走向。我买了一些有关的书,只看了几页,就当废纸卖了,因为我知道凭我的资质学不会这种方法。选择这种投资方式的人很多,但是做得好的极少。我熟识一个人,初中毕业,白手起家,十几年来专门在家炒期货和股票。股票在他眼里就是一个符号,他每天买卖几十个股票,只记代码,不知公司名称,更不要说产品和行业了。每天忙忙碌碌,非常热闹。有时他看大盘的K线不好,也会休息一段时间。每次遇到他,都会津津乐道地说最近又做了哪几个好买卖。和他交谈中得知,他敢在几个涨停后追涨,也会毫不犹豫地割肉。在他的眼里只有K线,没有公司、成本、股价、盈亏。他唯一的标准就是K线,k线合适就买进,不合适就卖掉。这样的投资方式就是把人变成一台设好固定程序的电脑,或是一台交易机器。我入股市半年后认识他,和他聊聊股票,他还是认同我的价值投资的观念的,但还是觉得他自己适合并喜欢他的这种方式。他靠这种方式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许多著名的国内外景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次和他一起出去,吃东西、买东西他都挑最贵的。也许“股票作手”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第五种我称为综合派,就是集合了上面几种方法,该价值时价值,该趋势时趋势,该技术时技术。选择这种方法的人很多是因为单独一种都学不精,觉得兼容并蓄是最保险的;也有的人选这种方式是为了利益最大化,我的一个同事就是这个原因选择这个方法的。他每天研究国家大事,分析研究报告,关心行业动态,分析企业形势,看大盘趋势,看板块效应,根据经济的起伏来推断不同行业的景气度,从而先后选择不同企业作为标的。你随便拿一个企业来问他,他立刻可以说出一大堆的分析来。你再问他某个行业,他也能说得头头是道。至于国家经济政策,利率走向,他更是了如指掌。他每天分析到晚上12 点以后,白天则紧盯盘(他上班时活很少),不停地操作。你若问他个股走势,他会说出一大堆K线指标来,往往能准确判断后势。也因此,他最近取得了三年10倍的收益。我承认我这辈子都学不会这种方式。我们相约看谁能早日获得财务自由。公众人物方面,我还没有看到哪个名家是采用这种方式的。我认为这是天才级的人物才可采用的方法。
第六种是随波逐流型。这种投资者很想到股市里赚钱,可是又不肯花时间来搜集资料和思考。他也会买些关于K线的书来看,可是由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万万弄巧成拙;于是转而价值一把,分析企业,可是由于只分析了皮毛就去买,结果适得其反,于是哀叹“在中国不适合价值投资”;然后又去打探小道消息,甚至会花钱买“消息”,结果上当受骗;他一看到加息就惊慌失措,一听到领导人的利多讲话就喜不自禁,于是据此操作,结果亏损累累。反复试了各种方法后,还是亏损,于是不再相信任何办法,可是又不服输,于是重整资金卷土重来,结果依旧。这种投资者偶尔也会赚钱,可是最终难逃亏损的命运。他们属于大多数,为股市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第七种是娱乐型。就是在营业部里常见的老同志们。他们相约来此炒股,炒股之余聊聊家常,打打毛衣,打打牌,下下棋。对于他们,是股民之意不在股,在于打发时间也,省得退休后一个人在家寂寞。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适合的还是选择第二种投资方式。可是有人也许会说,我辛辛苦苦地做了一年的价值投资,不及某某某听了一个内幕消息而赚得多,也不及某某追涨杀跌赚得多。在这里,可以打一个比方。社会上有些人靠贪污敛财,有的人靠坑蒙拐骗赚钱,有人靠违法乱纪发财,那么我们会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工作去加入他们的行列?答案不言而喻。同样,价值投资也许赚得少,赚得慢,但是安全,赚得心安。只要坚持价值投资,即使水平不高,也同样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至于我自己,入市初期是有点类似于第三种人,现在正在努力学习第二种投资方法,近3个月已经看了上万页的企业报告了,目前已经看到了前进的方向,正准备跨过这道门槛。也许过几年后,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也是价值投资者!
第三种趋势派,要求悟性和智商极高,但是也只是把人变成了高级的交易机器,虽然可以轻松赚钱,但是这是依靠自己比别人聪明,通过弱肉强食的方式,赚取了那些“笨”投资者的钱,此投资法对于企业和社会也无多大贡献,亦不足取。说句心里话,刚入股市三年就靠直觉和小聪明,赚了十年的工资,一想到可能赚到的是某些老人的退休金,就于心不安。后来终于找到让自己心安的价值投资法。
第二种价值投资法,是把自己的资金投给了上市企业,让有能力的人才来管理,依靠上市企业的业绩成长而赚取相应的红利,此种投资法对于社会和企业有一定的好处,靠此赚来的钱让人心安。投资者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一个小股东,跟踪分析企业的经营,产品,行业,管理,不但轻松愉快,还可以在此过程中学到很多知识。而且,随时可以切换到自己喜欢的行业和企业。这几个月来,我潜心看了很多公司的年报和招股说明书,学到了很多东西,明白了很多道理,知识面大大拓宽,深感隔行如隔山。学到的这些知识的好处,远胜过赚到的钱。但是这种投资法,其实就是“食利”,也可称为“寄生虫”,然后这种投资法对于社会,企业,个人还是有帮助的,远好过前面几种投资法。做价值投资不用整天非常紧张,而是可以闲庭信步,谈笑间钵满盆满。但这还不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投资法。
第一种价值投资法我认为是投资之王道。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群最聪明的人,拿着巨量资金,进行着第二种价值投资,赚着大钱,别的什么都不干,这是否有点儿不公平,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是否是很大的智力浪费?只有象巴菲特这样,不仅仅是向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而且积极介入到具体的管理中,企业处于低谷时救企业于水火,企业走上正轨时就在旁默默守望,不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地位来高抛低吸地和小散争利,这样赚来的钱光明正大,心安理得。这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投资!当然,一般散户没有资金实力也没有高超的管理水平来进行这样的投资,那么我就只有退而求其次选择第二种价值投资法。希望有生之年,我也能够有机会进行这样的投资。当然巴菲特的投资也并非无懈可击。他往往利用目标企业陷入困境时,趁机压低价格,以超低的价格购买条件优厚的优先股,有点乘人之危。另外,他还错过了沃而玛,英特尔,微软等高速发展的企业。他为可口可乐选的第一个CEO将可口可了带入了更深的危机。他对家人和亲戚很吝啬。但这些都不妨碍他成为伟大的财富管理大师。
最近持续研究创业板,发现它们大都看起来很好,有很高的成长率,很好的概念,很好的技术,可是有一点,我发现有好几家公司发行后的市值已经接近了它们所在行业的总的市场销售额,那么无论它们如何优秀和努力,也不能保持持续的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