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因奉献而伟大!

(2009-09-20 09:56:13)
标签:

知青

茶树

教育基金

国民党军

上海

股票

    生命因奉献而伟大!

早上看了看但总的博文,其作“教师节澜沧行”值得一鉴。借此学习,不甚感激。

    摘自部分内容......

--------------------------------------------------------------------

    在第2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陪同创立“上海宏天教育基金”的郑总赶赴云南澜沧县。“上海宏天教育基金”的捐赠对象主要是富邦乡与澜沧一中的教师和贫困学生,该基金现由我操作。很高兴能免费为献爱心的东方港湾的客户操作类似的基金,更欣慰的是在我们最早服务的2004年10月开始的一个公益基金,期间尽管经历过2005年的熊市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但到2009年8月31日止回报率达812.60%,这也让该基金能更好的服务于它所指向的公益事业。而《时间的玫瑰》一书但斌所得部分约30万元已全部直接捐赠给“宏天教育基金”帮助支持云南澜沧县的教育事业(已卖出未结清的书稿酬估计还有30万元会继续捐赠),此行也算向各位购书的朋友就此部分做个汇报,因为这里面也有你们的一份爱心奉献。

    2009年9月9日从昆明飞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约45分钟就到了景洪机场,在机场出口澜沧一中的张校长已在迎接,他说没想到我这么年轻,书上好像显得更老成。我说是长得年轻,实际上已很老了,只比郑总小两岁。上车向澜沧县城出发。郑总说路经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的时候,我们最好停一下去看看惠民乡的雪松书记和景迈山野生的古树茶。

    车子行驶在西双版纳的山间道路上,经过一处橡胶林,张校长向我介绍西双版纳的农场,郑总的哥哥也是上海的知青,曾在号称“天下第一团”的生产建设兵团六团(勐腊总场)插队下乡。1968年12月初,首批上海知青376名奔赴西双版纳垦区。此后,从1969年至1972年,共10批北京、上海、重庆和昆明等地的知青共计53294人来到西双版纳垦区,知青总数占当时垦区职工总人数87955的60.59%(其中上海知青30245人,占职工总数的34.38%)。

      张校长说:“上海著名知青作家叶辛的小说《孽债》及同名电视连续剧,就是描写云南西双版纳知青生活的。”郑总说:“当年该剧在上海播出时曾受到过非常大的关注。”郑总的哥哥在1973年被调入昆明跌路局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一大批知青考入了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在农村的知青则多数被调入州、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有少部知青分因病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长眠在西双版纳的苍苍胶林里......

    车子行进到一片两山中间开阔的坝子上,张校长说:“这里是当年国民党军在云南境内与解放军最后一次打仗的地方,号称一个军其实只有1000多人,打败了就逃往缅甸了。”估计他说的是国民党军第8兵团第26军的93师278团,他们这1000多人和逃往缅甸的国民党军第8军237师709团的2000多人,后来留在缅甸的就成了“掸邦革命军”以及再后来的坤沙势力的基础。在邓贤先生的“流浪金三角”里有一段话:“在金三角数以万计的华人难民区,到处都是客死他乡的中国人的坟墓,上至高层军官,下至一般士兵、大陆知青,他们的坟头全都朝着北方,回望永远无法返回的祖国。”

    走了差不多4个小时,终于到了景迈山下,雪松书记和乡长已等候在路旁。见面寒暄,继续走了10多分钟的山路,见到了一片野生古茶树,正是由于有了这片1300多年2.8万亩茶树的古茶园,才使茶文化到底起源于印度还是中国有了定论。而最大的茶树——中国云南勐海的一棵茶树,高32米,主干粗2.98米,叶最长达14厘米,宽6厘米,树龄约1800年。也正是由于其珍稀,普洱茶价格曾经在两三年内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疯狂增长,但随后上演了一场惊天逆转,开始了漫长的“跌跌不休”,不过下跌最多的是台地茶,古茶树的茶价格依旧坚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